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 | 想要成为优秀大学生?习大大给你支招!

校团宣杂志社 青春川大 2024-04-29

和习总书记一起走过青葱岁月


“啊怎么才上几周课就半期考啦?!”

“我去线代微积分大物我都没开始看啊”

“什么下周还有军理考试?闭卷?!

我的天上次划重点我没来!”

 

“啊他们又在朋友圈晒火锅,好想吃,

可我只吃得起一餐一楼凉水拌饭……”

 

“好想成为厉害的人啊,

我可能要对不起以前努力的自己了”

嗯从今天开始努力

(和从今天开始减肥并列的世纪谎话)

哎昨天晚上那个漫画还没看完……”

“完了下周考试要凉了”

 

“线代好难,好想转专业”

“助教好凶,好想转专业

“老师天天点名,好想转专业”

“工科狗找不到女朋友,好想转专业”

这些大概都是我们吧,

一样的后悔懒惰,

一样的迷茫无措......

可我们又是这样的,

一样的豪情满怀,

一样的希望未来,

退学?不存在的!

我们可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精英啊! 

人生的意义远不止眼前这些鸡零狗碎呀,迷茫孤独不是每一个年轻人的必经之路么,你可曾想过,你现在所经历着的这一切的烦恼迷茫也曾是那些伟大的人们经历过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看一看习大大在我们这个年龄都在做些什么吧!说不定他也想着“最近脱发好严重,好想要增发剂啊”(开什么玩笑,习大大头发可比我浓密多了 )



逆境中不忘学习—“放羊背字典”

1969-1975年,青年的习近平与村民同吃同住,将青春岁月奉献给了陕北的黄土地。

他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青年们深深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并且利用点滴时间,读书自学不辍。在陕北当地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艰苦岁月:吃过生猪肉 味道真鲜美

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在陕西。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谈起文化大革命期间生吃猪肉的经历。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记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在学校住校,吃的也是很差的,晚上只能喝汤,叫做保证七分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到农村插队,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

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得煮了。这种穷日子我们都是经历过的。


深入基层,直面困难—办公厅是核心要害部门

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冒着酷暑到下党乡调研。

下党是宁德寿宁县的一个偏远贫困乡,当时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没有照明、没有财政收入、没有政府办公场所,条件极其艰苦恶劣。“这一天,坐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当时随行人员的日记,回忆了那次艰苦的调研。

此后,1989年7月26日和19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次来到下党,看望慰问当地群众,研究解决发展难题。

鸾峰桥长,下党情深。习近平的作风,深深感染了身边每一位同志。

1990年3月,习近平和宁德地县办公室的同志们谈心。“当时习书记讲,办公室工作的特点是‘重、苦、杂、难’,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面对当年的艰辛苦难

习总书记尚且不避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

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

更重要的学会如何积极面对

习大大也给我们青年寄予了期望

让我们看看习大大说了些什么吧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

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通过这篇推送我们只看到习总书记青葱岁月的其中一角原来不光是我们连习大大年轻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扰......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坦荡生活,笑对苦境

这就是我们青年人应该持有的精神品格

希望大家都能

笑面人生、快意江湖

校团宣杂志社出品❤

岑虹毅/责编

郑倩 呼日查/编辑

孙晓菲 黎静荷

 胡炎 赵雪晨/文案

杜承贤/修改



部分内容摘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习近平:插队时曾生吃猪肉 粮食危机不容重演》、CCTV央视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