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值3000亿成都新能源大厂,新招18637人,人均薪酬21万!

熊童子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这家大厂叫通威股份,总部在成都。
22年7月, 通威最高市值达3000亿元,是四川省市值最高的上市民营企业,今天市值是1750多亿。‍‍

1、收入情况。‍‍

22年,营收1424亿,21年是634亿,同比增长120%,利润同比增长217%!‍‍‍

又是炸裂般的倍数增长

“倍增”这个词一般都用爆发性行业,比如五六年前的互联网行业。

2、业务简介‍‍‍‍‍‍

按公司营收总额,通威股份是光伏行业第一名,隆基绿能是1289亿。‍‍‍‍‍‍

如果单算光伏收入,隆基是第一,因为通威还有310多亿的农牧业务收入。

通威两大业务简介如下:

简单的可以理解,通威是一个饲料起家,现在all in光伏的公司。

后面我们重点说光伏业务。

3、产品结构。‍‍‍‍

从收入来看产品结构。‍‍

跟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不一样,通威股份光伏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

看销往境外的光伏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比国内毛利率要高。

韩国、德国是通威股份主力销售区域。

3、员工情况。

22年,通威员工是4.1万人,21年3.2万,增加近9000人。‍‍‍‍‍

除了生产员工增加6000人,技术也增加2000人。‍‍‍‍‍

考虑到员工流失,通威公司披露一个22年招聘数据,新聘员工18637人

现有员工中,30岁以上占比51%。海外员工也有1100多人。

3、研发情况

22年,通威研发投入44亿,隆基投入是71亿,晶科能源投入是56亿。

细分研发人数,通威有3500多人,晶科能源是1900人,隆基绿能是4035人。‍‍‍‍‍

从研发成果来看,通威太阳能电池研发最高转换效率是26.18%,晶科能源是26.4%,隆基绿能是26.8%。

这是通威的研发基地布局。

3、人工成本。

最后说说人工成本。

通威没有直接披露研发人员平均薪酬。单独去算的话,同样存在晶科能源提到的“研发投入与研发费用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

以销售人员为例,22年通威销售人员总共3635人。

22年总销售费用是17亿,其中,销售费用有7.7亿属于员工薪酬,即销售人均薪酬是21.2万

如果把公司生产、销售、技术等所有人一起算人工成本,人均薪酬14万左右。

通威、晶科,隆基,这三家光伏公司,你看好谁?‍‍‍‍‍

相关文章
声学大厂歌尔股份,人均薪酬20万
光伏大厂隆基绿能,人均薪酬22万
电子大厂立讯精密,人均薪酬23万
制药大厂药明康德,人均薪酬21万
医疗器械大厂迈瑞,人均薪酬49万
屏幕大厂京东方,研发人均22万
芯片大厂中芯国际,研发人均45万
AI大厂科大讯飞,研发人均28万
安防大厂海康/大华,研发人均28万
电池大厂宁德时代,研发人均38万
新药大厂百济神州,研发人均54万
家电大厂海尔/美的,整体人均20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