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郑钰科:红色基因永传承,行稳致远敢拼搏

砥砺前行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图为郑钰科在文学与新闻学院

团校开学典礼上发言


学生工作:

履职尽责,全力以赴

若要用几个关键词概括郑钰科的大学生活,“学生工作”一定是其中无法割舍的重要部分。从大一成为院团委组织部干事到大二成功留任组织部部长再到大三担任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再到如今校团委组织部部长,他一直秉持着对学生工作的无限热爱。

图为郑钰科参加文新团委学生会主席团换届面试

完成任务、策划活动、沟通合作、管理部门、统筹全局……三年来,即使面对日复一日或有些重复冗长的团务,郑钰科也从未感到过枯燥乏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郑钰科主动分享道,除却对团组织生活的亲近、个人性格因素之外,他认为川大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工作的道路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什么身份职务、承担何种工作任务,他的身边总有悉心指点、无私帮助的师长,亦有一群与他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伙伴——他们让他意识到,在奉献与帮助的道路上,他从不孤独。


在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中,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外,郑钰科也尝试将自己对红色实践的热爱投入其中,努力调动大家参与团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我们在努力地思考怎样改变团组织生活的形式,或者说怎样以一种更容易让大家接受的方式去开展团组织生活,”郑钰科表示,“把团组织生活与大家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在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出成果之前,可能我们确实会经历从事团组织工作的同学中途退出的阵痛,这也是团组织工作中遇到的常态。”

 

不仅如此,在班集体建设中,郑钰科同样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曾任2019级中文三班、2019级汉文一班班长,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尽其所能地服务同学,努力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顺利有效地沟通搭建桥梁。谈及从事学生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他认为是责任感,这也是驱使他把学生工作努力做好的一个最本质、最根本的动力。“在责任感的驱动之下,面对一些困难、问题、挑战,我都会有一种拼劲和闯劲,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我也会想方设法将其克服。”

图为郑钰科(右一)组织并参加

中文三班的主题团日

图为郑钰科组织开展汉文一班班会

暨主题团日活动

今年,大四的他在校团委组织部继续承担相关工作。怀着服务他人、全力以赴的热忱之心,他步履未停,以坚定的步伐在学生工作的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着。


红色实践:

兴趣使然,目标所至

大量参与团务工作的经历让郑钰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让郑钰科的思想发生了蜕变,他逐渐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加入“青马工程”弘毅班是郑钰科投身红色实践的契机。大二这一年,郑钰科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报名参加了“青马工程”弘毅班,并顺利成为了第十三期的学员。在青马班的这一年,他系统化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种类丰富的实践活动。“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耳濡目染以及身边人的影响下,我对红色文化产生了越发浓厚的兴趣,也越来越有热情投身到红色实践中去。”

图为郑钰科竞选“青马工程”弘毅班

第十三期班委时发言

图为郑钰科参与《穿越历史的红色传承

—青年党史讲坛》活动

2021年5月,郑钰科作为四川大学学生代表,参加了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微党课”活动——《红色文物青年说》,他坦言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红色实践活动。当他去到中国传媒大学,与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代表交流,听他们讲述所在学校、所在地的红色故事时,他从中感受到了深厚的红色底蕴,也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更加坚定了投身红色实践的想法。

图为郑钰科参加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

《红色文物青年说》活动

对于参加红色实践最大的收获,郑钰科认为最重要的当属是对历史方位和自身命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些活动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和收获,就是能让我了解过去的那一段历史,这让我知道了现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更让我明确了我们今后是朝着哪个方向在努力。当有这样的一个对于国家和社会一个总体的认知时,我会在心里有一种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的潜意识。”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郑钰科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红色实践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背景为郑钰科参加红色文化的宣传活动起到了支撑作用,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又促进了他专业技能的拓展。深入参与红色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郑钰科逐渐转变人生发展方向的过程。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他改变了初入大学时想要深入钻研汉语言文学的想法,而是希望能够在红色实践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看来,如果同学们能将红色文化当作自己专业知识的有益补充,或者作为丰富自己政治素养的辅助手段,这对个人的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寄语未来:

文以载道,薪火相传

新学期过半,无数学子也已在新一页的校历上书写着属于各自的新篇章,但也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新的挑战。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寄语,郑钰科用四句话作结——“淳朴的内在驱动是行稳致远的保障”“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做好事情的基础”“谦逊的持续学习是强化能力的要领”“开阔的境界格局是走向远大的路标”。他认为,无论是学习、学生工作,还是参与其他的工作,都要秉持着纯正的动机、踏实的态度,持续地、谦逊地学习,同时把个人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去做出一定贡献,将优秀红色基因发扬与传承下去。而在这“文以载道,薪火相传”的路上,踏实前行的每一步,都必定回馈以青春最多姿的风采。



by/

记者|傅雅君 李佳芮 车小熙 程宇森 马捷茹 徐向优

审稿|杨修齐 戴融融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鲁星垚 雷丁琳

责编|戴融融 黄晶


热文速递|
榜单 | 10月四川大学团学新媒体(微信)排名大放送!
小创活动 | 四川大学第一届“青创杯”新媒体就业能力挑战赛
成绩单 | “青年大学习”2022年第23期成绩单新鲜出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