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享年88岁!《彝族舞曲》作者、“柳琴之父”王惠然逝世,曾立志从事民族器乐演奏和创作,开创了柳琴艺术新篇章……

传歌人民歌君 民歌中国 2023-06-28

信息,从这里触达民歌圈



2618彝族舞曲作者著名民乐艺术家、作曲家、教育家、“柳琴之父”王惠然逝世,享年88岁!


王惠然,1936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镇海县。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艺术指导、指挥。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首任艺术总监。曾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理事、柳琴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2006年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授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他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乐改于一身,在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创新上作出巨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王惠然参与研制的三弦、四弦高音柳琴,让昔日的“土琵琶”从民间步入厅堂,不仅成为民族乐器独奏舞台的重要一员,还走向了世界艺术舞台。由他首创首演的琵琶曲《彝族舞曲》及柳琴曲《春到沂河》《幸福渠》等乐曲更是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资料视频:“传承与创新”王惠然作品暨庆祝柳琴改革60周年音乐会




立志从事民族器乐演奏和创作
1936年12月10日,王惠然出生在上海一个小百货铺业主的家庭。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歌曲、戏曲,13岁起自学琵琶、月琴等,立志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和创作。1956年,中国民乐迎来了一波发展热潮,各地纷纷成立民乐团,各大文艺团体也开始招生。

凭借自己改编的《彩云追月》《阳春白雪》等作品,王惠然同时考上了新音乐团、总政歌舞团以及公安军文工团。最终,他选择了当时“急需骨干力量”的公安军文工团,开启了自己的军旅艺术生涯及职业音乐生涯。

进入文工团的第二年,王惠然被派往莫斯科,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莫斯科红场,他以一曲《十面埋伏》技惊四座、大放光彩。随后,王惠然与团内众人又受莫斯科广播电台邀请录制了演出节目。
有意思的是,王惠然在节目中的指定作品原是《月下欢舞》,结果却一连录了5首作品。原来,王惠然在走廊练琴时,被导演撞见了。导演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准备了不止一首作品,便叫他有几首录几首。于是,王惠然成了团里录制曲目最多、报酬最多的人。

1958年夏天,公安军文工团撤销,王惠然同团里大部分人员一起被调往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他担任民族乐队首席及琵琶、柳琴独奏演员。




首创首演《彝族舞曲》
作为演奏家作曲家,王惠然的作品旋律优美、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他的代表作有民族管弦乐《昭君别》《濠江归燕》《华夏风情六首》《秦王破阵乐》;柳琴协奏曲《战士组曲》《江月琴声》;琵琶曲《彝族舞曲》《江南三月》;扬琴协奏曲《飞天》等等。

其中,由他首创首演的琵琶曲《彝族舞曲》不仅成为了琵琶乐手的必修曲目,更被评为“20世纪世界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资料视频:吴玉霞《彝族舞曲》


在创作《彝族舞曲》时,王惠然刚20出头。据他回忆,那时自己刚到北京不久,在随团前往云南、贵州当地演出归来后,就一直有股创作的冲动。首长也鼓励他们要搞好创作,把少数民族的好东西演给大家看。

于是,王惠然结合在云南听到的“海菜腔”“烟盒舞”的音调,开始琢磨《彝族舞曲》的写作。1960年,经过多次试演及修改,《彝族舞曲》最终定稿。1963年,王惠然随团赴北京汇报演出,经电台播放,《彝族舞曲》不仅轰动了北京,更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全国。
在1964年的全国创作会议上,众人一致认为:“《彝族舞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民乐作品之一。”业界、群众对《彝族舞曲》的认可和喜爱,令王惠然深感自豪与感激。“《彝族舞曲》对我来说是一种恩赐,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恩赐,也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恩赐。”他说。

资料视频:《春到沂河》作曲、演奏:王惠然 助奏:王红艺 石静怡




“柳琴之父”改革土琵琶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1956年,随着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播出,影片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开始广为流传。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首歌中的乐器“土琵琶”会在几年后“遇见”贵人,迎来自己的“新生”。


1958年,王惠然在山东临沂观看演出时,偶然发现了在台侧伴奏的乐器“土琵琶”。形似琵琶、造型拙朴、音域较窄、声大势壮……在对被当地人称为“柳琴”的该乐器进行观察研究后,王惠然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根据民乐队的需要,保留“土琵琶”音色的穿透力,并把它改造成高音乐器?

为验证这一可能性,王惠然在当地买了一把民间柳琴,前往徐州柳琴剧团学习,与乐师、演员同吃同住同演出,不仅学会了该乐器的弹奏方法,还掌握了其风格,记录了很多唱腔、曲牌、过门。

资料视频:王惠然讲述柳琴改革过程


1958年底,在前卫歌舞团领导的支持下,王惠然与徐州乐器厂合作,共同将民间双弦柳琴改革为三弦高音柳琴,1970年又改革成功四弦高音柳琴。这一重大改革,不仅使柳琴成为民族乐团常规乐器,填补了中国弹拨乐缺乏高音乐器的空白,更结束了两百多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开创了柳琴艺术的新篇章
1988年,四弦高音柳琴以“在乐器史上是难能可贵的,是一项突破性科研成果”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翌年,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鉴于王惠然对柳琴艺术所作的开创性突出贡献,海外尊称其为“柳琴之父”。美国北美洲《中国音乐》评论称:“王惠然是柳琴引起世界注意的第一人”“他为他的乐器创造了一个时代”“中国音乐历史将会无限地感激他”


王惠然开创的中国柳琴艺术,为音乐院校创建了一门新的柳琴专业。此后几十年,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柳琴作品,出版全国首部《柳琴演奏法》、《王惠然柳琴作品集》《柳琴演奏教程》等专著,发表众多论文,成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必修教材。为柳琴艺术培养了一批突出人才,使柳琴艺术后继有人,持续发展,对普及柳琴艺术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019年,王惠然荣获中国民族管族乐学会第八届华乐论坛“杰出民乐教育家”光荣称号。





王惠然老师一生追求国乐艺术,桃李满天下,受人尊敬爱戴。他的离去,是我国民族音乐界的重大损失。他的身先垂范与锲而不舍,他对民乐音乐事业的满腔热忱与毕生奉献,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民族音乐工作者不断前行。


愿王惠然老师一路走好!



微信交流:leminge  |  投稿:mingechina@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