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首次出土 全面刊布

请关注 亚洲考古 2022-10-07

全篇推送彩图为书中原简高清实物照片

黑白图为红外线科学扫描图版

可弥补原简字迹漫漶问题


你能相信,

这些具有先秦遗韵的篆书,

从古隶向今隶转变的隶书,

西汉后期逐渐增多并趋于成熟的草书,

都出自同一个地方?


你能想象,

这个出土地,

不是敦煌、居延,

不是两湖、山东,

而是在之前从来未出土过简牍的浙江湖州


近350枚简牍,

包含篆书、古隶、汉隶、章草、今草等多种书体、风格,是久违的两汉时期书法新见资料,

从各个角度展现珍贵的社会、历史信息,证史补史、释诂训字,妥妥是浙江地区填补空白性的重要文献资料。


历时三年,集多方共同努力,从整理到释读、编辑,解决了各方面的学术和成像问题,

浙江首次出土,限量高清印刷《乌程汉简》图录,

今日正式预售!



《乌程汉简》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编

曹锦炎 石连坤 周同祥 鲍强 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2022年10月


曹锦炎签名钤印珍藏版

售价680    限量188本

精致典雅旗舰版

售价508   限量600册


预计发货时间10月21日



书法


· 目前所知时间跨度最长的汉简之一

· 横跨400余年,再现秦末至三国书体演变过程

· 篆、隶、草,多种书体书风

· 简牍书法研究、临创全新资料库



1

篆、隶、草

三种书体、多种风格

简牍书法临创、研究不可错过的全新资料库


正如开篇所见,乌程汉简的书体、书风多种多样,

先说篆书、隶书、草书,

三种《乌程汉简》中主要呈现的书体,

其实它们还可细化,篆书有秦篆和古隶方向之分,隶书有汉简牍和汉石刻之分,草书有章草和今草之分。


乌程汉简如此多的书体书风,我们能在书法史上找到同类项吗?

回答是:YES!

且看下文,小编找到了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书法经典代表作与乌程汉简进行比较,看看是不是很像?



篆书

秦篆VS古隶


篆书与秦诏版相比


虽说《乌程汉简》中篆书数量不多,但在结体和笔画书写上却有其独特之处:

  ① 保留了与秦诏版篆书的修长、屈曲的相同特征,

  ② 流露出自然跳脱的笔意,习字特点明显。



篆书与睡虎地秦简相比


古隶,战国晚期开始出现,是源于篆书草率写法的俗体字。古隶一直延用到西汉初期,是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过渡阶段。


古隶既保留了篆书的结体特征,又发展出方折、波挑的隶书笔法,是研究“隶变”的重要资料。


《乌程汉简》中,古隶占比高达五分之一,书风与《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和汉初文景时期的《银雀山汉简》非常相似,具有这一时期典型的书写特征。



隶书

汉石刻VS汉简牍


隶书与汉石刻相比


以“正体隶书”为代表的汉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典型隶书风格,也是历代书家学习的典范。我们暂且找《乙瑛碑》做一比较。


实际上,类似各种汉隶书风的简牍,在《乌程汉简》的数量中约占四分之一。



隶书与汉简牍相比


众所周知,各类汉简,著名如《居延汉简》《马王堆简》等,都是汉代隶书书写性的高度体现,章法错落有致、用笔随意潇洒,笔墨意趣盎然;

我们试以《乌程汉简》与《马圈湾汉简》做比较:



草书

章草VS今草


草书与《居延汉简》相比


乌程汉简的草书多集中在信牍之中,笔势较之草书起源阶段的居延汉简更加连贯,符合快速书写的需要。

而这两批简牍之间的章草笔意,具有非常高的重合性。



草书与楼兰残纸相参看


乌程汉简中另有部分草书简牍,与魏晋时期的楼兰残纸十分相似,用笔已脱去章草的遗韵,显示出今草的发展过程。


读完这些案例,

《乌程汉简》的书法意义可谓明了。

这些多种多样、不同书体、不同美感的汉简,

绝对是简牍书法研究、临摹、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优质范本,

借鉴价值强大!


已经全篇研读过《乌程汉简》的专家们认为:

乌程简与同时期三种书体的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相互印证关系。

对研究浙江地区汉代书法乃至整个汉代书风演变,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两汉书体演变过程中第一手的、大体量的绝佳实物资料!


2

纪年简时间跨度293年

整体书法风格横跨400余年

目前所知时间跨度最长汉简之一


《乌程汉简》横跨两汉,而这400余年恰恰是汉字从篆到隶,由隶到草演变的关键时期!

即使只从纪年简看,也比之前发现的时间跨度最长的纪年简——《居延汉简》(272年),时间多出21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乌程简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目前已整理完毕简牍中

纪年简时间跨度最长


《乌程汉简》中最早的一枚纪年简来自公元前172年。


其内容为“八年庚□朔甲□”,与西汉江陵高台一八号墓出土“十年十月丙子朔庚子”、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在书法风格和简文形式上都极为接近。


因江陵高台汉墓、马王堆汉墓均为汉文帝时期墓葬,通过综合考证,专家推断:此“八年”为汉文帝八年,即公元前172年。



而最晚一枚的纪年简

为东汉安帝永宁元年,即公元120年。



从最早到最晚,二者时间跨度为293年,超越了其他已整理完毕的各类纪年简牍的时间跨度,目前已知最长


《乌程汉简》与其他简牍信息对照表


跨越两汉,上溯下启意义重大


从我们已知的书体演变系统中,发现《乌程汉简》中有不少字体势纵长,与《里耶秦简》非常相似,属于古隶,


专家据此推测,这些简或早于汉文帝八年,时间可能上溯秦末



通过对《乌程汉简》纪年与地名的整体分析,可确定这批简的主体年代约在东汉永建四年(129),乌程改属吴郡之前。


其中一枚“吴库”简,是在乌程改属吴郡之后,结合书法风格分析,与长沙走马楼吴简风格相似,专家推测时间下限晚至汉末三国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乌程汉简》的时间跨度为秦末至汉末三国,超过400余年!

其他已知出土的各类简牍,只有少数超过这一时间跨度。



文献


· 七大类全方位文献内容

· 研究浙江两汉历史重要新资料

· 与史互证,填补空白



从出土文献意义上讲,至今能够以一个出土群,厘清纵线的文献实物并不是不多。

《乌程汉简》,虽说比不上20世纪“考古四大发现”中700余年时间跨度的《敦煌遗书》,

但在南方同一个地域内,400余年的时间跨度也注定了它的不凡!


我们先来看看乌程简所涉及的七大类历史信息:


湖州衙署所在地出土

七大类文献,

脉络清晰、覆盖全面


《乌程汉简》的出土地点属于浙江湖州的子城范围,是衙署所在地,

简牍内容涵盖公务、信牍、抄书、习字、医药、遣册、道教符箓、图画以及文房用具,

简直就是两汉时期的社会缩影,文献价值可想而知!


· 公务简


公务简,作为这批简牍的大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法律等多个领域,是研究两汉湖州地区历史的最直观的重要史料。


譬如政治:出现会稽、乌程等地名,涉及两汉区划。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譬如经济:有“官米五百石”等内容,涉及粮食的购买。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譬如法律:有“贬秩一等,夺爵二级”等,涉及汉代律法。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譬如社会:有家庭人口的登记薄书等,是难得的社会史研究资料。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譬如军事有关“楼船”等军事记载。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  公私信牍


公私信牍是当时人们交往的写照,也是保留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史料。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 古籍抄录简


《乌程汉简》中也有珍贵且少量的两汉经典古籍,如《孝经》《淮南子》;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少量的小学书简,如《苍颉篇》《急就篇》。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还有算表、日书、方术等内容。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  习字简


《乌程汉简》中有数量不少的习字简,其中一些涂鸦之作,多半是利用废简随意为之,趣味十足。

虽彼日习字,但今日看来,不失为一种艺术表现!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  遣册、道教符箓


在湖州近郊出土了少量遣册,是详细记载随葬物品的清单,可作为研究两汉丧葬习俗和名物的第一手资料;


向左滑动查看释文


出土的朱书道教符箓和文房用具,更是极为少见,是道教在江南地区兴盛的缩影。



作为集群式新出土文献依据

与两汉重要史书内容互为印证


《乌程汉简》除了丰富的内容价值外,更有印证珍稀史料的文献价值。


简牍中记载了汉代水军的设置,如“楼船”本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也指代水军。这一解读在以往的出土实物或材料极为稀有,故专家们发现后颇为欣喜。



下为《史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汉书》(文渊阁《四部全书》本)里的相关记录,皆为同一指向表达。

另据《嘉泰吴兴志》(民国嘉业堂刻本)载,汉代乌程人金曼倩曾任“楼船将军”一职,其故居在湖州长兴县金潭,也可佐证。



语言文字方面,

不少地方可佐证释诂训字,

可填补古文献、古文字的空白


对于计量布的长度单位,常用“端”作量词,然而“丈”“匹”也是长度单位,三者又如何区分呢?

《资治通鉴》(《四部丛刊》本)、洪迈《容斋五笔》(明活字本)原有说明,这一次,乌程汉简中的“卖布疏”再次印证了这一计量概念!


原来古时以二丈为端,二端为一两,即所谓“匹”。




讲了这么多,也许会有人发出疑问,

湖州出土的简牍,为什么定名“乌程汉简”?


这是因为湖州在春秋时本为吴地,楚灭越后为楚所有。当时的楚相春申君黄歇在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建菰城县,秦时改为“乌程”,属于会稽郡的管辖范围。



而从《安昌里馆玺存》所收录的战国楚玺“□(乌)呈之玺”和近年西安出土的秦封泥“乌呈之印”可知,“乌程”本作“乌呈”,先秦时早已存在,并非秦代所改,汉以后则写作“乌程”。

东汉永建四年(129),在原会稽郡(下属的二十六县:如乌程、由拳、海盐、余暨、余杭、阳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乌程改属吴郡。


因此这批简牍得以定名为:乌程汉简。




相信许多书画社的读者和专业圈内的同道,都已经对《乌程汉简》有所耳闻。在今年7月17号,书画社官方公众号“浙江地区首次出土汉简的整理出版启动”暨研讨会消息发出之后,受到了来自学术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一度刷屏无限。


👉浙江地区首次出土汉简的整理出版工作启动丨“汉代简牍视域下的乌程汉简研究”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人民网30万+视频播放量,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顶版报道,

书法微博大V高清图版九宫格,转发、评论、点赞无数,

上海书画官微平台阅读量过万,

《书法》杂志、《古文字微刊》官微等专业媒体争相转发……



研讨会上,十余位历史学、简帛学、文字学、书法学、出版学方面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乌程汉简》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近几十年来,浙江周边的省市都有大量的简牍被陆续发现和整理,而浙江迟迟未有出土,不失为一个憾事。”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又致力于简帛书法创作和研究的鲍贤伦对本次湖州汉简的出土慨叹道。


与会专家肯定了乌程汉简的史料价值,认为是浙江地区首次发现的汉代书迹,弥足珍贵;这批木简的品类丰富,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简牍内容上看,都十分罕见。


专家还对简牍的分类定名问题和释文校订问题分别阐述了看法,对深入研究和后续编辑出版等工作也提出了多方建议。


鲍贤伦先生还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



面对具有书法、文献双重价值的《乌程汉简》,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与上海书画出版社再度联手。

继《流眄洛川》之后,又一新出土资料的整理出版,

这无疑需要最大程度的专业支持和敬业态度,

在此继续给大家回顾本书从资料整理、文字释文、编辑审订、图像呈现......全过程!



出版


· 学界专家领衔精释细审,去粗取精

· 文献、书法各界专家学术支持

· 红外线摄影,超高清图片,全方位呈现简牍

· 专业、科学、合理编排,方便阅读使用



今日首发的《乌程汉简》,是在多位古文字、简帛、书法领域专家的支持之上,以文献、考古、艺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超精细的科学整理和呈现。


实书以实物高清图、红外线扫描图像,按照原简比例大小呈现。更有90%以上局部放大图、全简释文、相关分类等内容,让读者可以近距离感受高倍放大、纤毫毕现的乌程汉简。


古文字专家曹锦炎领衔  整理释读

书法、文献各界专家提供学术支持


自2019年起,由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古文字学家曹锦炎领衔的师生团队,开启了《乌程汉简》严谨的整理、编辑工作。


在此期间,曹锦炎团队秉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与专业素养对释文、内容、书体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类释读,同时审慎撰写了乌程汉简的文献价值与书法意义。


历经三年的整理,从图像采集、文字释读、查找文献,到小组讨论、分类整理、去伪存真,再到后来的排版,编辑、审校……近350枚乌程汉简,终于完整面世。



在即将付梓之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团队,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中国美院鲁大东又精心阅读了全部简牍,从古文字与书法角度给出了宝贵意见。


他们的学术理念和无私支持,令小编深感敬佩。


高清摄影、红外线扫描

最新科技全方位、多细节呈现简牍原貌


埋藏于地下千年的简牍经历了千余年的时光,不少字迹已经漫漶不清,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楚这些文字,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简牍实物不仅采用了高清摄影,还对每一件简牍都进行了红外线高清扫描!唯如此,才能尽可能地复原简牍本来的面貌。



专业、科学的分类、编辑、排版

既符合简牍学术整理规范

亦展现乌程简的特殊意义


一起来看一下本书的凡例:



为《乌程汉简》的断代提供参考,全书除按照内容分类外,特意将有明确纪年的20余枚简牍专列一类。



收录的简牍皆以高清图片原大呈现,还原乌程简的实际形态和漫漶痕迹。



特别将红外线图进行放大,以呈现纤毫毕现的效果,方便读者进行书法研究和临摹。



所录简牍释文以尊重原简书写形态为要,原则上以简牍文字实际书写为依据分行排版。


释文以尊重原简书写形态排版



为方便查询,书后将所有简牍释文集中排列,一并展现。



精印、精装,不负乌程汉简之重

低于市场定价、不负国美学术支持初心


每一次,书画社都本着最高要求,希望我们的印刷尽量与实物接近,最大程度地还原实物细节。



经过反复选纸、调色、上机测试、以期用最适合的呈现方式进行出版。



由于年久漫漶,图像中的墨迹偏近深灰色,而不是鲜亮的颜色,我们对此进行了还原处理。


毕竟是近2000年前的简牍,历史的风尘赋予它独有的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院本着推广学术和艺术之初心,对此项目进行了无私的支助。



得益于此,这本8开大小,厚达400多页的精装珍贵资料书,才可以低于市场30%的定价给到大家!


首发72小时,75折,508元,真的是特别良心的学术价!

        


如果你懂《乌程汉简》的价值,

如果你需要乌程多元的书体书风、大量的文献信息做研究,

如果你get到中国美院与本社的学术推广之心,

那么,不要犹豫,一键直达!

相信你拥有《乌程汉简》的时候,一定会收获满满,

不虚此单!



限量特别版(188套)

封面:宋锦

附:曹锦炎签名+钤印特别收藏证

附赠:正反面特制放大仿真简牍八张(16面)

售价:680元

点击图片 即可预购


精致典雅旗舰版

封面:特种纸

售价:508元


点击图片 即可预购 预计10月21日发货


撰文:朱艳萍  李柯霖
摄影:魏书宽  李贵均
排版:李柯霖  张箬溪
统筹:余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