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原生家庭:要相信,都挺好

认真学习的 青春川大 2024-04-29

“我更不忍心听人宣扬五代同堂的美德。在那个和谐的表面之下,有多少半夜的叹息、破坏的梦想、解体的个人意志,一切都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一个原本造福个人而往往牺牲个人的制度。”

——龙应台



正如龙应台所说,家庭关系的矛盾,是一个潜藏在和谐社会下的大问题。


最近大热的剧《都挺好》就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将原生家庭所产生的矛盾及影响拉入大众视野,引发了社会热议。



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难以选择自己的家庭,幸福的原生家庭,或许将成为一生的宝贵财富,带来无限治愈与温暖;而如若我们在原生家庭曾经受过伤害,那种深入灵魂的痛苦,也许也要靠一生来愈合。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小川也通过各种方式采集了我们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温暖或苦痛,但无一例外都是最真诚的心声。


01


当你在父母无限的包容与爱中成长时,或许同龄的小伙伴正因父母的不理解而哭泣


我的原生家庭对我影响还是挺大的,而且大多都是负面的吧。因为初高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们就对我特别不信任。甚至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翻身发出声音,他们都要以为是我在玩手机,然后盘问我。关键是,我怎么解释他们都不信,还要反过来骂我,而且骂得都比较难听。我当时就很难过,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一点信任都没有。

大概因为我高中有一段时间成绩下滑得特别厉害吧,每次我一回家他们就会对我冷嘲热讽,说话也有点怪,那个时候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回到家还要接受这种冷暴力。

后来成绩有了起色他们也还是那个态度。我有一次躺在床上细想,貌似从小到大他们给我的评价都比较负面吧,从来没有过鼓励、表扬什么的。


我是个挺内向的人,也比较玻璃心,这种长期的冷暴力让我挺自卑的。同时,这样的家庭也让我有了逃离的想法。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父母坚决不让我去外地,我那个时候也只能妥协。现在嘛,就只想考研好好考,去外地。


@绩点不上3.9不改名


02


当然,也有因为爱而温柔阳光的小天使


哈哈哈哈哈,我们家是“重女轻男”(我还有个哥哥)!我爸妈都还挺开明的呀,他们都很尊重我和我哥的意愿啊。

非要说原生家庭的影响的话,大概是现在我还蛮开朗的,也不会很自卑吧。


@养生老父亲


说到原生家庭嘛,我爸妈还有其他一些亲戚都挺好的。尤其我爸妈,和我的关系基本和好朋友差不多,无话不说的那种。

我虽然有时候会很自闭,但……大部分都和他们没啥关系啊哈哈~

也是因为和父母的这种关系吧,我觉得,我大概是学会了如何温柔对待这个世界。


@人类的好盆友咸鱼



我就是那种生活贼幸福的人。虽然小时候父母两地分居,我妈在外地打工,但每周我妈都会从打工的地方回到家里看我,所以我基本不是个缺爱的人。况且我爷爷奶奶他们对我也特别好(小时候是和他们还有我爸一起住),从小到大我都是那种精神物质从不匮乏的孩子。

总之我就是那种“用童年治愈一生”的人鸭!


@想在江安河里蹦迪


03


还有在朋友的陪伴下,冲破自己心灵的藩篱,自我治愈的孩子


我的童年非常痛苦,父母总是争吵不休,大打出手,我从小就很自卑,无数次想要离家出走。青春期的我自卑敏感,没有安全感,又无数次被父母指责自私,“你永远只顾你自己”,我觉得很委屈,自私不过是痛苦童年的附生物,你们又何必怪我?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你这种女儿”,每每听到都觉得五雷轰顶,我已经尽全力来爱你了妈妈,你为什么不想要我。

后来高中遇到了很好的朋友,他们会在我说丧气话的时候,笑着打我的手,或者轻轻抱我一下,我曾想过二十二岁就自杀,但是我现在不想了,我很喜欢他们,我也很喜欢我自己。家庭造成的痛苦,虽然无法完全消失,但它的确成为了我人格生长的底色。


我常对自己说,没事啦,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今天你国士无双了吗



从这些我们身边的故事也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造成的影响深远而多向,而当今社会家庭矛盾多发,关系僵化的现象却是愈加普遍。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树立良好家风,缓解家庭矛盾呢?不妨和小川一起来看看习总书记是如何对待“家风”问的。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8年2月14日)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想化解家庭矛盾,树立良好家风,需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对长辈而言,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晚辈们树立良好形象;其次还要学会与晚辈沟通,通过与晚辈进行平等交流从而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对于晚辈而言,一方面应自觉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亲敬老,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则需通过与长辈的交流、互动等增强自身的家庭归属感,从而真正达到“我爱我家”的幸福状态,而这种真正的幸福与和谐,能给我们的成长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安慰。


但是如果我们已经被原生家庭所伤害,恶劣的家庭关系所带来的伤痛,也并不是十年后一句简简单单的 “原谅”就能烟消云散的。

我们拼命摆脱、忘记,却发现原生家庭的枷锁深入骨髓。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带着原生家庭的伤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像苏明玉一样学会抗争、懂得自救,越是无所依靠,面对人世的冷漠无情时,越是要自信、独立、坚强。



 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走出黑暗呢?


1、学会直面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中国式家庭中作为子女,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感受,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对父母怀有恐惧。但一味压抑自己往往只会使矛盾和痛苦积累,学会直面父母,尝试说出你的真实想法,许多误解也许可以在沟通中解开。


2、不把原生家庭当做失败的挡箭牌。


东野圭吾在《时生》里这样写:“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原生家庭就意味着我们被出生、被选择,但它并不能局限我们的一生,真正能带来成功的,是你的意愿和为之付出的努力。


3、拥有原生家庭以外的生活圈。


当原生家庭的爱过于空洞是时,我们可以通过友情等方式获取爱和关怀,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


4、与自己和解。


只有体会过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才能体会“原谅”两个字的沉重。原谅与否,是自己的选择,任何的旁观者都没有资格替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做出选择。但比是否忘记伤害更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为自己而活,而不是穷尽一生来“证明自己”;不要用推开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去体尝生活中的温暖和希望。 



一如《都挺好》中所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原生家庭的确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但能禁锢住你一生的,只有你自己。



夏涵秋 刘芸伶 龙佳琦 石钰雯 / 文案

边子捷 / 编辑

黎静荷 / 责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