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创赛,遇见更美的风景

中国研究生 2024-01-26
恍然不觉之间,走出校园已有几个年头了。
2023 年春节假期,闲来无事,找来学生时代的资料翻阅,一本略微泛黄的参赛手册勾起了青葱回忆。

团队成员(从左至右:赵睿、龚晨、杜田、王雪)

珞珈缘起 蓉城邀约


01
2017年盛夏,和四年的武大本科时光说声再见,也即将在珞珈山下开启研究生阶段的新篇章。在此期间,一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出发前,我决定先到课题组的机房“混个脸熟”。七月的武汉酷热难耐,机房里的气氛也同样火热。师兄师姐竟无一人离校,他们三五成群地热烈讨论着,内容正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感召于浓厚的学术氛围,加之对比赛早有耳闻并充满向往,脑海里便萌生了参赛的想法,就这样,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旅行的计划也就抛之脑后了。
由于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是西南交通大学,我们的项目研究样本多以成都为例。结合组委会命题和课题组研究方向,我们很快将目光锁定在城市污染时空分布模拟,又经多次商讨验证,最终确定了“成都市 PM2.5 时空特征与污染时空动态制图”这一选题。历时两个月,数据搜集、实验分析、代码成图、项目书撰写……无不“关关难过关关破”,极大地考验着团队成员的科研素养和协作水平。
不枉努力,在导师焦利民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师门 3 支队伍在千余个初赛作品中胜出入选总决赛,顺利会师成都。蓉城的空气仿佛时刻充溢着鲜香的麻辣味,这浓烈也让属于那个夏天的记忆难以冲淡。按照大赛设置,参赛对象应为各高校在读研究生以及当年已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这对于不少急于在科研领域小试牛刀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个“福利”。创赛初体验,科研小萌新,这次难忘的参赛经历犹如我的“入门”必修课,给予我信心并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青春“慧”聚 创出精彩


02
从那时起,暑假似乎总是和备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18,中山大学,广州。
2019,同济大学,上海。
后来,曾经的“小跟班儿”也成了队长,我与同学好友一同发挥才智,向智慧社区进发。开发的“慧上海惠生活”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上海市 15 分钟生活圈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数十万个地图板块,百万条大数据,架构起城市的模样,更记录了成长的足迹。那一年比赛期间恰遇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狂风暴雨吹不散我们的创新梦想,青春就是要在乘风破浪中“同”舟共“济”!

决赛作品展
随着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在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群体中迅速普及,武汉大学对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内的研创赛事高度重视,研工部等职能部门在赛前宣讲、培训选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所在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校内该赛事秘书处单位,以比赛为良好契机,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带动全校更多的研究生同学走向更高的科创舞台。
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创”是核心、是引领、更是永恒的追求。科学无止境,创意无界限。来自五湖四海各专业的“科创达人”将青年智慧聚焦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痛点和热点,带来“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新作品。总决赛上各路大佬云集,在竞争激烈的“终极对决”现场,一批既有想象力又接地气,兼具实效和交互体验的科创成果频现,在创意比拼中绘就梦幻蓝图。
路演环节,“银发社区互助碰碰车”“智能购物车”“智能立体车库”等被搬上舞台,模拟实景的操作演示无不让现场的评委观众惊呼科技的力量;“基于声定位的室内导航与应用系统”“基于多普勒雷达的智能广角镜设计”“基于电磁感应的有轨电车快运系统”……,上演着理论与创意的完美融合,尽情展示着科技让城市更美好的愿景。

心系当下 相约未来


03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和集成应用。已有 89% 的地级以上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而推进县域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也已提上各级政府工作日程。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围绕智慧城市主题,赛道和赛题设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企业真实需求,推进产教城深度融合,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实践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第八届赛事的大幕已经开启,数以万计的高校学子在这里挥洒青春汗水,留下美好回忆。作为一名“三朝元老”,曾经的团队伙伴正在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的坚守讲台授业解惑,“重操旧业”成为比赛的指导教师;有的在规划院所丈量经纬,绘就神州蓝图;还有的立足生产岗位,推进产学研落地生根……
比赛带给我很多,也改变我很多。
它 教 会 我 要 时 刻 积 极 向 上,要 富 有 创 新 精神。“信息平台建立了,如何才能真正惠及社区生活?”“创业!”抱着借助平台做实事的初衷,我和同伴一拍即合。赛后,我大胆向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体验了一把创业的滋味。“事非经过不知难”,团队组建、技术难关、资金短缺、疫情冲击……面对层出不穷的难题,我们迎难而上,逐个化解,最终在学校的孵化帮助和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取得突破,获得种子轮 150 万元融资并逐步做大。随着面向社区配餐和健康普及的两款 App 成功上线,看着热气腾腾的校园健康餐配送到我的家乡东北小城孩子们的教室,内心真是幸福感满满,成就感爆棚。
它教会我要心系社会,要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要将在比赛中收获的“城市智慧”更为广泛、深刻地参与到未来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中,并树立起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展现当代青年学子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我也在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此刻正奋战在祖国的基层一线,立足智慧乡村、智慧农业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它教会我的,还不止如此。
这是我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感谢研创赛,让我在研途遇见了更美的风景。
祝福研创赛,愿更多的学子在这里成就更好的自己。
END


往期回顾




主题征稿|读研不emo


主题征稿|顺利答辩,我来支招

直面人生的有限性



 | 《中国研究生》杂志3月刊

作者 | 龚晨(武汉大学) 责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研创赛,遇见更美的风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