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RA BOOKS 来自天上的星星

BonJour不熟 2023-08-18

感谢MAHIM Jana先生提供的音频和对我们研究的帮助

语音翻译:TARA在印地语中是“天上的星星”的意思‍‍‍‍‍‍‍‍



TARA BOOKS于1995年在印度钦奈成立,是一个由作家、艺术家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以手工书的制作闻名于世,这是一间具有成熟架构体系的独立出版机构。所有的手工书通过制作手工纸、丝网印刷、凸版印刷、手工装订而成。每本书限量印刷2-3000册,手工编号。工作室目前有20余名工匠在这里工作、生活,工作室为工匠及其家庭提供免费住房,并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这些书籍的作者许多都来自世界各地的贫民窟和偏远的社区,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和制作传统。

工匠们正在手工装订书籍

手工书制作视频


制版‍‍‍‍‍‍‍‍

1、Exposing the screens‍‍‍‍‍

2、Washing the exposure‍

3、Cutting the paper‍

4、Mixing the colours

印刷

5、Printing the pages

装帧‍‍
6、Compiling the books
7、Binding the book‍‍
8、Glueing the cover


以下介绍为TARA BOOKS的部分纯手工制作书籍,与工业印制书相比,手工书籍所能承载的选题内容、印制成本,以及流通性都会受限,但我们仍认为这部分耗时耗力的书籍是TARA出版的灵魂所在。因为除了提供完全不同于机器印刷的阅读体验和收藏性之外,这也是TARA与在地艺术家、手工艺劳动者以及本土文化生态相结合的重要输出部分。

本文中的书籍介绍,我们试图通过采访阅读者的方式呈现

受访者中包含高校老师、独立插画师、版画工作室主理人、绘本作者和算法工程师,感谢大家的温柔叙述与宝贵心得。


限量2000册
受访者:小莹
ROLLING HOUSE主理人

手工书籍是TARA BOOKS出版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但纵观他们的出版品,手工书籍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量丰富的选题都会由我们常⻅的机器印刷来流通,那什么样的书籍会让他们决定采用手工工艺来编辑制作呢,先举个例子:

《Little Girls are Wiser than Men》是以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故事为文本编辑的插图书。它按传统凸版工艺流程,由一台1965年生产的海德堡凸版印刷机进行纸面印刷,并手工装帧而成,我通过此书的部分附文来让大家了解Tara对选择手工制作的编辑角度之一:

这本书的插图先是蚀刻在麻胶版上成为印版,再使用凸版印刷机来印制。我们之所以选择这种制作方式,因为它呈现了麻胶版的工序,并唤起了托尔斯泰所在时代书籍的经典外观和阅读感受。书籍的故事和凸版印刷的故事是不能分开的。凸版印刷机的发明使得用金属铸造的单个字母组成文字变为可能,这比手工雕木版要快得多。因此,书籍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地被获得和阅读,这也创建了字体的组合以及标准化字体的工艺。然而,随着更有效的印刷方式的出现,如机器胶印,凸版印刷的使用也大规模随之减少......


限量2000册

受访者:Gina 

手作书作者

之前会对印度有一些刻板的印象,四面八方的迁移者来到这片南亚大陆,融合并开创着只属于印度独有的人文气息,五彩斑斓的文化和强烈的对立属性就像咖喱一样一言难尽。但在书展上看到的记录着书籍制作的照片,从一张张手工纸到一页页丝网印,既像一个宁静的匠人在锤炼作品,也像一个安详的老人在讲述故事,每一本书似乎都带着温度。
在展位前纠结了三天,最后选了一本《The circle of fate》,丝网的印刷方式决定了配色越多、精细度越高,成本越高,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物超所值的选择。
它用十页的内容讲述了婆罗门教关于生命轮回的故事。金翅大鹏鸟就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他在去往冈仁波齐拜访湿婆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鸟,美丽到令他神魂颠倒、难以置信。这时他看到同样去拜访湿婆的死神满面忧愁地走在路上,死神也看到了这只美丽的小鸟,却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金翅大鹏鸟心里一惊:“被死神这样凝视?难道这只美丽的小鸟死期将至?!”他的心里顿时掀起惊涛骇浪,这么美的小鸟怎么能就这样香消玉殒!但我又能违抗死神的旨意么?
即便是金翅大鹏鸟,也会饱受情感和理智的煎熬,但即便是金翅大鹏鸟,也会像你我一样,任性地做出遵循内心的选择——他带着那只美丽的小鸟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把它藏在密林里,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直到他确认一定不会再有人能找到它,他才放心地离去。
回到冈仁波齐的大鹏鸟遇到了述职返回的死神,他故作若无其事地问:“你刚才看到一只小鸟怎么那么惊奇!”死神若有所思地回答:“因为它应该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很深很深的密林里,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被一条蛇吃掉而获得重生......我很纳闷儿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它?” 

这本书似乎并没有告诉我到底什么是命运、什么是轮回。但那一刻,我仿佛什么都懂了,又似乎什么都讲不出来......语言和文字忽然苍白起来。我在那一刻释怀了,遇见谁、走到哪里、经历什么......都是该遇见的、该去的、该经历的。不用纠结、不用挣扎也不用懊悔,这短短的一生,我们大可以勇敢一点。


受访者:疙瘩Garden

 独立插画师

每次去书展都会带回来一些很珍贵的书,这本书是已经是又一次复购的TARA的书了,每次翻阅Tara的书都能深深感受到TARA做书的工匠精神。

书名《LUCKY/HAPPYHANS》,改编自格林童话,讲述的一个叫Hans的人收到了自己工作7年的报酬即一袋金子后想回家看望母亲的旅途故事。

Hans用手里的一袋金子先是换了马,这样他就不用托笨重的金子了,接着又用马换了生,牛换了猪……最后换了一块磨刀石,石头还不慎掉了水中,但还是如愿回到了家见到母亲。在外人看来Hans就是一个大傻瓜,可是他自己却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每次遇到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且最后还见到了想见的母亲。(原文故事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格林童话的汉斯的故事)

Tara的书装帧都非常讲究,这一本书封面的彩光用了烫金,书本是采用风琴页的方式。正反两面都有内容。A正面:讲述的是传统的Hans的故事,背景多为黑白灰暗色调,人物和角色是很鲜艳华丽的色彩作为反差;B反面:反面同样讲述的是Hans的故事,不过是结合了游戏关卡的形式,每一关都有“按钮”显示“升级”“错过”等字样,好像每一次都有选择,但又好像什么都选不了…最后 Hans选择了扔掉游戏机,回到了妈妈身边。

反面配合游戏闯关的调性,整体色彩非常浓艳,和正面形成了对比,有趣的是最后Hans回到妈妈身边的那一页,色彩又回到了比较温柔平和的调调,似乎在与正面的版本呼应。这是一个很哲学的故事,到底Hans是傻瓜?还是追向幸运幸福的人呢?



限量3000册

受访者:小莹

ROLLING HOUSE主理人

这本书的艺术家Bhajju ,来自印度中部的Gond,这是一个在印度极具艺术创思特点的村庄,但Bhajju的表达重点显然不只停留在图式,他收集了当地的神话信仰,用十个连续意象绘制出每个神话的来源构成此书。他描述:

“故事从开篇的蛋形画面中展开,动物、人类和植物就在这个蛋形世界里相连。在我们的土著信仰中,一切都在相互关联着。……土著农民是如何感知季节的呢?比如有一种叫做Battar的昆虫,它会从地里爬出并高飞,又忽然掉落回地面,它的翅膀随之开始脱落,失去了力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便意识到该播种和耕地了。而雨季、旱季、严冬,季节总在循环往复,我就画了圆形来表达这种规律。”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略带生猛的丝网版印制过程,设备粗陋但画面犀利,之后发现这位作者Bhajju,他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画面,在TARA出版了多本手工书籍,而在Gond村庄的经历和感受是他更有意思的部分。

如果是因为TARA BOOKS特有的印度图式吸引了买书人,这样的审美持久性并不牢靠,《Creation》的出版人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种叙事结构,这样才能忠实于艺术家的图像语言。同时也赋予故事一种连贯性,这将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土著文化被边缘化的情况下,它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异国情调和迷人的东西。

这也是出版行为首要认同,也最实施困难的部分。

(内容来自:由受访者翻译编辑与艺术家访谈视频)



限量2000册

受访人:GEN

算法工程师

TARA BOOKS的书真的太美了,摸上去感觉也无比踏实,制作留下的痕迹让这些书显得无比真诚。最喜欢《The Deep》纸张颜色一页比一页深,厚度也越来越厚,来呼应书籍所表达的内容,太用心了!

故事本身是讲兄弟俩想念家乡,所以放弃了城市生活,最终来到了日本的一个村庄捕鱼为生的故事。书的结尾说: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大海和捕鱼有了些许了解,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加知道了大海的庞大神秘。就仿佛人生,世世代代的人都在寻找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最终也都没有绝对的答案。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地方有点打动我,就是兄弟俩感觉日本的这个地方和家乡很像。是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就意味没有绝对的孤独也没有绝对的失去,这起码是个很好宽慰。



限量3000册

受访者:小良

绘本作者

书展最后才逛到TARA的展位,却立刻被一种“魔力”吸引。这是我第一次接触Tara出版社,惊呼:还可以这样做书? 跳过独特的装帧、精美的插图不说,这些艺术家、书匠对书籍本身的尊重,让人由衷的感佩。

一本接一本翻看,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宗教的信仰等等都一纸一片的印入书中,在他们的手中,每一本书都是有生命的。我看过很多艺术画册、绘本,却很少见到这么力量的作品,想着自己在“快”节奏中 “赶”完一本又一本的书稿,顿觉手足无措,汗颜无地。

《In the Land of Punctuation》是我很喜欢的一本,故事来自德国诗人Christian Morgenstern 在1905年出版的诗集《在标点符号之地》。画家Rathna Ramanathan巧妙的将符号元素、色彩构成构成了这本作品,书中既有大块的色彩造成对视觉的强烈冲击,又有精简的设计语言表现时间空间的递进。正面描写战争的一页,很多红色的“逗号” 汇成的血色的河流,看的人心头发麻。虽然书的最后,幸存的人们回到了家园……但是全书也直指问题的核心:为什么要有战争,为谁而战,为何而死!

这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希望我们在和平的世界里互相帮助、彼此相爱地生活。

珍惜和平,祈愿和平!


受访者:竹
高校老师

无论去哪旅游,我都习惯去当地各种书店转转,17年在曼谷Open House意外看到一本手工书《The Cloth Of The Mother Goddess》。我请店员打开,在翻开的一瞬间惊叹于它的形式感与质地。这本限量布艺书是用木板刻印在布艺上的纯手工书,仅有红黑两色。跟中国民间木版画整版雕刻不一样,它是由一个个印版拼出的整幅画面,所以难度也会成倍的增加。书籍的装帧设计我联想到中国的屏风,它装在一个有磁铁封口的手工棉麻袋里,袋子里装了一系列可折叠的作品。回去查阅资料后才了解了这家来自印度南部的出版社,也正是这本书让我从此开始收集更多的手工书。

我把这本特别的书介绍给了我的学生,并且设计出一些与此相关的课题与学生进行研究。他们很喜欢这本书,也会不停的翻看研究,我也很乐意与他们分享我所了解Tara的一切。我想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让人担忧。记得视频最后工匠Jagdish Chitara做书时眼中闪动着的光,那份真挚给了我力量。


受访者:花花
不熟藝術書店‍‍‍‍‍‍
这本书有两个的主题:无处不在的塑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创造的缓慢,无论是一棵树还是刺绣。
法国艺术家Beaulieu从她的祖母那里学到了刺绣的工艺,这一技艺在其家族中代代相传。当艺术家某次意识到塑料袋对人类环境的破坏时,她开始在丢弃的塑料袋上进行刺绣,而这些被刺绣在塑料上的植物,也正是一些因环境污染受到威胁的植物,这种强烈的对比似乎还有些讽刺。同时这本书是手工各工艺协作的结果:刺绣,裁剪,丝网印刷和装订,每本书的封面都是手工制作,书籍会精心包装在一个棉质帆布袋里,帆布袋的两面一边是刺绣好的,另一边书籍里会提供刺绣教程,供读者自行刺绣。
这些实验性的塑料袋刺绣显示了本书的创作过程与起点。作者Beaulieu带着她一直在做的一个项目来到钦奈——她在一个塑料袋上绣了一株常春藤植物。这个想法是她一年前在布基纳法索萌生的,当时她开车经过一片被塑料袋塞满的田野。当她向Gita展示这件作品时,图书编辑Gita说,“让我们做一本书吧,以你的刺绣塑料为特色。”虽然Beaulieu还有其他几块绣有植物的塑料片,但这些还不够写一整本书,所以她决定做更多。在与Gita和编辑总监 V. Geetha 交谈后,他们决定尚未完成的刺绣将突出显示可能受到威胁的印度植物物种。

(内容来自:由受访者翻译)


限量3000册

受访者:花花
不熟藝術書店
《树木的夜生活》是一本精美的丝网印刷艺术书,讲述印度中部贡德部落的树木知识。树木是贡德部落想象力的核心:除了围绕它们的故事之外,树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重要。冈德人相信树木在白天很忙,为人类和动物提供阴凉和食物。只有在夜间,他们真正的精神才会出现。一棵树有助于锚定叙事,连接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过去和现在、艺术和生活……好像每一棵树都包含着许多东西。
如果是因为TARA BOOKS特有的印度图式吸引了买书人,这样的审美持久性并不牢靠,TARA BOOKS某一本书的出版人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创造一种叙事结构,这样才能忠实于艺术家的图像语言。同时也赋予故事一种连贯性,这将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土著文化被边缘化的情况下,它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异国情调和迷人的东西。
这也是出版行为首要认同,也最实施困难的部分。

(内容来自:由受访者翻译)





TARA BOOKS单幅丝网印刷作品‍‍‍‍‍‍‍

TARA BOOKS会把手工丝网的书籍每本挑选4-6张图案做成套装的丝网印刷作品,以方便大家作为装饰品来选购。‍‍‍‍

···




TARA BOOKS周边

除了正式出版的书籍之外,在TARA的印刷车间也有很多测试打印和错版的丝网废角料,利用这些废角料,通过手工裁剪,成为口袋笔记本、手提袋、贺卡等周边进行售卖。这些产品不光为艺术家提供了额外的收入,同时也贴补了车间的工匠。

···


TARA BOOKS成立至今28年

共计出版96本书籍‍‍‍‍‍‍‍‍

不熟受TARA之托,作为国内唯一独家代理经营方

书籍采买与合作请添加微信:17839229205

获取全部书单





TIPS:

🥁八月即将开业的不熟藝術書店-杭州店,我们向大家热情介绍TARA BOOKS的开幕展览,敬请期待!‍‍‍‍‍‍‍‍‍‍‍‍‍‍‍‍‍‍‍‍‍‍‍‍‍‍‍‍‍‍‍

🥁不熟藝術書店-杭州店现已开启店员招聘工作,有意向的小伙伴欢迎投递,邮箱1975695621@qq.com




不熟

「不熟」品牌创立于2011年。我们持续致力于跨国界艺术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塑造全球视野的文化艺术生态圈,专注于建立艺术与商业、社会三方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竭力成为最受新生代喜爱的文化艺术品牌和理想实验场。


微博:BonJour不熟

小红书:BonJour不熟

Instagram:Bonjourbushu‍‍

书展邮箱:Bonjourbushu@163.com‍‍‍‍

媒体合作:mediabonjourbushu@163.com‍‍

书店合作:1783922920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