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LEAP 秋冬新刊 | 御宅族哲学——麦肯基·沃克论东浩纪

2017-10-11 麦肯基·沃克 艺术界LEAP

 


在LEAP秋冬新刊村上隆专题的系列文章中,学者麦肯基·沃克(McKenzie Wark)带来了他对哲学家东浩纪著作《动物化的后现代》的点评。艺术圈之外,哲学家东浩纪是就村上隆的作品发表过最激进的言论的人物之一,他以关于御宅族的理论为人们所熟知。


浅田章(Asada Akira)在1998年介绍东浩纪的创作时写道:“东浩纪未来的实践会证明,他的‘御宅族哲学’完全不是一种‘哲学式的御宅族’。”这最起码包含了几层意义。一个“御宅族”一般是指一个有痴狂爱好的年轻男性,他们爱好的客体有时候是动画或是漫画,有时候是其他事物。这是在1980年代早期日本伦理恐慌时期出现的现象,但是这现象决不限于日本文化内部。的确,在今天,我们见识过许多“理论型御宅族”,他们作为理论的消费者熟悉关于理论的一切,并在博客上为自己的收藏做策展。Otaku:Japan’s Database Animals 是东浩纪2001年著作的英译版本(直译为《御宅族:日本的数据库动物》,Minnesota出版社2009年出版)。这和浅田的新学院主义(New Academicism)不同,前者不带讽刺意味地完全投身至一个流行媒体宇宙之中。这本著作将理论转移至媒体之中去,而不是反过来。


《动物化的后现代作者:东浩纪,翻译:诸炫初

出版: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繁体中文,192页


御宅族亚文化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次御宅族潮流是在1960年代早期出现的。他们当时最为痴迷的、最具代表性的媒体产物即是电视动画《机动战士高达》(1979),另还有一些B级怪兽或科幻电影作品。第二次御宅族潮流即是如东浩纪一般在19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的流行文化瑰宝是《无限地带23》(1985)。第三次御宅族潮流则在1980年代前后发生,在这时,最受追捧的媒体产物是电视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另有神秘事件及电脑游戏等。


第二次御宅族潮流中,《无限地带23》1985 影响了东浩纪等19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今年7月,该动画开启众筹,准备重置老动画和制作新动画


某些人,比如著名的“超扁平”视觉艺术家村上隆,认为御宅族和江户时代的木刻版画艺术有关,因为后者貌似有独特的创作方法:艺术家在创作衍生性作品时不断挪用彼此的创作母题。但是,对于东浩纪来说,御宅族是跨国际后现代主义的产物。


东浩纪将御宅族文化实践视作是对于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所谓的“宏大叙事的衰败”的一种回应。利奥塔的概念可能和乔迪·迪恩(Jodi Dean)或其他拉康学者所谓的象征有效性的衰败(decline in symbolic efficiency)有关。在利奥塔的说法中,人们对于历史时段背后的叙事丧失了信仰,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式的历史叙事,或许也对自由资本主义关于“基于理性、科技、和平贸易以及消费者愉悦度的进步论”的宏大叙事丧失了信仰

 

日本东京秋叶原,不仅是东京高端科技的集中地,也是御宅族的圣地


御宅族分阶段消灭宏大叙事。在第一个阶段,他们以虚构的叙事代替了关于战后发展的官方宏大叙事。在第二个阶段,他们更多关注对所有具体事物赖以存在的虚构宇宙的详尽阐述。在第三个阶段,作为组织原则的、处于具体文化产物背后的数据库出现了。


畅行于世的叙事性或电影式通道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搜索引擎及互动界面达到的数据库及虚拟现实。搜索引擎及互动界面将御宅族文化早期关于数据库与具体文化产品的关系具象化、实体化。


宏大叙事曾经以马克思主义式的完整性、启蒙理性的完成,或是后工业时期的进步等形式确保了作品背后的无形深度。那么,在消除了这无形的深度之后,创作者变成了什么?人类变成了什么?


摄影师Maria Ponce Berre镜头下的村上隆


关于这个问题,东浩纪在此时回到了亚历山德烈· 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的论述之中去。人类本身并不是人类,因为人类不过仅是另一种动物而已。让我们成为人类的,是抵抗自然性的抗争,是让我们变成别的什么的抗争。历史就是抵抗自然及人类的动物本质的抗争。


东浩纪将战后文化划分成三个阶段:理想主义时期(1945-1970),虚构时期(1970-1995)及动物时期(1995以降)。他将齐泽克及斯劳特戴克(Peter Sloterdjik)提出的“与宏大叙事的不恭联系”或是科耶夫的日本追随者体现出的自大倾向仅视作是属于第二个时期的。御宅族的第三个时期不再需要与宏大叙事保持一种负面的联系。他们舍弃了这些事物,以亲近数据库。因此,御宅族的崛起也意味着现代性已然完全崩塌。


Mr., 《东京,我认识的城市,在傍晚时刻如同我内心的黑洞》,2016年


东浩纪不认为御宅族行为是恋物式的,尽管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大篇幅讨论的主题。在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大肆传播的经典弗洛伊德屏幕理论中,男性目光参与了一种窥视癖似的观看欲望,但是这目光受到女性形象阉割力量的威胁。其中一种驯服这种威胁的方式就是恋物运动,女性的身体通过这种运动被缩减为一种恋物部件。或许东浩纪在讨论的是一种次等发展:充满威胁的女性身体形象被缩减为部件,因此我们也可从数据库中随意重新架构这些部件,以创造一个萌点的集合。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 2015)或许是至今为止将这个主题推向最为极致地步的文化产品。


《机械姬》(Ex Machina),2015年,电影,108分钟


但是,在阅读东浩纪著作时,在从数据库中摘取出这些文字时,我们仍然能够得到某种愉悦。他似乎先于很多人意识到,理论写作及阅读的物质基础发生了改变,也成为了数据库的一部分。他的写作就像是御宅族实践,在虚拟现实中——动漫,抑或哲学中——游离。


文 / 麦肯基·沃克(McKenzie Wark)

译 / 李博文


麦 肯 基 · 沃 克,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文化媒体系教授,研究范围包含媒体理论、新媒体、批判理论及情境主义国际,著有《黑客宣言》(A Hacker Manifesto)与《玩家理论》(Gamer Theory)。


本文内容节选自《艺术界》2017年秋冬刊。

获取全文内容请阅读我们的杂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购买LEAP新刊。



© LEAP | 独家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授权请联系 leap@modernmedia.com.cn



《艺术界》2017年秋冬刊现已全球上市!

点击封面了解本期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LEAP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