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明楷、付子堂、车浩、钟瑞庆:过去一年里,25万法律人最喜欢的4场法学家对话

来源 | 麦读



编者按:一个法科生的人生,有多少种可能?

这可能是每个曾经走进法学院的人,都思考过的问题。从职业选择上来说,你可以成为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务;你可以持续深造,进入高校执教;你也可以进入法律科技公司,进入法律图书的出版机构,进入法律新媒体团队,等等等等。


然而,在每一种职业的内部,个人的成长空间和人生轨迹,仍然各有不同。同样是律师,你可以服务高端客户,游走于酒会与高尔夫之间,你也可以专注公益,只为弱势群体发声;同样是学者,你可以精研请求权基础,也可以探索法律与人类学的有趣碰撞。


事实上,无论是出于自身热爱,还是机缘巧合、命运安排,只要你仍然选择留在法律圈,你个人的命运,就与整个法学界的未来息息相关。


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看到的法学世界有多宽广,你的人生,就有多开阔。



01

被采访人|张明楷

清华大学法学教授


Q:您觉得在看书和刑法的学术理论研究时最要坚持的是什么?


A:最要坚持的是——多看书。我觉得听讲座对学生而言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从来不主张学生东奔西跑去听讲座。日本的本科生基本不听讲座,德国的本科生也不会到处听讲座。因为讲座的内容一般不是那么体系化的东西,要讲一个逻辑严谨的内容,听众会很累的。很多同学听讲座主要是凑凑热闹,实际上也没学到太多东西。


再说了,如果是真的值得公开发表的内容,讲座人在讲座之前或之后都会发表论文,你们阅读论文的时间要比听讲座的时间要短得多,而且论文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讲座时哪句话听不懂就听不懂了,不能反复听。


看书很重要,不要一提看书就觉得是脱离实践。不管是刑法还是民法,书上都会有案例,不是说一定要到公检法或律师事务所去才有案例。你只要善于观察,到处都有值得思索的案例。总之,书还是要多看的。另一方面,要多训练自己的法律思维。我觉得中国法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最突出的表现是没有开设小型的讨论课)。在国外,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教授带着几个或者十几个学生开讨论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02

被采访人|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桑磊:您认为法学专业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付子堂:法学专业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谙熟法学知识、通晓法学思维、具备法学理念、具有正义感的人。
自从欧洲波伦亚大学作为现代法学教育的先驱兴起以来,法学专业就是一门带有神圣感和专业性的专业,一方面,当时海商法的现实需要,要求法学专业的学子必须在法学知识、法学思维、法学理念方面有较为扎实的掌握,才能应对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罗马法的悠远的传统,对当时的法科学子形成了引领和指导。罗马法的复兴与近代工商业的崛起,塑造了法学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禀赋。
法学专业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法律专业的合格职业者,一个掌握了法学思维和法学理念的人,一个比一般公民更具有正义感的人。这里说的“更具有正义感”,不是说我们比别人道德感更强,而是我们学的法学知识多一些,我们的法学知识有助于社会实现正义。
我们知道,中国在秦代倡导所谓以吏为师。两千年之后,我们不同意这种基本认识。在今天,法律人无疑可以基于本身的法学知识而指引普通公民的日常行为,告诉他们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法的精神是什么,这是法律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03被采访人|车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记者:除了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您觉得作为一个法律人,还需要掌握哪些东西?
车浩老师:其实,对一个法律人来说,除了像专业知识、视野、能力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变化、熟悉人情世故,如果你学的专业是其他专业,可能并不需要了解一个普通公民在离婚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是法律人需要。
法律人是在最微观的层面上去解决纠纷,仅仅靠逻辑是不够用的。我有时候会为报纸写一些时事评论,就是因为通过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些事件,能够帮助我去了解法律之外的社会万象,而不是只在书斋里生活。
我个人认为,理想状态的法律人教育,应该是大到可以设计宪政的制度安排,小到能够解决夫妻间的纠纷,也就是古人讲的修齐治平。这不仅需要足够的智慧来应对,需要知识和技能、对一些顶层问题的思考,还需要从宏观到具体的融贯。因为宏观往往只是思考,而没有实践操作。比如改革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是推进还是回头,这是一个很宏观的问题,但要归结到具体问题上,归根结底要涉及到权利、利益如何分配。我们常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句说得有点滥了,但道理还是对的。在具体层面,就是要求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怎样解决纠纷是可以被接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够被接受。法官需要洞悉到这些,要能够从社会人群的组成中去知道怎样去处理一个问题。


04

被采访人|钟瑞庆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


Q:老师,我理解大学教育应该帮助锻炼一下自己性格力量或者心理力量,这些比较高层次的需求;但我们还有另一种诉求,就是在社会筛选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大学的教育,通过掌握的技能去社会上谋生。这两点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个冲突,也就是我到底该多花时间读一些书还是多花时间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价值?



A:这是现在年轻人比较容易有的误区。你说的社会筛选,是阿罗(Kenneth J.Arrow)的一个学生A. Michael Spence写的,得了诺奖的所谓信号理论。他认为,大学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发出信号。社会上招人的时候确实如此,根据你的毕业学校来判断你的聪明程度。按照这个逻辑,你只要考上就可以毕业了,比如你考上北大就表明你非常聪明,那你明天就可以毕业了,只要拿录取通知书就可以找工作了。你为什么还要再读四年,甚至再读硕士博士?可见它在经济学理论意义上是说,你的受教育成分里面有一部分功能是筛选和信号功能,基于这个原因,单位招人肯定考虑这个,所以招你的时候不用考虑你学什么专业,只要是相关专业就行了,甚至不相关也行,因为他觉得你足够聪明,学新的东西一点问题没有。这是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它这样理解也是这样筛选,这也是造成高校的分层越来越明显的原因。但从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就不是这样,你来读这四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程度,而是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否则四年用来干什么?什么都不用干了,你已经证明了,你只要能毕业就行了。


按照信号理论,其实北大清华都可以关门了,因为我们现在筛选首先是通过高考,比如你通过高考上北大来证明你的聪明程度,但高考不是北大组织的,是全国设统一的高考试卷来筛你,跟大学没有一点关系。大学起什么作用?大学教育的意义,是让同样条件的一个人,同样的起点,在经过了四年或者多少年培养之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同样起点什么意思?比如我们都是智商120或者150,经过四年之后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跟同样是150的智商,但没有受过同样的教育,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比如我原来是120的智商,你150,我受过好的教育,我的综合素质超过你智商150的人。这是大学教育真正应该有的意义。


你刚刚提到性格力量或者心理力量的突破,你靠什么突破呢?难道是靠实习突破的?不可能。你的理解力、能力本身上升了,才有可能突破。比如说自信,如果心里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自信?如果你除了有一张北大文凭让自己稍微有一点信心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作为信心的依据,那就相当于白白受教育——其实就没有受教育,虽然你确实拿到了大学文凭。因此,你上大学是要突破能力的边界,原来做不到的,现在经过学习之后可以做得到,原来你觉得很高不可攀的东西,现在觉得没有那么难了,甚至觉得其实很容易,这样才算是受到了好的教育。因此,我前面才会强调,所谓教育都是内在变化,你的自我发生变化,才是真正的教育。


Q:但用人单位招人,还是要看你的成绩。


A:“是啊,这就是我们学生诸多焦虑的来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焦虑?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追求外在的东西,到处都是这样。在我看来,你不要那么在意,社会给你设一个评价标准没有错,但是你不能围绕那个来,围绕那个来的话,你就完全按照别人给你安排好的方式生活,你怎么有时间追求内在的变化?你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你追求完一个又一个,本科追求保研,保研之后追求好工作,没完没了。你一旦追求成这样当然就很难了,又卷又辛苦,还没有什么成效,因为一旦你开始工作,谁还在乎你以前的成绩是多少呢?成绩充其量只有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孩子们现在把几乎全部精力都聚焦在这上面了。四年乃至六年,除了一张文凭,实实在在学到的东西太少了。


当然,如果要再说起来可能就要再往前推,因为同学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监管太多,自我探索空间就少了,到了大学当然还是延续这样的生活状态。这是家长的原因,而不是你自己的问题,你不知道其实有另外一种活法,或者你应该有另外一种活法。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注意自我突破,思想深度上不去,你们非常容易变成过渡的一代,因为你要是特别乖,是做不成什么事的,只适合做执行人员或者办事的人。而因为我们国家大,对所谓顶层的精英要求都非常高,所以一旦不行,你们就可能会被跳过去。”


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去听这种讲座。一个主持人,几个重量级的嘉宾学者,就某个问题,展开对话。


这种讲座不像专业课,内容相对发散,重在交流与启发。现场对话的形式,往往轻松浅白,很好消化。


一场讲座下来,台上的人谈笑风生之间,各自的思想在语言之后激烈碰撞,在那一方小小的教室里,你能感受到他们过往人生的探索在这一刻交叉,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思辨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头晕目眩,内心激荡。


时至今日,讲座的主题、内容,甚至连嘉宾的名字我都已经遗忘,但我始终记得,他们交流时那种松弛的状态,笃定的从容,以及坐在台下的我自己,因为某一句话的启发而茅塞顿开的舒畅感受。


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对话中,我发现自己看待法学的视角逐渐变得广博,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多样,也打开了思路,在众多人生样本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更多可能


-END-


责任编辑 | 金梦洋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李拥军:法学论文写作中的“一”“二”“三”“四”“五”
“新版红绿灯”引热议,官方发布新版国标红绿灯全解读
浙大法学副教授钟瑞庆:向下扎根,向上突破
劳荣枝案二审开庭,是否有改判的可能性?
单身女性冻卵案判决:我们应该如何反思?
“二维码替换案”,盗窃罪还是诈骗罪?梁慧星:学习民法的第三种方法
最高法判决:烂尾楼的风险不应全由购房者承担!阳过或进过方舱的,求职时会遭遇哪些难题?5大法律问题全解析
熊文聪 | “谭谈交通”案的法律快评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