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育率没救了,但奇迹可能发生

磐石之心 磐石之心 2023-10-16
之前做了几个关于人口的内容《为何美国人住别墅,中国人住鸽子笼?(论人口二)》,今天继续向下写。
2023年还有100多天就结束了,有预测认为,今年的新生儿数量可能只有780万,而去年是956万。新生儿大幅减少的趋势已无法避免。那么,人口少,难道就没有好处么?
人口多的历史包袱
中国自古以来就人口众多,导致中国人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吃饱饭。
我们很多成语里面都有“肚”这个字,比如,宰相肚里好撑船、满腹诗书、满腹牢骚等等。其实,这些成语里的“肚子”,本质上都是脑子。之所以,这么多词语都和肚子有关,因为中国人一直卷,一直吃不饱饭。
奇怪的是中国的美食文化很发达。我们有粤菜、鲁菜、川菜等八大菜系,而欧美只有汉堡和拌沙拉,以及煎牛排等非常枯燥。这也是几千年来皇家占据大部分食物,普通人缺吃少喝,皇族人们注重饮食,带来了饮食文化。

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紧张,每个人都要为了住房、吃饭奔波,这就让每个人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发展爱好与特长。据说,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得益于张雪峰对部分热门专业的鼓吹,国家制定的强基计划专业录不满人了,高分生都去卷计算机、临床医学、法学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要吃饭,根本不想搞什么科研。

而且只知道吃饭的人,容易被控制。就像是猪狗牛羊,只要喂饱了,他们就没有什么脾气了,也不会闹事了。所以,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吃饱与吃不饱之间徘徊,总之是不能让你吃太饱,吃太饱就会“饱暖而思淫欲”,就会生出事端。
正因为吃不饱,每个人撅着屁股找食物,导致根本没有闲情雅致思考科技,到底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看到苹果落地,中国人想着苹果红了,可以吃了,根本不会思考别的。牛顿就可以去思考苹果为何落地,因为他吃饱了,不想再吃苹果了。
中国人看到任何动植物,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如何吃它,而欧美人想到的是研究它的奥秘。所以欧美就诞生了许多自然科学科学家。我们诞生了美食家,即使是宋朝第一文豪苏轼,也是美食家。他在被贬到湖南某个小村庄后,发明了五花肉的新吃法,创造了“眉州东坡肉”。

人口太多,资源太卷,导致人都被控制在疲于奔命的路上,失去自我,十分听话,所以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文化解放,还是科技创新,都无从谈起。

全球刺激生育政策均失效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在过去几十年里,人口多,特别是年轻人比例高带来的人口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相比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人口结构更好,年轻人比例更高。
逐步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希望通过提高生育的方式,刺激人口增长。为此,出台了大量的刺激生育政策,当然这些政策与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生育政策相比,仍然属于杯水车薪,但是作为年生育800万新生儿的国家来说,根本无法支撑大手笔的补贴(日本每年80万新生儿)。
事实证明,依靠生育补贴的刺激是很难提高生育率的。
日本的数据或许是一面镜子。日本低收入群体里,62%的人没有后代。即使日本每年投入3.5万亿日元用于生育补贴,这些人也不生育。

因为日本经历过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以及泡沫破灭后的经济崩溃,失业潮。加之,日本极强的年功序列,论资排辈工作制度,年轻人看不到奋斗的希望,于是集体TP。

目前,中国的房价水平远超日本,失业率远超日本,收入远低于日本,年轻人内卷程度远高于日本的前提下,利用杯水车薪的生育补贴,难道会取得效果么?
国外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名为“25号宇宙”的实验,让一群老鼠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里自由生育,直到越来越多,然后生存空间里的资源越来越紧张,老的老鼠占据了最多的资源,鼠群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老鼠便开始出现自然绝育现象,甚至出现了同性交配现象。
这个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当生物的生存空间被占据的时候,那么在社会中的个体便很难继续为自我奋斗下去。

这个实验也从自然科学角度解释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刺激生育计划无效的科学依据。因此,未来人口的持续减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人口减少能否带来奇迹?
随着机器人开始替代人类做体力劳动,人们似乎不太需要担忧未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而且从数据来看,即使中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到11.7亿,2100年中国人口将降到4.79亿,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人口总数并不代表着国力水平,也不代表着富裕程度,衡量标准则是人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思想开放和自由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实力,以及人均福利和人均收入水平。中国也已经不再那么迫切需要去拼人口数量了,而是要拼质量。
我们期待随着人口的持续减少,通过有效的分配机制,让人均资源不再紧张,从而让每个人的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才华。
我一直相信李白讲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艺术、体育、手工等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在资源充分的条件下,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可以成才,而不是如今上千万人过独木桥,几百万人考公考编,所有人都在内卷,都活得没有自我,最终荒废一生。
对于一些企业家,鼓吹人口问题,夸大人口减少危害,我觉得读者们不需要听,比如,携程CEO梁建章、网红任泽平等,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叫嚣。旅游业、房地产都是需要更多“韭菜”的行业。
所以,从你我做起,不参与内卷,不被舆论忽悠,尽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更自然地生活下去。每个人都回归到自己的世界里,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被任何其他因素裹挟,去做出人生的选择。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其他精彩文章:美日的阴谋正在破产!

若中国再炒房,美国一定躺赢!

磐石之心,《解密小米》《互联网黑洞 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作者,评论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