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以史为鉴,警钟长鸣——纪念九一八事变91周年

青春川大 2024-04-29

 以史为鉴★

警钟长鸣



纪念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广场举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庄严肃穆,巨大的台历形石碑上,上面密布着累累弹痕,累累弹痕又组成了一组组隐约可见的骷髅群,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残历碑右侧则镌刻着令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广场南侧的“警世钟”巍然高悬,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9时18分,参加仪式的各界代表共同撞响“警世钟”,14响钟声回荡在长空。随后,沈阳全城上空拉响防空警报。14响警钟,代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14年;3分钟警报,警醒我们勿忘历史、振兴中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那是引爆人间浩劫引线的邪火,枪炮震碎宁静,战乱驱走和平。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3500多万军民伤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哀鸿遍野。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个日子,仍令人备感沉重。侵华战争期间,日寇罪行罄竹难书,带给中国人民无法抚平的伤痛。面对日军侵华,中国人民顽强反抗。




牢记历史

今非昔比,换了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屈辱中奋进,在屈辱里涅槃,在废墟上生长,生机取代了残破,璀璨代替了灰暗。焕发新生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不该忘记的是辉煌背后刻骨宁心的苦难,是苦难中顽强抗争的人们,是人们身上永不磨灭的精神。

当我们一次次回望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提醒国人:安不忘危,警钟长鸣。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人试图以各种形式误导我们的同胞,并在国际舞台大放厥词混淆视听。但历史的铁证不容篡改,一切否认、逃避、美化、弱化、混淆侵略战争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是对人类良知的嘲弄。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中国饱经战争创伤,更加珍惜和平;中国必须不断自强,提升捍卫和平的力量。中国主权不可侵,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国人民绝不受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应牢记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自强不息。今天,中国奋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同样需要勠力同心,肩负历史责任,砥砺奋斗精神,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防空警报声又一次划破天际,历史的血泪与山河的记忆交织,回荡着岁月的诉说。庄严伫立,目视远方,一端是痛定思痛、风雨春秋,一端是大国砥砺、复兴崛起。又是一年“九一八”,警醒的钟声为和平而鸣,脚下的前路为未来铺展。




by/

文案|万雨禾

编辑|王鑫蓝

责编|赵天浪 黄晶 

热文速递|

勿忘九一八!

“川”山越岭,为你而来丨九大校级学生组织招新大放送

校团委宣传部招新啦!下一个天“宣”之子就是你!

足不出户,也能get川大饮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