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进万家,普陀青少年共同践行新时尚

上海普陀 2024-06-07


分类进万家

宜川路街道

垃圾分类儿童节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实效,树立青少年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宜川路街道积极响应全国城市垃圾分类宣传周的号召,结合“六一”儿童节,邀请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的24名学生代表,开展青少年“分类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



01

传承劳模精神,共同爱护环境


活动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陈扣娣班组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聆听这群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城市美容师们背后的故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了解了劳模班的光荣事迹、环卫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创新举措等内容,深刻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绣花针”精神及恪尽职守的劳模精神。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同学们对市政清洁作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高品质道路环境的来之不易,并加强了规范分类投放垃圾的环保意识。



02

参与沪尚回收,手绘绿色环保


随后,同学们参与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手作活动。结合“沪尚回收”平台的推广宣传,工作人员向同学们简单科普了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知识,并教导同学们在交投前要妥善处理,如旧衣物要干燥整洁、饮料瓶要沥干水分、纸板箱要折叠压扁等。


同学们将此次游学收获的垃圾分类小知识,用拓印、手绘等方式呈现出来,制成独一无二的环保帆布包。每一个绘制的图案,都包含了他们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六一”活动,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真正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铭记于心。



03

漫游主题公园,加强分类意识


活动最后,同学们来到了建民绿地公园。这是一座以“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推动资源循环再生”为宗旨,集健身娱乐与宣传科普于一身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四分类标志色环形步道,上面印有各类回收利用故事、垃圾分类猜猜乐及宣传标语等,还可以看到“四分类垃圾去哪了”科普互动板、再生循环的集中科普长廊等科普区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学会辨识“易错”垃圾,理解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建民公园内有着丰富多样的创意工艺品:废弃碟片制作的荷叶、旧轮胎搭建而成的小熊、再生板片制成的休闲座椅……这些妙趣横生的再生制品都是由可回收物加工制成,完美实现了从废旧物品到景观摆件的“华丽变身”,并向同学们直观展示了可回收物循环再利用的成果。


同学们在了解工艺品的由来后,纷纷表示要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闲置物品“变废为宝”,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宜川路街道将继续响应号召,开展“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发动更多居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努力形成全民分类的良好氛围,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普陀区融媒体中心宜川分中心

编辑:杨军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看长征这里的文化服务何以“花样出圈”

 智慧园区助力新质生产力,AI Park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爱妇女儿童,营造良好家风

 长寿两大片区“邻聚里”活动更新啦

 普陀区人民政府与上海财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