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高手,为何在马鞍山竞相涌现?

况安轩 葛慧荣 望天门 2024-04-11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12月2日举行的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各路高手技展匠心、同台比拼,展示了高超的技能水平和良好风貌。

▲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选手代表队

一场赛事,可窥人才队伍之貌。

技能人才总量超36万人,高技能人才11.83万人;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技术能手19人、江淮杰出工匠9人、省带徒传技名师113人......

在马鞍山步入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拥有绝技绝活的技能人才竞相涌现、脱颖而出。

那么,马鞍山是如何锻造这么多技能人才的呢?

以赛为媒
助推产业升级
自古以来,重技术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无论是《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制墨、炼钢、铸剑的工艺,还是《农政全书》里介绍的农学理论和水利方法,抑或是《天工开物》里制盐、炼铁、纺织等精巧技术,都展现出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

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技术的价值在职业技能大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时而迸发出技术创新的火花。

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现场技能项目展演

小心翼翼地测量钻孔、高精准的加工装配、精致优雅的点心制作、生动有趣的水果拼盘......在马鞍山职业技能竞赛现场,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紧张专注、比拼绝技绝活,既测验专业技能水平,更是对耐心与意志的考验。

“都是真功夫!”“基本上都是全市最高竞技水平,部分选手实力非常具有竞争力。”赛场外,马鞍山市人事考试院副院长范家木对选手们的表现称赞不已。

▲在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精致摆盘。

作为两年一届的高水平赛事, 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以“技绽诗城 能赢未来”为主题,设置了电子商务师、增材制造、家政服务员等12个竞赛项目,吸引了全市270多家企业、1246名选手同台竞技。

“这既是一次实力的比拼,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全市的高手在一起同场竞技,让我们对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改进方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赛选手纷纷表示,“现在社会对技能人员非常重视,我们的职业前景广阔,也大有作为。”

马鞍山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开幕式现场技能项目展演

赛事越办越红火,技能越精成就越大。

近年来,马鞍山组织各类竞赛50多项,涉及冶金加工、建筑建造、交通运输、智能制造、餐饮服务等50多个职业(工种),共3万余名选手参加,选拔出了一大批行业领军型人才和先进典型。

对于选手们来说,一次竞赛是同行之间技艺比拼的“武林会”、推动快速成长的“直通车”;对于马鞍山来说,则还有更高的期待。

当前,越来越多的马鞍山年轻人选择技能报国之路。今年9月,马鞍山技师学院的许文豪荣获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在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在进入事业单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还享有政策倾斜,其目的就是要鼓励更多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许文豪荣获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 资料图

在马鞍山市人社局职建科科长刘朝伟看来,以竞赛为平台,在极大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可总结一批好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经验,用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生产方式,助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

技工强市
抢占“智”高点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小到一颗螺丝、一个钻头的打磨,大到航母、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的制造,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保驾护航。

就一个区域发展来说,高技能人才更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支撑。

毕竟,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一座城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谁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抢得先机。

▲许文豪正在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师、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近些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技工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形成了相互衔接配套、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推动“技工大省”向“技工强省”迈进。

就马鞍山而言,得益于工业之城的先天禀赋,马鞍山对技能人才一直有着独特的城市情感,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政策支持体系、产业培育体系,正步履铿锵地向技工强市迈进。

▲ 马鞍山城区航拍 资料图

截至目前,马鞍山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6.15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11.83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72%,位居全省前列

获批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拥有4个国家级、30个省级、9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9人、江淮杰出工匠9人、省带徒传技名师113人。

这些都已为马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厚植土壤
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马鞍山作为工业城市,三次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工业,当下正以制造业之炬,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无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呼唤更多技能型人才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在技能舞台上发光发热,这都对技能人才队伍的培育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市人社局副局长袁良宪看来,进一步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需要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以及招引等各环节全程发力,持续不断地厚植技能人才迸发成长的内生土壤和干事创业的外部环境,让技能人才更有奔头。  

▲ 2023年5月5日,马鞍山学院为首批工程师学院毕业生代表颁发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资料图

秉承这一理念,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马鞍山正集全城之力、逐浪花开。

强化培训引导

按照推进技工强市建设实施意见,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引进等重点项目,2023年已完成5万人次技能人员、1.1万余人次高级工的培训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技师研修培训计划,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促进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和交流。


创新体制机制

在全省率先出台《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探索建立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把评价权交给企业,目前已有38家企业开展认定,1694名特殊技能人才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强化高技能人才引进,在今年初出台的“人才新政5.0版”中,特别增加了“骥马”工程,今年全市企业从省外共引进226名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分层次将给予安家补贴和购房补贴。


深化校企合作

在马鞍山学院等院校推行产业工程师学院新型人才培育模式,让毕业生带着职称去就业,努力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融合通道;依托马鞍山技师学院、马钢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为企业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

面向未来,马鞍山提出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40%;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全面铺开、逐节向上。

▲ 马鞍山城市航拍  资料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当下的马鞍山,在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深耕技能人才学习、培育、成长的丰厚沃土,努力让更多技能人才在工作舞台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同样,只要你把职业作为事业、把技能作为追求,练就一技之长,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




编 辑 / 郭   笑 程可馨
校 对 / 戴国文审 核 / 谷   雨 审 签 / 陈 峰总监制 / 杜维斌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码关注,设为星标
记得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