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王亚宜:残障人士要勇敢发声,踏实肯干,创造未来

筑爱助残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直面内在的恐惧,接纳自己的障碍,快乐地帮助他人。

——王亚宜


王亚宜是四川大学校友,现在是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的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听力障碍者。她花了很长时间接受自己的听障身份,走出困境后她决定去帮助更多和她一样的人,毅然投入助残事业。

听障者的挣扎与和解


从大学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王亚宜一直都在川大度过。在川大工作和学习的这些年,她一直有一个不想为人所知的秘密,那便是她为恐惧所极力掩饰的生理障碍——她是一个听力障碍者,她经常听不清楚别人在讲什么。


她的听力障碍源于幼时感冒发烧注射药物不当。从小到大,父母带着她去各个医院检查治疗,听损状况也没有好转。由于听不清楚别人说话,她在无意识当中学会了看别人口型,长期以来靠听关键词,连蒙带猜才能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听障人士身份,一度拒绝佩戴助听器。在王亚宜看来,佩戴助听器相当于给她的听力宣判了死刑,意味着她再也没有希望恢复到正常听力了。


听力障碍不仅给王亚宜的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同时也对她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一直羞于向身边的人坦白自己的听力障碍,经常无法融入同事们的欢声笑语中,孤独、怯懦和敏感编织了一个密不透气的牢笼将她裹挟其中。她抱怨上天的不公,痛恶自己的听力障碍,在不断的自我怀疑和否定中,陷入了挣扎的泥淖,她觉得她的未来一片灰暗。


在痛苦至极的绝望时刻,王亚宜终于寻求了心理医生的帮助,获得了觉察自我的钥匙,即“正视”与“接纳”。她鼓起勇气,开始感受自己、正视自己,逐渐接纳了这个曾让她痛苦不堪的“听障者”的身份。后来她作为培训专家主持了中国聋人协会第三期成年听障骨干心理健康培训,当她打开自我、主动社交的时候,也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也正是在这一步一步感受、走出、看见的过程中,她慢慢了解到听障人士这个庞大的群体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图为王亚宜参加沟通无障碍服务项目推广



勇于发声,乐于助人


王亚宜在接纳听障的过程中,也在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这一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发现自己乐于帮助别人。她想,既然要帮助别人,那就从残障朋友帮起。由此她决定要站出来,帮助同她一样的残障朋友,走出残障带来的困境,能够像健全人一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美好的事业总会有很多美好的人来关注和支持,王亚宜帮助残障人士的愿望获得了同事的支持与鼓励。在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她指导基金会至善社参与举办了四川省第三届听障朗诵比赛、善工家园“爱心火炬”、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为星星的孩子点亮一盏灯”等公益助残活动。至善社还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青春广场开展了“爱心义卖:守护每一朵娇弱的花”爱心义卖活动,筹集善款四千余元。

图为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至善社爱心义卖活动

2019年12月,她获悉中残联将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后,有了想要举办听障人士专门论坛的想法。听障人士需要一个发出群体诉求、争取群体权益的专业平台。她的想法获得了同事们的鼎力支持,最终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发展论坛的协办方,顺利承办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你听我说”听力残疾人分论坛。同年,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残健融合公益项目,至今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10余万元。

图为川大对外联络办副主任贾秀娥在残障事业发展论坛发表讲话



根植校园,造福社会


我国有残障人士有8500多万,我们的校园同样也有残障人士。王亚宜在助残扶残的过程中,逐渐结识了四川大学的残障学子。为了发挥高校深厚的教育资源和大学生做公益的强烈热情,推动残健融合在高校的发展,王亚宜组织了一批优秀的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发起了“无声有声一起甜”公益助残项目。


2022年2月,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无声有声一起甜”校园助残活动中心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商业街落地。校园助残中心负责人是来自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1级本科生王政云钦。王政云钦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与听障伙伴的共事经历改变了他以往的认知。他印象中残障人士往往是腼腆、害羞的,但实际相处中,他发现听障人士并没有因为生理障碍而萎靡不振,他们也可以很阳光,很积极,努力工作,用心生活。

图为“无声有声一起甜”校园助残活动中心,右一为王政云钦

在王政云钦和他的团队看来,助残扶残并不是设立一个功德箱让大家投钱,社会需要更多地看见并理解残障人士,减少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残障人士也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项目团队以校园助残活动中心为依托,成功开展了“无声送暖手语角”系列公益活动,科普手语规则、宣传手语文化、增进同学们对听障人士的认识和理解。

图为校园助残活动中心手语角活动

2022年5月,在四川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指导下,“无声有声一起甜”公益项目公益募捐在中银公益上线,本着扎根于学校,创新助残模式,造福社会大众的想法,共募集善款2万余元。同年6月,王亚宜组织项目同学参加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获得了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曾经饱受残障身份困扰的人如今变成了执伞人,“互联网+”比赛团队核心成员有优秀残障学生3人,健全学生3人。比赛团队负责人罗浩文是就读于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一名听障学生。他在了解到各类残障人士的就业困境之后,意识到自己有幸得以考上四川大学,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但还有千千万万的残障人士却难有这般幸运,于是,他怀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真诚善良的心愿,希望为“静悄悄”的2780万同类听障人士乃至整个残疾人群体发声。

图为罗浩文

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的不便以及社会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残障人士往往很容易成为不可见的透明人。但我们欣见,来自残障人士群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在慢慢改变这一状况。大处着力如“无声有声一起甜”之类的公益项目,提供平台给残障人士去实现自我价值,呼吁社会的关注与理解;小处着眼如每一个普通的你我,培养一些温暖的习惯照顾残障人士的不便,怀揣一颗平常之心与残障人士交流。


by/

记者 | 张宇轩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王星雨

审稿 | 杨欣蕊 吴晓涵

责编|农蕙语 金晨雨

热文速递 |
小川图报 | 热亻匕了?小川送你夏日清凉!
四川大学团干部、学生骨干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及团十九大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梨园雅韵”京剧之夜活动隆重举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