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生计算机】恒华科技深度:电力信创与改革的核心受益者

吕伟/胡又文团队 计算机司令部 2023-01-03


摘要

深耕行业20年,新能源大趋势下电力BIM龙头有望扬帆起航。公司为国内BIM行业龙头,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覆盖智能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供应商,在新能源等多重机遇下迎来发展新机遇。


电力IT:电网转型大势所趋,高景气下多环节受益。1)“双碳”趋势下,电网是核心的建设环节之一,“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国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南网“十四五”期间投资预计较“十三五”期间增加超30%,信息化、智能化是投资重点。同时,新能源行业保持快速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52.6GW,已接近2021年全年装机量。从“发、输、配、售、用”等环节看,各个环节领军的IT企业均有望受益。2)电力信创、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将给行业带来重要催化。两大电网集团聚焦信创发展,领军企业率先布局;2022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等目标。多重机遇下,电力IT建设有望持续加码,进而提升整个行业景气度。


紧抓新能源、信创等政策趋势,在手订单充足保障未来成长。1)信创:根据我们中性测算下“十四五”期间两网BIM的国产替代空间有望超100亿元。公司是BIM国产软件的领跑者,是国内少数基于完全自主可控底层核心技术平台进行BIM应用构建的企业,打造设计、造价施工等一体化服务,有望受益信创大趋势。2)新能源:“十四五”期间配电、特高压、储能、光伏等建设有望积极推进,公司目前在山东、广东等全国多地承接风电、光伏配套储能等项目的咨询与设计工作,新华水电莎车县20万千瓦配套储能项目中,公司负责该项目全阶段设计服务。同时公司获得接中珑云(涿州)智能数字产业园电力服务等典型项目,成长空间不断打开。3)电力现货交易改革等机遇:公司在配售电、用户负荷调节等领域重点布局,同时虚拟电厂等新业务业积极发力,发展潜力可期。4)在手订单充足:根据公司公开调研纪要,截至2022年三季报,公司软件产品销售同比增长约 40%,电网信息化、技术服务等订单增长超过30%,整体订单量超过10亿元;新能源方面,2023年相关订单有望倍增,成长具有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电力BIM领域龙头公司,在电力行业根基深厚,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有望受益于储能、虚拟电厂、光伏等新能源重要建设机遇,同时全自主BIM平台也有望在电力等行业信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73、1.61、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88X、40X、28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创新风险;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


1 深耕行业20年,电力BIM龙头有望扬帆起航

公司是国内优秀的BIM 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电力能源行业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公司拥有自主可控 BIM 核心技术,构筑了较高的壁垒。BIM技术以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实现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造价、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拆除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集成。以 BIM 模型为数据载体,实现从设计到建造再到运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2000年成立,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在电力BIM等领域取得多个重要成果,并紧抓大势积极向信创、新能源等领域发力。


从行业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以电力行业为主。公司凭借自主可控BIM核心技术,以基于BIM的三维设计为切入点,将BIM技术应用在电网资产建设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电网信息化三维协同设计、电网工程基于 BIM 技术的数字化交付、基于 BIM技术的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以及资产运行维护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了BIM在电网工程建设全周期的贯通。目前公司主要客户为电网及其下属公司、设计院,大部分收入来源于电力行业,同时公司持续积极尝试水利、交通等行业拓展。


从产品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软件服务、技术服务、软件销售、硬件销售和建造合同(EPC)。受EPC项目拖累,公司近几年业绩承压,在剔除EPC影响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在2021年已开始恢复较快增长,增长率为26.72%。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EPC占比降到16%。根据公司公开调研纪要,目前公司前期承接的EPC业务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目标力争在今年结束。未来主要会会围绕数据中心、新能源、虚拟电厂等领域持续拓展,EPC影响将会减弱。


同时,公司在2022年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并严控成本及费用支出,使得现金流明显改善,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4%。


2 “双碳”趋势下电网转型大势所趋,高景气下多环节受益

2.1 “双碳”趋势下电网转型大势所趋,“十四五”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

多个政策鼓励实现“双碳”,改革的推进大势所趋。《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


全社会碳中和需要考虑不同部门的协作配合,能源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第一,能源系统是“双碳”改革的先行者,智能电网、能源数字化、能源服务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第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服务业等长期看都将受益。根据《中国碳中和目标和气候路径报告》实现“双碳”的抓手有以下几点,包括能源结构转型、模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在以上四类举措中,能源结构转型的减碳影响最为显著,主要由能源部门的清洁能源发电、交通部门的电动化转型带动。模式升级、能效提升、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对减排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电网是“双碳”改革中坚力量,政策明确新型电力系统、电力信息化、智能化在能源改革中的重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包括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同时也提出加大对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的支持力度。


国网“十四五”年均投资规模预计将维持在5000亿元以上,南网“十四五”期间投资预计较“十三五”期间增加51%。1)2022年国网年度电网投资计划首次突破5000亿元。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1月国家电网年度工作会议中指出,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创历史新高。2)南网发布《“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南网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从投资额来看,“十四五”期间,南网的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超30%。

2.2 电力信创有望成为行业信创主力军,BIM领域替代潜力可期

两大电网集团聚焦信创发展,领军企业率先布局。南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中提出逐步构建“合理分区、柔性互联、安全可控、开放互济”的主网架形态,安全可控是重要要求之一。国网率先发布实施国内企业首个“双碳”行动方案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大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


核心厂商均在信创领域具有布局。恒华科技在三维设计领域具备市场领先优势,同时发力施工、运维等环节。国网信通旗下中电启明星自主研发的超融合云平台软件StarVCenter可提供从底层芯片到主要设备、操作系统及云平台软件的纯国产化解决方案。远光软件基于全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路线,推出远光九天智能一体化云平台、远光DAP新一代数字核心系统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品应用,完成多个核心软硬件产品的信创适配。云涌科技已经推出了基于龙芯2K1000,3A4000,3A5000等多个系列的嵌入式硬件平台产品,围绕电力,安全,物联网等行业应用场景打造解决方案。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CAD国产化工作推进会,重点强调电力领域CAD国产化重要性。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爱民指出,CAD国产化工作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战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希望各方继续坚持以落地应用为目标,加大移植合作力度,做好移植完成后的评审工作,为逐步扩大CAD国产软件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打好基础。协会将持续发挥平台作用,希望各方继续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互动,共同打造国产软件生态圈。会议就加快二次开发软件的移植进度等事宜达成共识,未来国产设计领域有望不断加速。


从全球市场看,BIM基础软件主要是被国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具有紧迫性。2020年全球BIM市场中,国外厂商Autodesk、Benteley 全球市占率分别为67.92%、14.37%,其他公司市占率只有17.71%。Autodesk是全球三维设计、工程设计及娱乐软件方面的巨头,其产品和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工程建设行业和传媒娱乐业。今年3月份Autodesk宣布在俄罗斯暂停运营,显示出大国博弈下国产替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3 电力IT在电网的各个建设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电力行业有五大重点环节,分别是“发、输、配、售、用”。我们接下来分别对信息化在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梳理。


发电侧:1)“电力BIM是发电侧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设计工具。双碳”改革将伴随着分布式电源、清洁能源发电站等建设,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逐步提升,储能、分布式电厂、县域光伏等建设有望带来增量。进行上述建设,首要就是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设计和建设,从事建设、电力BIM设计等领域公司有望受益。2)功率预测帮助发电单位减少考核电量,提高发电效率。“双碳”趋势下,由于风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较差,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集中并网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较大的冲击,发电单位需要实现根据实际波峰波谷对发电进行调节,提升发电效率的同时加强管理,因此功率预测将发挥更大作用。


输电、配电侧:“双碳”改革下,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挑战,对输变配电的要求提升,智能化设备有望发挥重要作用。1)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网建设涉及输电线路BIM设计、变电站BIM设计、配电BIM设计等工作,因此电力设计领域有望受益于输、配电建设的加速。2)随着清洁能源占比提升,基于清洁火电、海上风电、核电等发电模式的相关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需求提升。


售电、用电侧:电网内部升级改造+企业端长期节能预测需求。1)电网内部升级改造:分时电价是大势所趋,电网售电侧不仅承受更大挑战,而且需要提质增效,提升售电效率,分时电价也将催化用电侧建设。2)企业端节能、负荷管理等建设:对于企业端,节能、预测等需求也将愈发凸显,碳资产管理、用电负荷等产品需求有望持续提升。3)碳交易:碳交易成为调节能源分配的重要杠杆,优化资源配置是长期趋势。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2021年共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整体来看,售电、用电侧信息系统作为承载相关业务的重要载体,其改造、新增需求可期。



3 立足核心优势紧抓政策方向,电力BIM龙头本色尽显

3.1 紧抓信创大趋势,电力BIM核心资产价值凸显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BIM 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包括 BIM 平台及软件,BIM设计咨询,基于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基于BIM的大数据应用以及BIM数字教育等相关业务,为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


公司可为电网建设全生命周期提供自主的信息化软件产品及技术服务。电力BIM信创包含设计(含造价)、施工、运维等环节,公司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可为电网建设全生命周期提供信息化软件产品及技术服务。1)在三维设计领域:公司具备市场领先优势,将逐步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过程,同时公司延伸至造价领域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2)在施工领域:公司基于通用的自主核心技术平台(BIMEngine、GISEngine、物联网平台等),结合行业实际应用需求,目前已形成了基建现场智慧管控平台等产品,并积极参与了基于BIM的特高压智慧工地信息化建设。3)在运维领域:公司已拥有智慧运维平台,专注于实现电力资产运维可视化及智能化,平台具备模块化、配置化、服务化的特点,可快速复制到楼宇、园区、港口、机场、水利等不同场景。


在电力信创推进的大趋势下,公司具有多个核心优势:

第一,公司具有全自主的BIM平台,不存在技术依赖。公司软件是从底层、从零开始代码编写的,形成了自主核心的BIM技术,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贴合行业需求,可以进行深度定制和二次开发,对欧美等海外技术不存在依赖。


第二,公司BIM相关产品及服务在电力行业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输电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积极拓展配网设计。公司核心产品 BIM设计系列软件包括输电线路设计、变电设计、电缆设计、配网设计以及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三维评审平台等诸多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覆盖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各专业软件产品的企业。在输电领域,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发力配网领域,自主研发的配网设计软件曾荣获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配网设计造价一体化,持续研发配网相关三维设计产品。

第三,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充分体现市场地位。标准是行业之本,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参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制定,体现了业内对公司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方面技术实力的认可和信任。公司参与制定《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数据交互规范》等6项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团体标准。该6项标准的发布及实施,将解决输变电工程设计阶段三维模型构建和信息孤岛问题,发挥规范模型的建模方法、几何细度和属性细度,实现全专业、全过程信息共享,进而全面提升输变电工程设计质量和效率。


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1)整体业务:根据公司2022年10月27日公开调研纪要,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软件产品销售同比增长约40%,电网信息化、技术服务等订单增长超过30%,初步统计订单量超过 10 亿元。2)新能源业务:根据公司2022年11月8日及11月28日公开调研纪要,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在营业收入里占比接近 20%,随着公司业务转型的逐步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新能源市场拓展力度。根据目前公司整体业务发展规划,新能源相关业务未来预计会有快速的增长,2023年新能源业务订单量有望倍增。


信创空间测算:中性测算下,“十四五”期间两大电网的BIM软件的国产替代空间超过100亿元

1)两大电网“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由于公司BIM软件可以用于输电、配网、发电等多个领域,因此从电网整体投资来考虑。根据《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约6700亿元。国网方面,根据我们前文所述, 2022年国网投资有望超5000亿,我们假设国网“十四五”期间总投资将达到约2.5万亿。综合来看两大电网“十四五”期间在配网领域的总投资有望达至少3万亿。

2)两网信息化投入占比:第一,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比例不断提升,在2016年至2020年间,占总投资额比例达12.5%。考虑到在建设智慧电网等趋势下信息化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南网也将信息化作为发展重点等情况,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我们假设未来两网建设中信息化投入占比大约在13%、14%、15%。

3)BIM在两网信息化投入的占比:根据国内BIM市场在全国软件市场规模占比这一数据,来推测BIM在电网信息化投入的占比。

根据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官方公众号,国内BIM市场(包含软件产品、咨询、运维等)总规模有望达到约2000亿元。同时,根据《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国内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市场总规模达到约8.4万亿元(主要考察产品、咨询、运维等领域,公报中的信息安全与嵌入式系统暂不考虑),因此BIM市场占国内软件市场的比重约为2%。

考虑到BIM在“十四五”期间,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由传统的输电等领域走向储能、配网、光伏等领域,且应用将不断加深,我们假设在“十四五”期间两网的信息化投入中,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BIM软件的投入占比在2%、3%、4%。

4)BIM领域市场格局:根据前文数据,2020年全球BIM市场中,国外厂商Autodesk、Benteley两大龙头占据约80%份额。由于国内BIM产业在电力等行业发展应用相对较晚,我们假设国内电力BIM市场格局也和全球整体BIM市场格局相类似,且考虑到市场仍有除Autodesk、Benteley外的其他国外厂商,假设在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国内电力BIM市场中国外厂商份额分别为80%、85%、90%。

5)国产替代空间:根据上述测算,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十四五”期间两大电网的BIM软件的国产替代空间分别为62/107/162亿元。


3.2 围绕新能源多点布局,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智能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等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供应商,并逐步将业务范围从电网侧向电源侧及配售电侧进行延伸。公司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过程为客户提供BIM系列软件,为数据流、业务流、能源流提供技术支撑。


综合能源运营平台多环节发力新能源,数据中心、储能等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1)能源运营综合平台:基于多年在能源运营管理、大数据、物联网及能源云平台等方面的积累,以多能供应、清洁能源利用、能效提升为切入点,确定了综合能源供应、能源信息化管理、能源数字化运营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2)数据中心有望成为新的发力点:公司充分依托自身基因,向其他行业拓展,把握“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市场机遇,持续推动业务转型,承接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公司成功承接中珑云(涿州)智能数字产业园电力服务项目。中珑云(涿州)智能数字产业园可满足4500个机柜安装,建成后将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数据中心,支撑区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北京和雄安的数据安全。公司主要为该数据中心提供电力配套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可研设计阶段已经完成。根据公司2022年11月10日公开调研纪要,预计今年年末数据中心相关订单额可达3亿元左右,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重要成长点。


3)储能取得重要标杆项目,未来长期发展可期。公司在山东、广东、宁夏、安徽等全国多地承接风电、光伏配套储能项目、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等大量储能项目的咨询与设计工作。其中,新华水电莎车县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配套储能项目为当前国内已开工建设的最大容量储能项目之一,公司负责该项目全阶段设计服务。目前公司积极推进在手储能项目,根据公司2022年11月10日公开调研纪要,预计今年年末储能相关订单收入超过2000万元。


公司持续丰富BIM技术跨行业应用场景,横向多行业拓展布局。在水利行业方面,承接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智慧管理云平台项目,成功中标洼地水库工程信息化项目;在交通行业方面,承接天津矿石码头设备智能化项目、机场平安工地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等重点信息化项目,持续推进不同行业典型示范应用落地,并积累大量优质合作伙伴。


3.3 电力现货政策带来全新机遇,交易+负荷管理+虚拟电厂大有可为

2022年11月25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政策明确了建设的目标及路径:近期推动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中长期完善市场机制、扩大市场范围,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过度。先前国内电力现货市场整体处于尝试阶段,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为例,该市场于2022年7月23日启动试运行,电力现货交易由广东拓展到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实现中国南方五省区的电力现货跨区跨省交易。因此,政策落地后国内整体电力现货市场有望加速发展,并对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电力现货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此次政策将推动“源-网-荷-储”的发展,让电力的商品和市场化属性得以体现,发电、用电侧的大数据的预测、分析能力将在电力现货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政策明确提出,电力市场主体包括各类型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含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售电企业和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其他市场主体,电力交易机构和电力调度机构,储能、分布式发电等市场主体将更多参与到电力现货市场中。


现货交易对以下方面产生更高要求:第一,需售电公司及时预测用户用能需求,对售电公司的负荷预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现货市场对用户侧的需求响应要求增加,需求侧响应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售电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化需求加大。第三,针对不同用户的用电情况,同用户签订合同中,需要更精确的时间区段,售电公司的报价策略营销策略需要更加精细化。


公司在配售电、用户负荷调节等领域重点布局:

1)配售电侧:紧抓电力现货交易的关键环节之一,配售电全方位布局。公司目前有云售电平台、配售电平台、售电量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智能运维调度管理平台、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等 SaaS 产品和服务,可有效支撑售电主体购电、售电、增值服务和客户服务,以及为配售电主体的供电、配网管理、用电采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核心业务的开展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以公司的配售电一体化平台为例:平台面向独立售电公司、拥有配网资产的配售电公司、地方电力公司等各类用户,提供标准平台及功能定制服务,实现项目全过程、资产全寿命、营配一体化、购售用全链条等核心业务价值链,全方位支撑配电、售电业务开展,提升企业客户服务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


2)用户侧:公司专注于可控负荷,助力企业用户实现负荷调节。公司的企业能源管理平台面向工厂、楼宇、学校、商场、节能型机构、政府机关,对用户使用的电、热、冷、水、气等各类能源或资源进行能耗集中监控和有效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能耗质量及能耗水平,以曲线、图表等多种简单且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示,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生产质量的目标。

3)虚拟电厂:公司积极打造相关解决方案。虚拟电厂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性,有望成为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对缓解电力紧张、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发挥重要作用。公司积极布局虚拟电厂、智慧能源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及业务市场,加大相关产品研发力度,依托多年来在电力行业的技术积累以及齐备的资质认证体系,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公用建筑等用户侧群体,以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建设为基本原则,综合冷、热、电、气等负荷需求,为用户提供涵盖能源供应、能源运营以及能源信息化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3.4 新能源大趋势下,数字化运营推动商业模式转变

国内新能源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30年国内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2021年国内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6.4亿千瓦,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中电联表示,力争到2030、2050年,国内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分别达到59%、86%,而2021年电力清洁能源合并装机占比净增长8.18个百分点,达到52.16%,长期看仍有较大空间。


在新能源行业存在重要发展空间的情况下,能源交易、绿证交易、碳交易、智能代运营、虚拟电厂等业务不仅存在建设需求,更存在长期的运营需求,国内新能源IT相关运营需求有望持续释放。公司发力相关业务, “双碳”趋势下有望推动商业模式向类SaaS的运营模式转变。


以公司几款代表性产品为例:1)综合能源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为省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售电公司、能源服务平台型公司提供服务,通过平台交互作用开展供需撮合服务,探索综合能源平台经济商业模式,实现公司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

2)“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同时,发挥数据驱动优势,构建“碳中和”远景规划分析模型,企业园区的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及数据分析等业务均有望推动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变,中长期潜力可期。



同时,公司在虚拟电厂等新兴领域也积极布局分布式发电管理、用户可调节负荷资源管理等服务以及分布式光伏检测等产品,为虚拟电厂辅助决策等业务提供运营基础。未来随着虚拟电厂发展,公司相关运营业务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4.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软件服务:1)收入:公司在双碳政策驱动下,充分利用自主BIM平台、专业的软件开发服务、齐备的行业资质等优势,持续加大光伏、风电、储能、综合能源等新能源领域市场开拓,为新能源项目提供前期咨询与设计以及项目竣工后资产数字化运维服务。考虑到在软件销售后,围绕相关销售展开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咨询、设计等,因此相关业务增速有望高于软件销售。同时,考虑到未来新能源行业加速发展趋势,梳理标杆项目后,公司自身优势有望助推业务加速发展。整体来看,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25%、25%。2)毛利率:商业模式相对稳定,预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40%、40%、40%。


技术服务:1)收入:与公司核心业务相辅相成,且公司相关产品和服务在全国各地的电力设计企业中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并在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与验证,在服务领域具有较深积累。在新能源大趋势下,公司不断树立标杆项目,收入有望稳定增长,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25%、25%。2)毛利率:商业模式相对稳定,预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35%、35%、35%。


软件销售:1)收入:公司三维设计、施工现场智慧管控等产品及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中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同时,公司在分布式新能源等领域持续拓展软件销售业务,预计相关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20%。2021年公司软件销售业务有所下滑,主要由于部分光伏、风电等业务收入确认不及预期,但长期看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预期。2)毛利率:商业模式相对稳定,公司自身产品价值相对稳定,因此预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81%、81%、81%。


硬件销售:1)收入:属于是整体业务的配套业务,随整体业务发展而发展,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10%、10%。2)毛利率:商业模式相对稳定,预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25%、25%、25%。


建造合同:1)收入:属于公司战略性收缩的业务,预计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0%、-50%、-50%。2)毛利率:商业模式相对稳定,预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2-2024年分别为1%、1%、1%。

主要费用率:1)销售费用率:公司多个新业务处于拓展期,预计销售投入保持一定强度,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0%、4.0%、3.5%。2)管理费用率:公司几项业务处于快速发展期,相关人员预计也将伴随业务发展而增长,预计2022-2024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0%、8.0%、7.0%。3)研发费用率:公司在储能、数据中心、虚拟电厂等领域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证业务的发展,因此预计研发费用率保持在一定水平,预计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0%、10.0%、10.0%。


4.2 估值分析

选取朗新科技、国能日新(电力IT领域可比公司)、广联达(BIM领域可比公司)、中望软件(从事设计业务,与公司业务具有可比性)四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相关公司2022、2023年平均PE分别为71X、51X,公司2022、2023年PE分别为88X、40X。由于公司处于转型期,短期利润承压,22年PE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但中长期内公司利润有望逐步释放,在手订单充足,且在新能源设计、能源管理等领域具有优势,在新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下,公司有望受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具有一定优势。

4.3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电力BIM领域龙头公司,在电力行业根基深厚,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有望受益于储能、虚拟电厂、光伏等新能源重要建设机遇,同时全自主BIM平台也有望在电力等行业信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手订单充足为长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73、1.61、2.30亿元,对应PE分别为88X、40X、28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6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电力信息化分为多个细分领域,公司主要深耕设计等领域,细分领域竞争有加剧的可能;同时,公司还向其他细分领域渗透,同样将面对对应细分领域已有竞争者的竞争。


2)新业务开拓进展不及预期。公司设计、造价等业务属于带有创新性质业务,而且在行业内也属于率先开拓相关模式的探索者。未来业务拓展中可能遇到困难,导致业务拓展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3)业务向其他下游拓展存在波动的可能。公司主要业务近年来向除电力之外的领域拓展,但相关领域可能存在相关领域下游景气度提升缓慢、景气度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计算机团队介绍

吕伟:计算机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院。

执业证书: S0100521110003


郭新宇:计算机行业分析师,2016年加入民生证券研究院。

执业证书: S0100518120001


详见报告《恒华科技(300365.SZ)公司深度报告:电力信创与改革的核心受益者》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推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公司也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参与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关公司提供或获取服务。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级职员或/和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的信息。

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发送、传播或复印本报告。本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所有在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除非另有说明,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


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民生证券研究院:

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8号财富金融广场1幢5F;200120

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8号民生金融中心A座18层;100005

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1号太平金融大厦32层05单元;5180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