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季|王康:存兼济之心,行为医远道

砥砺前行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对于王康来说,在本科衔接博士的八年制创新班培训模式下,本科毕业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只是他渐进过程中细小的逗号。


而在他所画下的这个逗号中,屡次获得国家级大创金奖、本科期间就发表SCI论文、获得国内整形外科第一的上海九院的博士联合培养机会......这些耀眼的成就在外界看来,都显得那样圆满。


但实际上,在本科的生活中,他也像所有其他的大学生一样,经历了迷茫,转向,和对学术与学业的再定义。


他在对自我认知和责任与义务的不断体认中成长,以梦想为引,在专业学习与娱乐生活中不断权衡,不断选择,不断去推翻又重构自己的选择,然后行动,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并最终进入一种了切实的生活。

图为王康




自切自磋 自掌船舵

对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他,一开始便以生物竞赛国奖的经历通过自主招生加入了川大的生物拔尖班。从大一开始,王康便积极联系老师,申请进入了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从零开始探索和学习。期间他对于生物科研的认识逐步加深,也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进一步探索,王康在大二下学期选择了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希望能够系统的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以便为将来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图为王康在挑战杯中的团体合影(左五)


在科研领域,王康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参与了致力于探究肺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方案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学生团队,并借助iGEM比赛的契机,和团队成员一起主动联系华西医院的老师对项目进行指导,同时不断与校外团队交流,扩宽研究思路。


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王康和他所在的团队反复打磨,数次实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并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创新,最终获得了iGEM竞赛的金奖。对此,王康说:“在比赛的过程中,大家能够凝聚在一起,接触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这是很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


图为王康(第二排左一)在iGMG竞赛中与深圳大学团队交流


此外,在今年三月份,王康还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开展了皮肤纤维化领域的潜在靶向治疗技术方案的项目,并依靠该项目拿到了挑战杯的全国金奖。


图为王康在挑战杯国赛颁奖现场(左五)


目前,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他已经获得包括互联网+国家级金奖、挑战杯国家级金奖、iGEM竞赛全球金奖在内的16项竞赛奖项。


在一次又一次的获奖中,王康有着对于自己成长的思考。


关于比赛,他谈到:“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拿到这些的认可和荣誉,而是要珍惜探索的过程。”不要仅仅把目光聚焦在结果上,学习和比赛不是为了追求荣誉和奖项、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而是为了多了解一些未知的领域、多探索一些自己认知的边界、多一种全新的经历和体验。


而提及对“成功”定义的理解,王康说道:“每个人都是独特和唯一的,每个人的梦想不同、对于成功的理解不同、追求梦想的路径也都因为自己的特质而有所不同。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关怀为学生舒展各类青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鼓励我们以理想的姿态生活、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复刻所谓‘成功者’的轨迹。因此,我们能够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感受世界的多彩,无悔于青春,便是一种成功。”

自成灯塔 目在山海

王康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生活之余,他也热心志愿,致力于服务社会。本科期间,王康参与了包括健康卫生知识科普、新冠防控等许多与医疗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对此,他表示:“我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公益性的,国家为医学生的培养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我也有义务和责任回报社会。”此外,王康对于帮助学弟学妹们的发展充满了热情:“如果有能够帮助学弟学妹的机会,我都会争取参加。我的初心就是让学弟学妹们能够少走些弯路,在前人的经验上更快的成长起来。”


图为王康在线下宣讲活动的合影(后排右三)


社会责任感与专业的高度契合也是王康同学选择在整形外科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和平年代能够救治烧创伤患者、关注弱势群体,能够服务改善型需求、给世界创造更多的美和快乐;在战争年代有机会优先服务国家需要、成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整形外科既是我的兴趣所在,同时也非常符合我对未来的期待。”

玉在匣中 青云尚远

人生是荒野而非轨道。无论对于王康,还是对于他之外更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先有了自我,然后开始塑造生活;是先有了目标,然后才有了分野和道路。王康的道路已在脚下,是整形外科和未来的博士生活。他在采访中表示,他并不会因自己未来的博士生涯和联合培养道路已确定而产生懈怠情绪,而是将这条长长的道路拆分成更具体的每一天。每一天是否被认真对待,就成为了他去体认自己所行道路的一种方式。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在与王康的采访过程中,他更像是一个交流观点的“过来人”。“我所展现的只是我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生完成他本科生活的一种方式和一个侧面。”在毫无保留的真诚回答中,他提供了大量关于大学、关于学业、关于科研与自我、关于人生与成功的已有思考和经验,并尝试让学弟学妹们在前人的经验之上更快速地成长起来。  


王康的本科生活无疑是充实的。他始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业模式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始终坚守着那份敢于转向的勇气和潜心沉淀的毅力。在很多人还在本科生活的乱流中漂流的时候,他用自身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种在乱流中航行的,某种私人化但又可以推广开来的范本。


感知水流,确认方向,然后扬帆。清醒的方向认知和果敢的转向能力成为了他掌舵的依凭,而对自己在社会中责任和义务的感知则为他提供了一种更加博大的导向,成为乱流中永不熄灭的灯塔和指南。


前路漫漫,王康早已扬帆。


本科学业的短暂逗号画定,他仍在路上。

by/

记者 | 任思睿 杨泽锐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王星雨

责编 | 农蕙语 金晨雨


热文速递 |

毕业典礼 | 愿你万事胜意,此去乘风!

2023毕业MV | 青春电影里,你我皆是主角

小川图报 | 毕业照打卡?安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