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跨山越海,情意犹存

跨山越海的 青春川大 2022-10-07



















今年年初

一部脱贫攻坚剧——《山海情》

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戮力一心,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都说命题作文难写,主旋律剧难拍,但《山海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既荡漾着理想主义浪漫又饱含现实主义真切的画作。


它用冷酷而直白的画笔告诉我们:

贫困,到底是什么样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西海固山区。


这里位于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山高沟深,降水极少,交通闭塞,粮食作物匮乏,生产方式落后。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穷到什么地步?

穷到七成人都吃不饱饭;

穷到兄弟三人只有一条裤子;

穷到冬天为了挖山头仅剩的一点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头破血流;

穷到把女儿嫁出去,只为了换一头驴和一口水窖。



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政府推行了吊庄移民”的政策。然而移民只是一个开始,新生的闽宁镇还遭遇了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


剧情也适时由一个微小切口导入到一个宏大问题:东西部扶贫协作。也正是 “山海情”的所指,“山”指宁夏,“海”指福建。



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在我国的行政结构中看似隐而不彰,却是七十余年来始终维系国家统一和全国经济大局的支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六七十年代的“知青”下乡,都留下了不同地域之间人员、物资、技术流动的历史痕迹。到了1996年5月,中央确定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大连、青岛、宁波、深圳等9个东部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与西部10个省区开展扶贫协作,拉开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制度的序幕。



除了易地搬迁、东西部协作等扶贫制度,我国还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电商等精准扶贫举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2012年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承诺。



大国承诺显初心,精准扶贫春风起。行动是决心最好的体现,全面扶贫工作遍地开花,特色不一,风采各异。


下面跟随小川一起来看看吧!


01

旅游扶贫



“旅游富矿”红水河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集垄断性、唯一性、世界性于一体。未被开发前,由于交通闭塞,这里的大好风光鲜有人知。


2008年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发展,作为新兴优势产业来培育,突出“长寿、生态、民族、红色”等四大特色,打造世界级红水河流域长寿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


通过改善红水河流域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挖掘红水河旅游资源的价值,从而打造“广西旅游的最后一张世界级名片。如今许多人为一睹红水河第一湾风光慕名而来,而红水河旅游的开发也为中国西部扶贫地区的旅游产业扶贫开创新途径。



02

教育扶贫

十八里长峡教育扶贫


湖北十八里长峡地处竹溪县最南部,是竹溪县深度贫困的地区之一。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到扶贫先扶智,长峡管理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短板为目标,狠抓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控辍保学工作,开展精准资助、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认真开展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措施。


自开展以来,辖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成功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的目标。



03

电商扶贫

柞水县 木耳产业


柞水县曾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柞水木耳于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由于销售渠道闭塞,销量一直不尽如人意。


2019年,柞水县引入电商直播的方式,大力推广柞水县黑木耳,极大程度地带动了木耳销售,促进群众通过种植木耳实现脱贫。而如今,柞水木耳已经登上淘宝热榜top1,成功走出大山,走进各家各户。




除此以外,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在中国各地大放光彩,不仅满足了我国多样的地理环境条件,推动了我国脱贫攻坚的进程,而且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接下来,小川带大家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句吧!




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团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可以考虑设个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八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努力扶贫,奋力脱贫。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特别是正处青年的我们,更需要担当起我们的历史责任。


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虽不能像当地干部一样夙夜在公,但我们仍可以让扶贫梦想在书桌上发芽,让扶贫责任在田野间壮大。



我们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尽心尽力、脚踏实地,在扶贫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积极参与假期实践活动,实地感受扶贫进展情况

寒暑假期,我们可以密切关注学院、老师组织的实践活动,踊跃报名参加。我们可以深入贫困村县当地,了解扶贫进展,切身体会扶贫工作,进而结合当地情况,提出或修改扶贫计划,在实践中感受作为新青年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早已有不少SCUers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周边村县。经济学院走进五一村,吴玉章学院深入盐源县......


他们踏上扶贫的征途,在土地上领悟扶贫的含义。


点击查看SCUers的青春力量


智慧结合新兴产业,扶贫走进大众视野

我们还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结合当下火爆的电商产业,为贫困村县“带货”,让更多人看到当地文化特色,利用互联网带动相对落后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小川也看到,不少同学积极也积极开展带货活动,为周边村县助力。朋友圈宣传、直播带货,利用网络参与扶贫工作。


点击查看SCUers的青春力量


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以不同的方式为各地的脱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同学们在活动中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贫困地区工作献计献策,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彰显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脱贫的道路上,一代代青年们前赴后继,竭尽心力,面对艰难困苦,从未选择退缩。


正如《山海情》中所说:

“有奔头那就不算苦,没奔头那才叫真的苦。”



现在,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需要接过先辈的火炬,披荆斩棘,脚踏实地,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by/

图片源于网络

文案|苗艺涵 滕熠 黄琳景 彭婧瑜 李芷琪

编辑|袁可怡 李芷琪

责编|贺欣睿 孟焕





热文速递|

史上最强阵容|川大共青团携青春贺岁MV恭祝您新春愉快、牛气冲天

“您的寒假余额不足”——快来抽个盲盒压压惊!

不释卷 | 宝藏书单,立刻有!

寒假进行时| 你的假期能量包已到达战场,拆完盲盒来捡空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