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马青年,快来领取你的大礼包!

任德玲 望天门 2024-04-11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

青年犹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小树”之喻、“朝阳”之喻,背后都蕴藏着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待。
——拉开时间的长度,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党和国家对培育青年成长成才的理念一脉相承。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伟大号召——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箴言;“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十六字诀……

一路走来,这些期许与展望,指引着团员和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对准镜头的焦距,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马鞍山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关心与关爱。

在全省率先出台《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共享行动实施方案》;纵深推进《青春建功六大专项行动》;开展马鞍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两红两优”、青年文明号、“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评选表彰活动……

一项项改革与创新,精准滴灌,引导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争当生力军和突击队,激励广大青年创业者踊跃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洪流。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总是将关注的目标投向青年、看向未来。

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这座文明之城再次发力,为青年送上一份节日喜讯。邀请马鞍山的每一位青年,来领取属于自己的土地、空气、阳光和雨露。


01@青年,请查收一则节日喜讯!

2023年马鞍山市“暖青心 微实事”

青年发展项目清单


建立江宁-博望毗邻一站式青年服务中心

聚力打造长三角人才高地,依托江宁-博望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建立联合团委及毗邻“青年之家”,通过举办长三角青年说、创业沙龙、青创会客厅、周六创业课等活动,为两地青年提供常态化交流沟通平台以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开展青创客“逐梦栖息地”安居服务

整合市县资源力量打造8个“青年人才驿站”,为来马就业创业青年提供集住宿、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岗位推介、青年联谊等功能于一体的“逐梦栖息地”,全年提供不少于500个实习实践岗位,成为青年人才融入马鞍山的“温暖第一站”。

开展单身青年“婚恋+”交友联谊活动

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引导,创新“青年婚恋+”公益、旅游、读书、文体等活动模式,拓展青年朋友圈,打造“团聚青春 缘来是你”等婚恋交友品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青年联谊活动,全年活动计划覆盖单身青年1000人,帮助青年解决婚恋交友现实问题。


开展新兴职业青年“暖心便民”服务
面向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司机等新兴职业青年群体,整合青年之家、党群服务中心、警务亭等阵地资源,打造“暖新驿站”,提供爱心药箱、手机充电、取暖纳凉、免费矿泉水等服务。

开展青年家庭“减压助力”服务

发挥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优势,在中小学设立“12355”青少年服务台基层联系点,配备健康守护员。面对青年家长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及心理调试讲座,缓解青年家庭子女教育压力。面对青年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暖心行动,开展“青春自护教育”“中高考心理减压”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阳光积极心态。

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双防控”活动

针对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位波动及肥胖率上升趋势,常态化举办“睛”彩青春关爱青少年爱眼护眼活动和“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通过定期开展主题队会、团课,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防近视控肥胖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习惯和体育运动技能。
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翻开团市委发布的这份项目清单,不难看出,为强化青年政治引领,支持青年建功立业,护航青年健康成长,马鞍山是如何在“联”上下功夫、在“实”上花力气的。

——论其起源,此次发布实施的2023年“暖青心微实事”青年发展项目,充分调研了在马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回应了在马青年的普遍关切,根据不同青年群体发展特点,提供了差异化、多维度的资源供给。

——看其内容,项目聚焦青年求职就业、创新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办成一批让青年受益的好事、实事、暖心事,为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贡献青春力量。

——观其亮点,项目覆盖有点有面,特色十足,项目中既有体现马鞍山地缘优势的“建立江宁-博望毗邻一站式青年服务中心”,又有展现城市温度的“开展青创客‘逐梦栖息地’安居服务”等,多维度组织、动员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助推生活品质提升。

今日的一棵棵幼苗,可能就是明日的一片丛林。

六大项目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在马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积攒发展后劲,在多元变化的未来中赢得主动。



02对方正在输入……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4月26日,团市委“青聚诗城建功有我”五四主题团日上,2023年“暖青心 微实事”青年发展项目正式发布。

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这份大礼包后,众多青年纷纷“举爪”,点赞“暖青心微实事”青年发展项目,表达自己的看法,咨询关注的问题。

“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没想到团市委准备的这份‘大礼包’内容这么充实。对于当下年轻人关心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新举措。”

“这些含金量很足的‘青年礼包’,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获得感,又有令人向往、给人期待的‘小目标’,让我们感到惊喜之余,又多了几分责任感。”

在此,我们从后台中筛选出部分热门话题,逐一解答。

——作为江宁的小伙伴,我们很关注即将建立的“江宁-博望毗邻一站式青年服务中心”,能详细介绍下吗?

“大家都知道宁马两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这个项目也是此次发布中最具马鞍山特色的一个青年发展项目。为聚力打造长三角人才高地,我们将依托江宁-博望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建立联合团委及毗邻‘青年之家’,通过举办‘长三角青年说’‘创业沙龙’‘青创会客厅’‘周六创业课’等活动,为两地青年提供常态化交流沟通平台以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市委青发维部部长、联络部负责人、市青联秘书长王俊表示。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早在去年,团市委就联合市委人才办等8个部门举办“立马创业”第十届马鞍山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举办和组织参与各类“双创”赛事、建立驻外青年人才工作站、推介人才政策等方式,求实求效推进长三角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力争让更多青年人才来到马鞍山、爱上马鞍山,让更多“双创”项目和企业留在马鞍山。

为打造“周六创业课”“青创会客厅”活动品牌,市团市委将继续邀请市“立马创业”办专员、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创业导师、留马优秀创业青年企业家解读留马创业政策、教授企业管理模式、分享创业实践经验,助力创业型城市及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新发展。


——开展青创客“逐梦栖息地”安居服务中提到“青年人才驿站”,想问申请标准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申请?

“我们整合市县资源力量共打造8个“青年人才驿站”,预计将于今年7月全部建成,‘青年人才驿站’主要为来马就业创业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和综合服务,免费住宿每年最多申请1次,每次最长时间可达7天,综合服务包括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岗位推介、青年等。”王俊表示,这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逐梦栖息地”,每年将为来马青年提供不少于500个实习实践岗位,成为青年人才融入马鞍山的“温暖第一站”。

青年人才驿站的申请对象包括:有意在马就业创业的本科及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须持有企业提供的求职证明或录用证明;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持有马鞍山市企业面试通知书或创业相关证明。同时,申请对象需满足:在马鞍山无住所;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有意向的申请者可以在入住前,关注马鞍山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进行申请。

小编有话说

关于这份礼包,如果您有什么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吧。我们定将竭力为您答疑解惑。


03来一场“双向奔赴”的约定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漫步在马鞍山的大街小巷,感受到的是融入新时代的发展的年轻活力。其中,奋斗,一直是青春最强的旋律。

园区、载体、企业中有众多创业的青年身影;志愿活动中有张罗忙碌的青春面庞;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司机等新兴职业也活跃着众多青年群体……他们深深扎根、肩负责任、拼搏奋斗,用奔忙的身影,谱写这座城市的青春之歌。

如何让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最大限度的高效便捷,在休闲时获得最大尺度的舒适安逸?既需要“硬”的保障,也需要“软”的服务。

“在推进‘暖青心微实事’青年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如何盘活社会资源存量、优化为青服务增量,这不仅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更是我们奋斗向前的动力。”在王俊看来,为青服务,并非单打独斗,要广泛发动、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提高项目的号召力、影响力和覆盖面,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加强“硬”的保障,加大城市空间和设施建设力度,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更优质的平台,让青年人才愿意“游”马鞍山,更愿意“留”马鞍山;另一方面,更要提升“软”的服务,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多符合时代特点、年龄特色的公共服务,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向青年释放城市的温度和热度。

在其进程中,共青团必将当仁不让地肩负起职责和使命,服务中心大局,深化改革攻坚,团结各方力量,通过平台支持、载体支撑、金融帮扶、专业培训等举措,为青年群体提供人性化、定制化、系统化服务,为青年人才发展打造最优生态。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
让青年对城市更有为
于城市和青年而言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约定

“友好”不是目的,绝不是鼓励青年在“政策温室”中“躺平”、享受。“有为”才是根本,关键是为青年缓解后顾之忧、支持青年拼搏奋斗,让青年在城市更担当、更有为。


文字/任德玲


总监制/杜维斌
审签/陈峰  审核/邬刚
编辑/陈敏娟  校对/戴国文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