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鞍山,“道”处皆风景!

黄筱敏 望天门
2024-09-08

五月,春暮夏浅,万物生长,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清晨傍晚,沿着城市绿道来一场健步走,正是“打开”夏日的最佳方式。

如今,在马鞍山走一走,就能发现在城市的大小公园之中,一条条蜿蜒的绿道正串珠成链,人们徜徉其间、悠闲自得。

▲ 慈湖河绿道 资料图

230多公里的绿道串联起城市绿色风光,不仅仅是市民安全便捷的“上班路”“回家路”,也是市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健康道”“观光道”,成为马鞍山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01
以绿为底串起城市公共空间


绿道,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放式空间纽带,可以温柔地环绕在湖泊、山川、溪谷、河滨等地,成为勾勒自然的最美线条。

绿道,不仅串起城市公共空间,也正在重塑城市形态。
“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自然”,绿道是城市肌理中不断生长的绿色空间,它如同一条条不断延伸的绿色“毛细血管”,串起了城市沿线的风景,装点丰富了市民的生活。
▲ 马鞍山环雨山湖绿道 资料图

早在2013年,马鞍山市就编制了《马鞍山市绿道总体规划(2013-2020年)》,规划提出,在市区形成“三横四纵、八团一心”的绿道布局结构,通过绿道将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
“城市绿道,不仅盘活了城市各类空间,也连接起原本分散的绿地资源。”马鞍山市城管局园林处规划科高级工程师冯安表示,在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都要注重考虑规划建设绿道。

▲ 马鞍山慈湖河景观带绿道 资料图


以马鞍山慈湖河景观带绿道为例,该绿道途经市区多个主干道,沿线小区众多,总长13.2公里,是目前全市最长的绿道,它不仅串联起了城市绿地、居民小区、体育公园等,也是绿道建设结合城乡水环境治理的典型范本。
如今,慈湖河畔,沿线波光粼粼,绿树掩映,景观栈桥相连两岸,湿地绿道点缀其间,已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马鞍山霍里山公园绿道(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城市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内容。绿道建设则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它通过舒适的园林化道路,连接居民小区、公园景区及重要文化场所,为市民打造有活力、有温度的绿色生活空间。
2024年4月,马鞍山市印发《关于开展绿美马鞍山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绿美城市行动,水网、路网沿线应绿尽绿,优化城市绿化空间布局,努力实现城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到2027年,新建城市绿道72公里。


02
串绿成线织成城市“翡翠珠链”


俯瞰主城,一条条绿道如同跳跃的脉搏,不断地生长蔓延,点点绿色,装点着城市风光。
回顾过去,早在2013年,马鞍山市启动建设了第一批城市绿道。湖西滨湖绿道长1.6公里,位于雨山湖西侧,起于湖南路,止于红旗路;永丰河滨河绿道总长10.6公里,位于永丰河两岸,起于雨山路,止于采石河路……
▲ 马鞍山市永丰河绿道 资料图

再看当下,马鞍山正加快绿道建设步伐,改造与新建并行,补植增绿的努力从未停歇。可以连接霓虹闪烁的城市主道,可以延伸铺展在长江沿岸,还可以是家门口口袋公园的“金角银边”……基于本地特色,马鞍山市在绿道建设过程中融合治理、融入运动。
雨山湖公园爱情小道正在进行绿化提升,沿路两旁栽满了花草绿植,将绿道建设与海绵化改造结合的同时,沿线的路灯、垃圾桶、标牌、座椅等都在陆续更新,亮化照明及智能化系统也即将配备。未来,这里将打造成市民可打卡健身的智慧运动跑道。
▲雨山湖绿道改造施工中

绿道与口袋公园建设也相伴而生。
改造提升后的霍里山公园,铺设了彩虹绿道、增加了环山绿道休憩点,夏秋之交,两侧的格桑花竞相绽放,这里被打造成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环山绿道系统;佳山公园新建的260米长架空栈道环山贯通,沿线还设有坐凳等休闲服务设施和运动元素小品,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佳山公园架空栈道

镶在城市之中的大公园、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与景观绿道串联起来,让“开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逐渐走进现实。
下一步,马鞍山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绿道网络:


加快绿道体系建设,加强公园间有机串联。


将绿道建设融入城市更新行动,以打造“公园城市”为目标,结合口袋公园建设,串珠成链,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促进生态、生活功能的有效融合,形成连续畅通、功能复合的公共活动空间。



延伸绿道脉络,铺设城区毛细血管。


以公园游道两侧、水系两侧、道路两侧等面积较大的绿道为主干,将绿的元素延伸至居民区附近,加强小区、社区内的绿道建设,逐步提高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


03
用绿执笔绘就幸福生活底色


用绿道将一个个城市公园有机串联起来,足以构建出一个“公园城市”的总体意象。
近年来,马鞍山努力构建城园相融的空间格局,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勾勒出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绿道交织相融。
▲ 马鞍山城市航拍 资料图

《马鞍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要将马鞍山建设成为“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绿道为脉络、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公园城市。
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加强绿道建设空间保障,规划区域级、市(县)级、社区级三级绿道网络。


以长江为主轴支持长江两岸的滨江慢行绿道环线完善,向西连通合肥巢湖绿道,向东连通南京绿道,形成区域级亲水慢行绿道主线。

支持裕溪河、姑溪河、青山河等长江支流滨河绿道建设,补充鸡笼山、褒禅山、横山等主要山体周边绿道设施,促进形成与自然山水形态匹配市(县)级亲水慢行绿道骨架。

利用道路沿线绿色空间及水系、农田、林地等开放空间,构建城镇型和郊野型两社区级绿道系统。

▲ 马鞍山主干绿道分布 资料图

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一条条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让市民行走其中,从紧张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暂时剥离出来,沉醉自然,忘却烦忧。
从规划不难看出,绿道将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缩影,进一步点亮市民“回家路”,串联起社区与绿地、公园,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借助一条条绿道,马鞍山还将积极推动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联动现有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点位,加速打造“基本公共服务圈”。

▲ 马鞍山雨山绿道 资料图

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更代表着城市规划可触摸的“思路”,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
一条条绿道,勾勒出城市最美曲线,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绿道,不妨长一些,再长一些。

编   辑 / 赵欣欣      校   对 / 戴国文
审   核 / 江   勇      审   签 / 陈 峰总监制 / 杜维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望天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