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以文化人,以物润人

学习 青春川大 2024-04-29







     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

    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踏上”(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

    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的中华传统文化。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学习永远是一种聪明、追求进步的表现。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赶上别人,超过别人。即使已经超过别人,也要继续向别人学习,因为别人总会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些。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样。


天问一号着陆器最后着陆阶段艺术效果图

(图源:国家航天局)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时,天问一号仅在一次任务中就同时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实现对火星从天到地的立体观测。其中,自由移动的祝融号着陆火星后,能将火星表面各种细节直观地全方位展现出来,这一成果的意义是不可取代的。总体上,近些年来人类探测火星的任务中,天问一号可以说是“复杂度之最”,这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信心。

     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祝融号着陆火星,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突破,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的史无前例突破。天问一号的五大科学目标将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打下重要的基础,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对火星研究的丰富补充。宇宙是个联系的整体,通过洞察这颗行星的奥秘,我们也能一探地球的过去和未来,迈向更远的星辰大海。


工作状态的火星车艺术效果图

图源:中国航天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毅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是我们克服时代难题的强大思想力量。黄河两岸恶劣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坚毅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敢于面对任何挑战。西方的坚船利炮,日本的野蛮屠杀,从未使我们屈服;印度的佛教,欧美的学说,最终融汇于中华文化的洪流之中,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姿多彩。中华民族已经闯过了无数个生死危亡的关头,绝处逢生,柳暗花明。面对时代挑战,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先人的血在我们身上流淌,先人的精神也要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源。





     2016年,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在今年的3月30日,习近平又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总书记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





     为了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我国近些年采取了大量措施,取得了十足的成效。那么作为青年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1. 学法守法,保护意识记心间

     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随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在修订过程中,这表明了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的决心。在外出旅游,浏览参观时,如果发现破坏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主动拨打“12359”文物违法举报热线,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文物。


文物保护法


2. 主动学习,浸润传统文化

     同学们平时所学的中华文化课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哦!在这类文化通识类课程中,老师们通过故事,话语等趣味性教学引入的文学或哲学的经典名篇,都值得我们认真研习。老师们在课堂上洋洋洒洒的教学往往也能勾起我们的兴趣,促使我们从被动学习到主动传承。我们在学习中华文化这类传统文化的通识课时,不能仅唯分数论,更要明晓国家开设这门课程背后的逻辑与我们青年学子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同时,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在保持平等交流姿态的同时,也要努力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培养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来。


四川大学本学期开设的《中华文化》课程


3. 创新形式,弘扬文物保护精神

     前面谈到,外出旅游时如果发现了破坏文物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该积极制止。不过,要是有更柔性,更有效力的宣传形式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也未尝不可,今年五一黄金周爆出的西安武士仪仗队文明劝导游客就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形式,面对游客在栏杆上乱涂乱画、攀爬城墙等行为,武士会以先作揖,再劝导的形式开展工作。武士仪仗队既彰显了唐朝文化,又能与文物保护相结合。这启示我们青年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如何更好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上贡献自己的智慧。



     尊重历史、保护文物、守护传统文化,是年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传统文化传承与文物保护缺一不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统文化保护路上,有你,有我!






by/

文案|赵天浪 邱玥 廖盛宇

编辑|黄琳景 侯岩峰

责编|王泓力 贺睿欣


热文速递丨

2021年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开始认证!

首届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成功举办 | 提升知识产权素养  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初心向党 歌唱祖国——红色经典云拉歌活动第一期来啦!

“凤舞”来袭!ARE YOU READ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