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ABF 2021 深圳站 | A MA ZINE

不熟 BonJour不熟 2022-09-05



-  -  - — - — -


BABF 不熟艺术书展 · 深圳站 
Bonjour Art Book Fair · Shenzhen

时间:2021年11月26-28日 
地点:G&G创意社区

-  -  - — - — -


 Freezine®“自由之誌”  
奖项设立  



不熟自2021推出【Freezine®“自由之誌”】奖项。


zine是自由的,它消解了书的厚重,它的魅力来自于创作本身的自由、材料的丰富、工艺的多样。Freezine®提倡“自由阅读、阅读自由”,是为鼓励更多zinester以zine的形式表达自我,激发创作的热情、展示创作的多元性而设立的奖项。



----Rules are NO rules----



-----参与条件-----

所有报名成功的参展商需全部参与该奖项的评选,每家需提供一本原创zine作品,用于在现场进行展示和评选(用于评选的zine不再退回)。

-----奖金设置-----

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1000元。

-----评选规则-----

书展期间,不熟共向观众发放5000张投票券,进场的前2500位观众,每人分发两张投票券,拥有为自己喜爱的zine投票的权利。

展览结束后主办方将统计得票最高的前三名作品,给作者颁发奖杯与“free fee”。这些获奖的zine会在之后的不熟艺术书展与大家见面,我们也将带着这批不断扩大的Freezine®队伍去更多的城市进行“自由之誌”巡展。



对于一本书来说,ZINES更像是他的前半生,是未成形的幼体,是思想的萌芽。

我们不知道ZINES未来会成长为一本什么样的书,但至少最初它是一本小,充满生机和想象。

——不熟艺术书展出品人 臧恩千



 SELECTED PROJECTS 
参展作品预告

-第七届Freezine®设计大奖赛全部参赛作品将在现场展示,把握手中的投票券为你喜爱的作品投票-



《来自未来的信》

褚阳

iehooART野鹤艺术 A04

在时间的隧道中任意穿梭,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作品通过二十二世纪的未来人给当下社会不同人群写的信,来告诉现在的人们未来世界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现实,尽可能揭露未来更多的秘密,也激发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希望通过这样一些信息来告诉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珍惜当下,未来并不如想象的美好,也许我们正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至于这个未来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时间旅行者,也许只有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湛世全的书法与创作》

湛在地球

湛在地球 A09

人生古稀,是以回顾。

此书,乃特为家父:湛世全先生,所设计的一本创作合辑。

《湛世全的书法与创作》分为“世全书”及“世全超世”两部分。其中,“世全书”为作者历年来所创作的一些自精选之书法作品,“世全超世”为书作杂文及非正式绘画的小品合集。

创作人总是自恋及妄想作品,能传世、永恒的,超越、突破时空。同时,作者及平面设计者又从另一维度,体察到了人间作品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结合了作者名字中的“世全”部分,加以发散思维,并演绎出疑似超市宣传型录的再设计。调侃了世事无法完美及成全的实像,设想令读者享受阅读的小意外趣味及过程。

全书正文部分,以当下平凡而普通的铜版纸印刷。作者及平面设计师,按照自有的兴趣及各种封面用纸,任性手工装订而成。所以并不能达到全工业化制作的完美,却呈现了一种真诚。



《玩美术馆宝典》

广东时代美术馆

广东时代美术馆 A11

得十式神功,行快意江湖。

今期为各位观众朋友带来的是这款——由华南巨头广东时代美术馆和漫画家Dick NG双璧合一,四手联弹带来的全新杰作《玩美术馆宝典》。宝典在手,江湖我有。这次我们抛开禁忌,注力解锁美术馆的隐藏次元,诚邀各路神仙大显神通,各施其招,齐齐造艺,闯荡艺术武林新时代!



《游园地》

搅搅咦咦

搅搅咦咦 A27

在日本留学的几年里,我发现小朋友们对艺术的理解度很高,有时候比大人们还要好。小朋友们在展览厅里看展时通常不看旁边的「解释牌」,但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解析作品。我觉得这才是艺术最应该被看到的样子,不需要解释,没有「它来自于多少年,是什么背景下创作的作品」,而是来源于你看到它时你的感受,一种超越时空,把创作人与观赏者联系到一起的感受。



《二十四节气与花》

是季文化X小花植木

是季文化X小花植木 A28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通过对节气知识的挖掘,发现二十四节气中,都有专属的花。这本zine的设计通过中西合璧的重构手法,将花与景融合西方的作画手法,经由插画表现,从日用陈设入手,从风景入手。用现代平面与色彩构成绘制节气之花,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不仅探索freezine的无限可能,也诉说着花儿之态,节气之美。



《graphics》

if

if B02

GRAPHICS 是作者IF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图像插画集。全篇采用统一的黑白线条、圆形方形多边形、网点装饰填充等限制性规则进行创作,诞生了一幅幅具备秩序感的同时又能跳脱数字矢量绘画般机械感的数字工笔画作。



《废片集》

Tanyan淡盐

Tanyan淡盐 B04

一本日常碎片影像集。

收录了我近几年拍摄的一些图像。这些照片大多是失焦、过曝、模糊的,甚至乏味无意义,但它们真切地记录了我在那一瞬间对周遭事物的观察。



《Fun to Meet You 》

Another bookshop

Another bookshop B07

「 Fun to Meet You 」是一本互动插画故事Zine,构思的初衷是温顺熊在2022年发生的故事。    ——“ 结束了一年辛苦工作的温顺,决定在除夕夜回到熊镇,可是菲丝并没有同行。多年的情感会哪个时刻结果?还是,遗憾离场?”

其附带12张线稿配图卡,请大家拿起彩笔为这个故事填上属于自己的颜色。 

希望大家喜欢 ♡ 

We Make A Reading Life  : ))



《蒸汽街第11作插画集》

蒸汽街STEAM STREET

蒸汽街STEAM STREET B08

《蒸汽街第11作插画集》是蒸汽街于2020年夏天发表的作品,共收录了12张插画,以打字机作为主题,由插画家HAIM用针管笔精心手绘而成。蒸汽街系列:关于旅行、音乐、回忆。



《美国连环画百科不全书》

美国连环画

美国连环画 B12

《美国连环画百科不全书》:

是一本不完全介绍《美国连环画/A Comic Book of America》系列插画作品是怎么一回事的书。

该系列作品画了我2013-2018年期间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跨文化冒险故事。

你所看到的这本是第三版,在地球上共印刷100本。

有关艺术家更多作品请登录网站:www.jiangjiaxin.org



《Sketch Diary 2021(速写日记)》

Choco Zhou

 

Choco Zhou B13

这是我的第二本个人速写日记。

其中以纸面速写为主,也有关于手绘的尝试,探索,或者是照片。

这本zine记录了过去这一段时间生活在深圳的感受和生活琐碎,一些忘掉了会觉得可惜的东西。希望分享给喜欢手绘的盆友们。



《好热好热,我们来去呷冷饮吧!》

大爱JUNE

大爱JUNE B14

大爱JUNE出生于潮湿的南方县城,生活在这里已经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了,似乎又忘记了自己生活在这里,于是拾起一点点生活的元素,在市井的堆积中,渐渐找回日常的模样。

呷冷饮zine——

以个人口吻化及回忆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老家云霄县城夏天所吃到的一些冷饮小点。

南方的夏天总是如此之漫长,于是想用一本zine的形式来营造自己对夏天的感觉:

手工裁剪的幼稚冰棍外壳;书本透明封面的汗渍;轻松歪扭的字体与小画。

创作方式:铅笔稿、丙烯颜料、水粉颜料、ps后期调整

纸张工艺:特种绵纸、蚕丝纸、pee透明纸、骑马钉装订、凹版印刷、手工裁剪。



《日常》

两格的实验室

两格的实验室 B21

《日常》是一本原创立体书,由“你”跟着主角云朵去体会他的日常,从一开始的受邀坐飞机去云朵居住的岛上。体验云朵的一天,一起去森林看光影,去海边钓鱼,还能认识云朵的两个朋友,一个胆小的复古游戏机,一个脾气很爆的爆米花(没错这是一个冷笑话)。书里还藏里一些彩蛋等着去旅行的“你”去慢慢发掘。



《无趣的日常》

无趣的脑垂体

无趣的脑垂体 B27

日常虽平淡无趣,但只要用心去感受,总能从中体会到一些趣味跟快乐。给这本Zine取名为《无趣的日常》,里面记录了短发弗兰克的无聊生活,内容由五则小故事组成,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呈现。特意做成了巴掌大小的豆本尺寸,增加了翻阅的趣味性。


《月亮种植秘籍》
一朵苗Aura

一朵苗Aura B29

画诗集《月亮种植秘籍》包含手绘插画和诗的创作碎片一共22p,作品的主题设定是“月亮种植研究所”,寓意先捕捉那些由月亮代表的美好事物,再去种植它,繁衍出更多美好事物。种月亮是一个虚构的概念,我把它设定为一本被不经意发现的秘籍,画册里所有的画和诗都是一张张收集而来的碎片,每一张都是对于月亮和俗世的特别诠释。—— 一朵苗Aura



《第二个夜晚》

菠萝切切

菠萝肉POLORY B31

“焦虑像是一块被摁在水底的泡沫板。”在无数个被焦虑包围的夜晚,这一晚雨格外的大,心也很沉。但早晨总会到来,焦虑也会慢慢减半。焦虑不会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同理,阳光也是。



《我》

卤水肉

菠萝肉POLORY B31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无法回避的痛苦。在这个系列里,我尝试去找到我身上的它们,从另一种角度来描绘,这是一次我和我的小小痛苦的和解。



《dream city》

李伊依不依

李伊依不依 B39

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厌倦了他所生活的城市,突然有一天,他决定去冒险的故事,最后在冒险中遇到了一些新奇的事物。这个故事表达了人类在自身生存环境中由于时间的流逝而对周围环境的冷漠和无意识,忽视了当下现实世界的美好,并盲目向往外面的天地。我们的下意识从别人的言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似乎可以在别人所说的美丽中实现所谓的成功。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经常失去的是已经拥有的美好。通过这个故事,希望引起读者对身边生存和生态环境的关注。



《日常碎片》

寸金-Rich

寸金-Rich B47

这个系列的创作始于去年疫情严重必须居家办公的时候。我用插画的形式重拾了此前在关西旅行的记忆,想要替代性地满足外出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也开始记录在北京生活的一些片段。对我来说,带着记录的心情去捕捉那些微末的日常,并以此留下记忆的凭证已然成为习惯。



《京都钱汤泡澡手册》

Haku ukō

Haku ukō B49

这本zine描绘了Haku在日本京都留学时的泡澡日常。钱汤,也就是日本的澡堂,在家家户户都拥有淋浴的今天,还会有保留着昭和时期习惯的老爷爷老奶奶去光顾,鲜见日本年轻人。这个用一张纸折叠成的小豆本,描绘了从交钱,脱衣,洗澡,到泡汤,穿衣,喝牛奶的整个过程。如果你喜欢充满童趣又复古气息浓厚的体验,那你一定会喜欢这个小故事。zine已出材料包,附说明书,自己也可以制作啦。



《Everything about I love You》

Haku ukō

Haku ukō B49

这本zine是由很多个对于爱的可爱比喻组成的。像小狗爱屎粑粑那么爱你,像爱刚洗好的衣服味道那么爱你,像你爱我那么爱你…读完它你可以收获很多好笑又幼稚的爱~已有材料包,附说明书,可以制作送给你喜欢的人啦!



《side EFFECT》

山浮士多 scheinflut

山浮士多 scheinflut B52

《side EFFECT》来源于对严肃阅读重要性的思考。

 人们被社交媒体与商业广告裹挟与蒙蔽,日复一日不知不觉慢性中毒:陈词滥调大行其道;可疑观念甚嚣尘上;理性缺位;偏见横行;线上线下暴戾遍布。

我们观察,只看到表面;我们思考,总带着偏见。《side EFFECT》想表达的是严肃阅读能够增强我们面对自我与他者的偏见时的免疫力。在严肃阅读中我们才能保持清醒与怀疑;才能审视与梳理自身偏见的来源与脉络;才能习得理性客观中立的思维方式;才能摘下有色眼镜看见自己与世界的本来面目。这种自省式的阅读是解毒剂,赋予人们智慧与勇气从种种刻板印象的桎梏里挣脱开去,从“猜你喜欢”与“引你焦虑”的催眠中清醒过来。

《side EFFECT》舍弃了大多数书册常规的装订成型,以长条幅与小字体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营造仔细且审慎的阅读感。无论是硕大词组挤作一团的《辞条》,还是字如蝇头的《说明书》,阅读体验都跟友好无关,更与迎合与增强人们偏见的“爽文”割席。良药苦口,正如严肃阅读中对自我与他者的审视与怀疑从来不会轻松+愉快。



《2/4 1 片刻   2/4 1 Moments》

Friszi Jin

Plants & Elements B55

作为Plants & Elements的Vol.1 “自谈”系列中的首本实体出版物,“2/4 1 片刻”以zine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化身绿人儿的“我”在疫情后平凡的一天中的生活片刻。创作者Friszi以一种浪漫、略带荒诞的角度放大每个自我的片刻,并试图在黑暗中寻找趣味与快乐。

Created by Friszi Jin, “2/4 1 Moments” is a poetic yet absurd interpretation of a daily routine of an individual, in the form of a green guy, under the covid pandemic.



《信息暗面》

Inky Pixel Press脏像素

Inky Pixel Press脏像素 B56

社交媒体对于其自身的定义是乌托邦式的公共领域,但实际上科技公司掌握着信息垄断的权力。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时,就进入到了由算法分配信息的被动状态。脏信息在用户主页上的蔓延强调了乌托邦式的公共领域并不存在。我们是否已经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变得麻木。



《长耳兔和小宇》

郑桐宇

长耳兔和小宇 B62

在美术馆里,展览了一幅郁郁葱葱的画,我瞧见画中一只兔子摆着走起的姿势,于是我也模仿起来,他来到了我身边,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相遇。

我们交谈甚欢,得知他叫长耳兔,过去的我形影单只,形形色色的人如风一样绕过我的灵魂。长耳兔的到来,让我的生活缤纷起来,他给予我陪伴。

我们一起走走停停,走过大街小巷,停在我们的笑声中,琴声中,熙熙攘攘的交谈声中,我们一起做着再日常不过的事,却不平常。

“为什么你常伴我左右?”

“因为我不想你总是孤身一人。”

于是我期望,每个人身边都有只属于自己的长耳兔。



《INTERFERENCE》

SITU STUDIO

SITU STUDIO B68

“INTERFERENCE”是一本并不严肃的小型指南,从五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在这个项目中,我试图将复杂的理论文本、图表形式连接到我自己制作的创新视觉语言中。半抽象的说明形式、组装量子实验的指导和科幻视觉材料——所有这些都凝聚成一个统一体。我希望这个指南能与科幻爱好者产生一些共鸣。



《疼痛体验》

林雨程

林雨程 B71

灵感来源于一次生病。图上的红发小女孩是以我自己为原型来创作的。

在高烧的折磨下辗转反侧间对日常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疼痛体验产生了具象的画面,便拿起画笔记录了下来。

因为从小是在“打压式教育”的环境下成长的。习惯性的自卑没有信心也没有勇气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经常会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习惯性地去迎合他人,所以逐渐开始迷失自己。

疼痛的原因多是来源于别人的恶评

那些刺耳的话也像钉子一样穿过耳朵,刺穿心脏。

但是我更想向大家传达的是

“勇敢做自己,不要被所谓的评价所束缚。”

“那些刺痛你的终究会柔软地拥抱你。”

“我们没发去改变别人,但是可以去努力拯救自己。

希望我的画面可以与大家产生共鸣。



《夏日记忆》

鹿比RubyChen

鹿比RubyChen B72

这本ZINE是我画的关于夏天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碎片记忆。夏天是什么?也许是星空和粉红色的云,是冰淇淋和游泳池,是午后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是卧室的窗帘和柠檬茶……希望在这本小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每翻一页都向上转动一次,像流转的记忆碎片一样,在指尖翻转的过程中体会到如同电影场景切换的感受。翻到最后完全展开背面,还可以拼合成一副大的画和一首关于夏天的诗歌。



《Beloved——A zine for people who lost loved ones》

鹿比RubyChen

鹿比RubyChen B72

这本zine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关于爱和告别的故事,去年疫情期间得知家里养了十年的小狗突然离开,而我却无法见到它最后一面,这件事让我很久不能释怀。我想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经历失去挚爱的时刻,而使人痛苦的不仅仅是失去,更多的却是无法好好告别的遗憾。当我画完这些画,说出了那句“I MISS YOU”,心中的遗憾也终于释怀了。zine的封面是一个沙漏,代表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很多东西都被一起带走了,只有爱的记忆会永远留下。背面完全展开是一张海报,扔出去的纸飞机飞向星空也蕴含着对失去挚爱的释然。



《我的气泡大象飞走了》

史珂

猫古丽原创文化工作室 B74

讲述小女孩在梦境中遇到气泡大象奇妙旅程的故事,气泡大象的魔法鼻子陪伴小女孩度过一段温暖时光,因为意外来临,小女孩失去了大象的陪伴,后来在玫瑰花制造的幻境下,小女孩照顾了变小了的气泡大象,在过程中,小女孩懂得了爱是给予。在我心里,这朵玫瑰花就是《小王子》里那朵玫瑰花的化身。



《Girls you look juicy today!》

fun你

fun你 B75

「fun你笔下的女孩」

支持该系列持续更新的概念导向是:

造物主创造的人类本身就是奇迹

作为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伟大生物-女性

她们本身已是艺术

每个肉体和她们正处于的每个年龄段

任何时间、地点、对象都会呈现不同都状态 

对于女性的审美不应过多苛责

我们希望,随着社会地位越来越平等,女性能有更多的机会发声

我们希望,能像男人一样畅快自然的谈论“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她们的确有多种多样的美

不论年龄,不论高矮胖瘦,不论肤色

只要是自信的,健康的

那就是值得歌颂的美好

与此同时,本系列作品具有

作者以女生角度表达当代女性自我内在的发展观、

两性关系世界观、审美取向记录的意义

我们都一定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维纳斯



《给春天的一首诗》

猫仔

猫森社 B79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充满了生命力和张力的季节,我想把春天装进这本小册子,陪着我们走过一年四季,偶尔翻翻:是的,是春天的颜色,这是生命的色彩!



《Mirror Sketch---feeling diary情绪体察年册》

YG0.0083被记住涂抹与影像

YG0.0083被记住涂抹与影像 B80

我平时喜欢画速写,经常下笔的时候没有模特,就是跟着自己画画时候的情绪去画。所以经常发现自己画出来的人物的神情是可以表达我当时画画那一刻的情绪的。我是个细致敏感的人,发画出来情绪后,我就能更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画人物速写是和自己对谈的一种方法。于是我就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速写作品做了编辑,并做成了这本ZINE,启发看到的人也可以去通过做日记的方式去体察自己的情绪,做一个一年期的体察。

对自己的情绪投注关注,感受它,描述它,理解它,接受它,直到它渐渐趋于平静。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情绪的关怀,更多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度关怀,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终究是孤独的灵魂,得到来自自我的温暖抚慰。

 ZINE的结构:ZINE+使用说明书+情绪贴纸。



《rabby&janni》

Rabby&janni

Rabby&janni B81

rabby&janni 是作者描写生活的点滴和创作出来的角色,rabby是一只素人的兔子,他代表nobody,无性别的素人,在花花世界里面,他显得被孤立的文艺呆子,但是有一天他遇到一只小鸡叫janni。但实际上janni是不存在的,是代表作者一种信仰。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朋友,但是我们是特立独行的 ,如果我们需要把精神内核寄生在绘画 音乐,和其他事情,我们是既需要陪伴但不依赖陪伴,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需要找到活着的意义,任何人都是存在有意义的,是nobody也是独一无二。陪伴是贯穿人生的生死,也是活着的意义。



《BUBBLE BOY》

茶鱼君

茶鱼君 B84

Bubble Boy 是一个系列故事书籍, 描述了在气泡膜这种无机物内部中生长出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其起源于我对一张气泡膜的幻想. 在故事中, 作为单独的个体,他在这个密闭的空间是什么样的状态,亦或者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通过Zines的形式讲述了关于小男孩的臆想及他的一切。



《“罩”常生活》

石磊

水石影像工作室 B88

经过了疫情早期的慌乱,人们渐趋从容,生产生活逐步回到了正轨。西湖边,随处可见衣袂飘飘的少女、嬉笑打闹的情侣、开心出游的一家人、休闲之余不忘工作的商务人士……阳光下,生活仍是热火朝天而充满希望的。



《不入流,》

不入流_朱淼淼

不入流_朱淼淼 B89

“不入流”可能是创作以来最像书的小册子了。它明天会在上阳台举行的“夏日市集”里出现。

故事由3个小节组成,分别是:左右,男孩女孩和996。不入流和非主流不太一样,他们没有强调个性化,不追求标新立异,甚至会努力想伪装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故事里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黑白的,没有上色的,它不需要画画的人去定义。 

在这跌跌撞撞地成长过程中,不入流总是显得格格不入,而这种不入流并不是刻意的,有时候,它可能是与身俱来的。就像画这些故事一样,无所谓章法,无所谓用左手还是右手画,无所谓画得好坏,甚至会留白来给大家加入自己的故事。

这次的故事被手撕的硫酸纸包裹着,一个个小孔被五彩的毫无规则的绳子缝起来;书的最后用刻章来留下烙印。这张半透的白纸好比这类人群,因为不入流,他们千仓百孔,尽管伤口会慢慢被缝合,但留下的痕迹,永远还会在。这种印记,无所谓好坏,有时候甚至觉得有些华丽。画这个故事只是想让大家看看。



《baby! baby!》

不入流_耒王peco

不入流_耒王peco B90

baby! baby! 是一本照片和圆珠笔小涂鸦的合集。我居住在布鲁克林八大道附近时,发现那附近几条大道,有很多荒废了的摇摇车,他们造型复古,充满着以前的味道,我很喜欢,每次看到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回忆和童年的感觉,所以把他们都拍了下来。那段时间我陆陆续续去了好几个地方打零工,早茶店,包子店,奶茶店,蛋糕店,创作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每次坐地铁出门都需要1个多小时,因此在地铁上画了很多很多圆珠笔画。这本书里除了照片和小画,还有一些图案,都来自那段时间我买的二手衣服们,回想起和朋友一起去逛超便宜的工厂一样的二手店真的好好好好玩呀。啊,这样来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像那段时光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个小书也变得和摇摇车一样充满着怀旧的气息,让我着迷。对了,书的中间还有一页空白的五线谱页面,是希望大家可以填上自己的故事和旋律!



《木城异想世界》

木城异想国

木城异想国 B91

《木城异想世界》收录了去年因疫情宅家画画而开启的「365日绘计划」的全部作品。一年的时间里每天画画,在木城的笔下每一张都是对生活感悟的情感表达。“我并不喜欢跑步,然而生活就像无法停止的奔跑,让我泪流满面。”这是书中一张插画的文案。对于每天都在思考奔跑的意义是什么的人来说,答案是因人而异的。而对我而言,每天画画的意义,可能就跟每天吃饭睡觉说话散步一样,是我存在这世界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日画画的题材选择来自所有我的双眼看到的、我身边发生的、甚至我梦里看到的。我生气、我开心、我哭了、我抱怨、我茫然、我悲伤,这些都可以是我创作时某一个延伸的触角。我捕捉到它们,我把它们画下来,如果你看到了它们,也恰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们,那么在这世界上,两颗心的距离,会为此拉近一些,照亮彼此。



《Skin》

自愈商店 Ziyu Store

自愈商店 Ziyu Store B93

精神健康是我们主流文化常忽视的一个话题,有些人认为那些善感消极的人是“矫情”“脆弱”的表现,甚至认为这些情绪是都是虚假不存在的。Skin(皮肤,皮囊)作为整本内容的一个概述,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起保护功能,没有它的保护我们都是脆弱易损的。这里的Skin是或许是一个暗喻,“它”也许是一个面具,一个伪装,在这些层层之下,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脆弱”难道真的是虚无吗?




- — - — - — - — -

BABF深圳站 现已开票

点击下方扫码购票


(由于门票特殊性,不接受任何形式退票

不可抗力因素除外,敬请谅解)



更多问题欢迎进群留言/互动

不懂就问群

或添加VX:bonjourbushu

- — - — - — - — -


 ----- BABF 深圳站志愿者招募 ------


<点击链接报名>

相关作品(摄影摄像组需提交作品)请投递至邮箱bonjourbushu@163.com

标题备注:深圳艺术书展志愿者+现场统筹组/摄影摄像组+姓名


志愿者福利:
①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②书展赠票两张,邀请你的小伙伴一起来玩!
③不熟盖章的志愿者证书一份,优先获得公司实习机会。
④11.26-28日每日工作晚餐、饮用水以及点心一份。
⑤不熟独家礼包一份。

志愿者培训时间:11月25日 14:00-14:30
志愿服务时间:11月26日-28日10:00-20:00
(三天服务需满20小时以上发放志愿者证书)
报名时间:10月29日-11月20日




BABF 2021 深圳站 | 与书对谈,编织自我


尾牙游戏|XABF 2021 厦门艺术书展招募





BABF LOGO 设计理念 

书籍多为纸本,即使是一张纸,也要注入生命。刀刃游走于纸上,本身轻轻浅浅,却透着股子凛冽与果断。基于此而生的Logo有意传达这般锋芒毕露,同艺术一起,成为解剖世界的一把手术刀;划开的缝隙,则成为窥探的通道,向内视己,出外观宙。




主办方 / 不熟文化传媒 


                 

不熟独立出版机构始于2011年,一直致力于艺术书展、艺术书店、不熟杂志和文创产品的出品经营,同时积极引入全球优秀艺术家和机构建立多元对话。不熟杂志是国内起步较早,出版历史最悠久的独立文化杂志 ,为那些始终对世界和自己保持微妙分寸感的人创办。




协办方 / 风火创意

G&G是一个开放分享的创意社区, 更是一个新⽣活⽅式社区中⼼。 作为一个已然成型的国际化城市创意社区范本,通过Urban Lifestyle的不断实践形成开放的平台,吸引热爱⽣活和热衷创意的创意机构、创意工作室和创意人不断聚集,共同引领新⽣活⽅式的未来。


协办方 / LA VIE 物质生活



LA VIE物质生活用实体空间做一本立体生活美学杂志,是有时效性的、不断更新的,又是策划型的,每期的内容都不同由艺术家、设计师在这里呈现他们的作品,凭借着好奇心与年轻态,为我们热爱的城市做一些实事,希望这里未来成为深圳精神的人文高地,成为湾区乃至中国品质生活示范,年轻人创造力的孵化器,深圳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