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钝感力”为自己镀上一层保护膜

张黎 中国研究生 2023-11-26


·


诵读青春


哲学家尼采曾说:“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意思是我们需要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生活中的人和事,放下敏感、保持迟钝,这也是面对生活的人生智慧。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一份钝感,少一份在意。用“钝感力”为自己镀上一层保护膜,便可以不再因他人的言行而产生“情绪地震”。当心绪简单了,我们的生活也就会过得更加轻松和豁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有类似的经历:因旁人无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导致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做事,甚至夜不能寐;小组的一个课题在结项时出现意外,认为责任在己,事实上和你关系并不大;爱胡思乱想,过度解读周围的人或事,把自己封闭在消极的情绪里……

如果我们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自己过度敏感了,这时就需要“钝感力”这层保护膜。那么,什么是“钝感力”呢?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给出了答案,所谓“钝感力”,并不等同于迟钝,而是指能够快速忘却不快、接受失败、继续挑战、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对嫉妒和嘲讽,心怀感激,以及对表扬甘之如饴,却不得寸进尺的能力。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一个热点话题:“敏感的人活得有多累?”在众多的留言与倾诉中,有一个高赞且独树一帜的回答:敏感的人不一定活得很累,敏感且在乎的人才是。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压力,比如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工作,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生活的种种压力堆积在内心形成羁绊,这些羁绊会慢慢侵蚀我们的心理健康。其实,我们可以将内心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生活中前进的动力,避免那些让我们感到不适的东西影响自己的判断和行动。

在广阔的生活舞台上,周围的人只是某段戏的客串,而主角永远是我们自己,所以别把自己情绪的钥匙放在别人的兜里。对于外界的流言蜚语,我们倘若懂得用“钝感力”为自己的敏感镀上一层保护膜,便能以一颗坚韧的内心坦然地面对外界的各种声音。

电影《阿甘正传》里的主角阿甘就具备“钝感力”,他看似反应特别慢,和大家不在一个节奏上,但正是因为其身上的“傻劲和轴劲”,让他区别于其他人,让他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朝着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最后取得一系列非凡的成就。

事实上,生活里的很多苦恼都是源自于人的主观臆想。我们往往喜欢推测别人的感受,留意不重要的细节,然后在心里用放大镜来解读。只要我们不刻意关注他人的动态,不无端猜测别人的想法,不去设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受制于眼前的小事。殊不知,我们对这些事情“问个清楚、说个明白、争个对错”是没有必要的。反之,我们如果增加了自己的“钝感力”,就可以减少生活中的诸多烦恼,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用“钝感力”为自己镀上一层保护膜,不要太在意你周围的人和事,更不要人为地往自己身上堆砌压力,远离任何使你内耗的东西。把时间和精力还给自己,更加专注于所热爱的事务,愿我们都能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坚定前行。


诵读者

2023年,“青听有你”栏目启动了“星”主播评选活动,每季评选出青听“星”主播1名,参与“青听有你”岁末特别企划录制。季度青听“星”主播还有机会获得《中国研究生》精美文创及《中国研究生》青听“星”主播证书!

欢迎爱好朗读的广大研究生加入到“青听有你”朗读者的队伍中来,不管你是作者还是读友,只要热爱诗歌、热爱朗读,让我们在这里以声会友、学用相长,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扫码添加QQ群,注明“我要朗读”,小研期待与你相约。



END

内容 | 张黎(河北大学)

主播 | 李世鹏(南京大学)

图片 | 网络,可侵删

剪辑 | 雅琨

排版 | 张黎

责编 | 雅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