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剧《长岛渔号情》首演 在燃情中传承非遗文化

赵秋丽 冯帆等 光明日报 2024-01-18
嘹亮的渔家号子、富有胶东风情的服装舞美、勇立潮头的“闯海”故事、真情流露的舞台表演……12月22日晚,由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与烟台市文化馆共同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长岛渔号情》首演,让现场观众在光影变幻和音符起伏中,体悟闯海精神的强大力量。
“海岛之子,向海而生,生于山海间,长在风浪里……”原创音乐剧《长岛渔号情》取材于长岛渔民的故事,一声声铿锵嘹亮的长岛渔号将观众带回到300年前的闯海时代。全剧包含“老大渔号起”“情绕海岛间”“闯海生死场”“凯旋归来时”四个篇章,塑造了船老大、少年母亲、少年、少女、船员们等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再现了几百年来长岛人民耕海牧渔、踏浪而歌的劳作场景。
“音乐剧从策划到首演历时一年多,创作团队多次深入长岛采风,对十余位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采访和记录,并收集大量与之相关的历史资料、民间故事和相关素材,通过艺术手段提炼升华,使剧情衔接更为紧凑。”音乐剧总导演、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周甜甜教授介绍,《长岛渔号情》的创排兼顾了互动感与体验感,让参演师生们在创作、创新、创造中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
“因为这次排演,我近距离了解了长岛渔号,并被这种战天斗海、不屈不挠的闯海精神深深感染,我们会化精神为力量,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剧中“少女”的饰演者、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21级学生刘铉在演出后很是激动。
长岛渔号起源于山东长岛,流传于黄渤海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海洋文化活态传承的民族艺术形式。号词粗犷豪放,形式一领众和,充分体现渔民团结一心、无畏坚定的气势,是特色海洋文化的具体表现,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该剧是烟台大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烟台校地融合项目《胶东音乐类非遗“两创”服务烟台文旅名城建设研究》的成果展示。近年来,烟台大学坚持传承胶东地区非遗文化与美育、思政教育结合,推动区域性非遗传承、保护和创造性转化的深度融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选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获批两个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基地,曾于2021年以非遗文化海阳大秧歌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与海阳市共同创作大型红色舞剧《地雷战》,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计划,荣获2023年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高珊、亓健生)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冯帆 通讯员高珊、亓健生
责编:邢妍妍
编辑:常莹 孙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乐剧《长岛渔号情》首演 在燃情中传承非遗文化

赵秋丽 冯帆等 光明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