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南京有两件事吸引了全中国人的目光!

南京新闻 2021-03-11

1月13日,光明日报发文《“南京现象”:让文学深入城市》,文章点赞南京,称“南京现象”背后,是一座城市传承千年的文化追求。



光明日报这篇

《“南京现象”:让文学深入城市》

一开篇就提到:

     近期,南京有两件事吸引了全中国人的目光,一件是被誉为“中国文学界春晚”的南京跨年诗会成功举办六年。另一件是2019年10月31日,南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学之都”,也是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一时间引起热议,也被称为“南京现象”。


事实上,“南京现象”并非偶然,从“天下文枢”到世界“文学之都”,近年来,南京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打破了文学与城市生活的界限。

 

 

当选“文学之都”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新的课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利用好“文学之都”的品牌作用,加强城市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南京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南京亟需思考的问题。


前段时间,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苏交汇点云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文学之都的时代价值”高端笔会在南京举行。


笔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及业界学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建设、载体路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发表了真知灼见。 


专家普遍认为,南京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谋划”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好南京的山水格局和文化资源,不断发掘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打造文化地标,加强中小学文学教育,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依靠互联网等新形势业态,将文化的价值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平台,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体来看专家怎么说:▼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元浦

从人类第一次“杭育杭育”抬木头或“嗨呀嗨呀”打夯筑肇始,直到今天中国几十亿网络文学作品喷薄而出,文学是人类历史上历史最为悠久、最为复杂、历经变化的文化艺术类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学作为现代生活与经济发展中的创意源泉,从文学审美的个体维度,进入社会生活、公共文化、城市环境等公共维度,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创新型城市告别了‘木桶理论’,即由短板确定一个城市的水平。现在城市的发展依据于‘双塔效应’,即‘灯塔’和‘水塔’,前者让百里千里之外的人远远看到这个城市的主体形象,后者则通过顶层设计和前瞻性的设计使城市的每一个房间都有源头活水。”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王长松

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长松看来,南京身处丘陵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过渡地带破碎化程度反而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让南京形成“江山河洲湖城”一体的城市景观格局。而不光有山水格局,南京还有深厚的城市发展历程,身处南北和东西方“交汇点”的重要区位。他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阐释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避免“千城一面”,维护地方的独特性的重要性。 ‍


 

感知文学魅力,是建设世界“文学之都”的关键落脚点,会上,还有不少与会专家从实际操作层面,为南京建设“文学之都”开出“菜单”,力求将南京打造成为人们成为心灵向往的放飞之地。

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导 王尧

“让我们的‘文学之都’融入世界体系,不能死守‘天下文枢’这样传统的概念。”苏州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导王尧认为,从文学到文学之都,再转到文学城市建设,南京要对不同的路径有综合的考虑,凭吊过去,抓住当下,还要思考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他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编一本《文学南京》读本,它是精神生活的指导;做一本不仅仅是局限在近百年来的《南京文学史》,它是南京的文化名片;打造一个南京文学会馆,有一个文人相聚的地方,把文化遗址保护好;申报一个文学基金,统筹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发展。王尧还特别提到,建设“文学之都”,要加强整个南京市从大学到中学到小学的文学教育,“只有把文学转为个体的东西,南京整个城市的气质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 薛冰

“伦敦有26条文学之路,我们南京能不能建设类似的文化地标?”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说,“文学之都”的被命名,给了南京精准的发展方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全新的“文学项链”,重新串联、整合丰富多样的南京“文化珍珠”。“如果把跟南京相关的文学家、文学名著,包括那些文学名著中提到的南京场景,都设立成南京文化地标,我估计应该不少于100个。”市民也好,游客也罢,行走在南京城,可以如此这般邂逅诸多的文学地标,薛冰认为,无论对于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来说,都是加深了南京“文学之都”的品牌效应。南京目前已经拥有500多个民间读书会,薛冰说,据他所知,其他城市没有这么多,用好这个专家和大众读者之间沟通的渠道,也是南京建设“文学之都”中可以考虑的一点。



著名作家 叶兆言

     “提高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不妨多设些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叶兆言认为,高晓松前不久在南京开设的“晓书馆”很值得借鉴。目前,南京各大小区的公共设施齐全,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品茶下棋,跳广场舞,进行体育锻炼,不妨在此基础上在各个小区建立那种小的便于大家阅读的公共读书馆,让居民可以把家中多余的书,捐到或者说是寄存到小图书馆里,让大家共享,“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家长,包括让我们自己,闲时可以去那里很随意地读一会儿书。”


▲南京晓书馆


这些年

南京的发展处处跳跃着文学的脉搏






▲34届“秦淮灯会 摄影:勇往直前


     比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3届“南京读书节”、33届“秦淮灯会”、8届“江苏书展”。同时,还在城墙、景区、地铁、社区等场所打造了新型阅读空间150多处。南京正把文学资源作为城市发展的内生推动力,鼓励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了一条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产业链。

▲南京地铁S7号线每站都有地铁书吧


文学深入城市生活的“南京现象”,
正以其广大的社会示范作用,
不断推动南京的城市发展,
成为市民生活的常态化追求。

 




THE END


全媒体记者:柯清雅 何鑫

编辑:小丽

执行主编:李岩

主编:胡泉



南京V观:

南京广电集团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短视频公众号





重点推荐



平均每天一个项目落地南京,东南大学这个“校友圈”爱了爱了

开考啦!这份答卷,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和大家一同起笔!

南京市委书记和重点企业、金融机构代表“群聊”!谈了啥?

优化营商环境,南京的这个做法让您“不要烦”了

政府工作报告说了,今年南京要干这些大事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南京新闻】官方微信

ID:njxw84631111



18:30《南京新闻》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