查看原文
其他

桐乡人“扎墩”的粢米饭团,回来了!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4-04-22

施凤仙没想到,母亲李全英做的饭团,还能在桐乡掀起一波小小的回忆杀。

 

靠着这阵风,在她店铺刚开张的那段时间,带来了不少流量。此后,也让她的饭团在一众美食中,打上了独特的回忆标签——曾经新世纪公园门口的老饭团。


 

20年前,当时54岁的李全英和老伴李文根从石门镇安兴来到市区,在公园路与中山东路交叉口南侧,支起了一个小摊,专卖饭团。

 

李全英负责做,老伴李文根则在旁边帮忙打下手。小小的推车,在往后十余年里,撑起了一个家庭的生计,也成为了很多桐乡人味蕾记忆里的味道。

 


“我那会上班正好从那边经过,每次都看到摊位前被人围得满满的,我都看不到我母亲的身影。”施凤仙回忆道。

 

2019年,因身体原因,李全英和老伴李文根回到了乡下。

 

自此,新世纪公园门口的老饭团,随着两位老人的“隐居”,也退出了桐乡的美食江湖。

 


但回到乡下的李全英一直放心不下“老主顾”,“她老觉得自己突然不做了,很对不起他们,也怕他们没地方买早饭吃。”施凤仙说,为此,李全英不止一次劝她重操自己的旧业。

 

然而彼时的施凤仙有着自己的事业,做饭团,完全不在她的考虑之中。

 

直到2022年,施凤仙的羊毛衫加工厂效益日下,她自觉维持艰难,便将厂子关了。知道消息的李全英又开始劝说起了女儿。

 


这一次,施凤仙没有拒绝。“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做吃的东西,而且当时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施凤仙说道,但她拒绝了母亲提出的小摊车模式,而是在北港花园租了一间小小的店铺,取名好七点·粢米饭。

 

离母亲李全英原本摆摊的地方并不远。

 

开业头几天,李全英特地从乡下赶来帮她。熙攘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这个“消失”快2年的老太太,一边感叹一边将消息传播了出去。

 


“曾经新世纪公园门口的老饭团,找到了!”

 

往后几天,不少以前李全英的老主顾,闻讯而来。小店的生意,也非常红火。

 

得到母亲李全英“全部真传”的施凤仙,在饭团的味道上可谓是一脉相承。“你别看一个小小的饭团,门道很多的,比如米、咸菜,都有讲究。”施凤仙将这些都尽数归为“秘方”,自然也不愿多说。

 


饭团无论甜咸,定价都是5块,要加小料的话,价格就另当别论了。饭团个头很大,小料也足,基本一个饭团下肚,午饭的食量也能减一减。

 

施凤仙只做早市和午市,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她一天会蒸两桶饭,饭团的销量在百来个左右,做完就不做了。

 


母亲李全英偶尔会打电话给她,问问小店的生意如何,或是熟识的朋友有没有提起过她,但更多时候,老太太都在享受退休生活。

 

因为,自己的手艺有人继承了,她也就放心了。



本文由桐乡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记者|孙溟苑

摄影|孙一聪

编辑|李滢瑕

责编|宋佳


最新动态:


桐乡发布黄色预警!

今晚起,世纪大道隧道临时限行!

今天,市委书记带队开展巡查

桐乡人注意,就在今晚!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桐乡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