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 签了!大模型将改变AI for Science!

AI for Science 百度 2023-07-20


531日下午,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带队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一同到访的有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副总裁杨兆明、副总裁璩静等。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等校方领导参加了会见。


李彦宏一行先是参观了上海交大校史馆,随后与校方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在座谈环节,李彦宏分享了参观感受,并就技术趋势、AI for Science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李彦宏表示,“好的大学确实开风气之先,很多最新的思想,最好的理念,以及最实用、最超前的技能都是从大学开始的。”他认为,今天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时点。因为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快速。尤其是过去半年,人类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已经看得比较清楚。大模型能够给计算机科学带来的颠覆性作用,在两三年前是无法想象。


李彦宏谈到了对IT技术的洞察。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IT技术栈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过去几十年的芯片、操作系统和应用三层,变成芯片、框架、模型和应用四层。以后的应用、软件,基本都会基于大模型来进行开发。而产业界的变化,意味着很多新机会,其中一个方向就是AI for Science。


什么是AI for Science?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能帮助人们去发现过去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掌握的东西。”2016年前后AlphaGo出现,是通过人类的经验和积累的数据,教会计算机某个单项技能。后来AlphaZero出现,机器跟机器下棋,能力比人类提升了一个层次。今天通用人工智能,通过大量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计算机学会了没有教过它的技能,但这些技能仍然是人类已经掌握的。而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是把人类的知识压缩给到计算机,通过新的技术,新的模型,继续训练人工智能,去发现过去人类未知的领域。


李彦宏表示,“希望能结合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和积累,赋能上海交大去做最前沿的研究,去突破人类过去没有突破过的极限,去发现过去从来无法想象的新知识、新技术。”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表示,当前科学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必须跟得上技术的进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丁奎岭说,AI for Science 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将对各个研究领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提出了“点击化学”概念,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把科学研究设计得简单。这个理念在化学、生物、制药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因此AI大众化将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丁奎岭同时表示,AI for Science 未来需要更多企业、高校共同参与、建设,希望交大与百度能深入合作,打造平台、集聚资源、汇聚人才、共面挑战,为全世界和全人类做出面向未来的新贡献。



其实,上海交大和百度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双方多次合作开展AI师资培训活动,交大多位学生获得百度奖学金,并且从2020年起,百度成为上海交大重要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座谈结束,百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技术基础、人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还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合作,探索相互开放的产学研平台新范式、推进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加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长期合作;共同联合申报并承担国家、地方的各类科研计划项目和重大科研专项。双方还将强化合作机制,探索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学者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杰出学术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



未来,百度与上海交大计划在AI for Science领域开展更多合作,以智能平台建设为起点,开展更多新技术、新模型的应用研究,让科研人员从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中释放出来,更高效地进行前沿创新领域的研究。


以下为李彦宏发言实录:


尊敬的丁奎岭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


特别高兴来到上海交大参加这个活动。刚才我也参观了校史馆,还是蛮有感触,非常受鼓舞,受激励。过去一百多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很多都跟上海交大非常相关。交大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早的大学之一。


我刚才在看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好的大学确实开风气之先,很多最新的思想,最好的理念,以及最实用的,最超前的技能都是从大学开始的。改革开放正式启航之前交大就派驻了代表团到国外去,是非常开放的,能够感受到最新的发展趋势。


今天这个时点,我觉得也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从事计算机科学,交大也是最早设立计算机科学的大学。我们这些年,从来没有感觉像今天这样,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是如此快速,真的是日新月异。尤其是过去半年,人类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现在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大模型能够给计算机科学带来的颠覆性作用,其实是包括我们这样的从业人员,在两三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


在我看来,IT产业过去这几十年,技术栈一直是分为三层,底层是芯片层;中间层是操作系统,在PC时代是Windows操作系统,移动时代是安卓和iOS,再往上就是软件层和应用层。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IT技术栈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从三层变成四层:底层依然是芯片层,但是芯片已经不是以CPU为主的芯片,而是以GPU芯片为主;上面叫框架层,现在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像国内就是百度飞桨,国际上主要就是TensorFlow和PyTorch。今天的大语言模型基本都是基于这些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做出来的,像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都是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做出来的。以后的应用,以后的软件,基本都会基于大模型来进行开发,这就跟过去应用和软件基于操作系统开发是非常不一样的。


产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意味着有很多新的机会产生。现在也有一个方向,就是AI for Science,怎么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的去做科学研究,去做科学发现。


今天我们讲AGI通用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具备了很多人的能力,是我们过去没有教过它的,这跟2016年前后阿尔法狗出现不一样。那时候是单项的,我们试图通过人类的经验或者积累的数据来教会计算机某个单项技能。今天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我们通过大量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把一些东西放进去之后会发现,没有教过它的技能,它也学会了。但是这些技能仍然是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


我自己理解,AI for Science是什么呢?人工智能能不能帮助人们去发现过去人们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掌握的东西,如果这一步能够迈出去的话,这个意义就非常大。其实某种意义上,当时AlphaGo是用人类棋手来训练人工智能来下棋,但后来到AlphaZero的时候,就变成机器跟机器下棋,它的能力比人类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今天AGI是人类的知识通过压缩给到计算机,我们通过新的这些技术,新的模型,继续去训练人工智能,能不能让它帮助我们,去发现过去人类还不知道的东西,能研究探索真正的领域,我自己想起来很兴奋。


今天跟上海交大能够在这方面有些合作,我充满期待。我们希望能够结合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和积累,赋能上海交大去做最前沿的研究,去突破人类过去没有突破过的极限,去发现过去从来无法想象的新知识、新技术,这是这次合作的重大意义。


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