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看不见的地方花钱,就服 Polestar 2

42号电动性能控 42号车库 2021-10-21

又要开夜车?

2021 年 6 月 22 日,我的航班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落地了。我默默地喝下了飞机上送的矿泉水中的最后一口,喉咙还是很痛。此时此刻,我心里想的不是火锅,也不是满大街的美女,而是睡觉。

又热又困,又上火又流鼻涕的我,前天晚上还在外地背了醉汉下了三层楼,昨天晚上又开了几百公里的夜路回家。而这次 Polestar 2 的试驾,居然又是跑夜路,而且还在山城重庆!我愚蠢地坐在柯斯达的最后一排,任由颠簸的山路蹂躏。我的脑力和体力都在宣告我的本体已经达到了休眠边缘。

在 16:30 左右,到了现场。刚发现居然茶歇还有烟熏金枪鱼而来了精神的我,嘴中疯狂分泌的唾液又被响起的微信打断了。噢,原来今天五点还要和客户电话会议...嗐,好累啊。

规格很高

然后在 17:30,Polestar 2 的说明会开始了。在我还在好奇为什么每个座位上都有博物馆里租的那种无线耳机时,原来是 Polestar 亚太区 CEO Nathan Forshaw 也在现场,这看来妥妥会有问答环节。

以直播连线的形式出现在了屏幕里的主讲人 Chetan Kotur 也来头不小,曾是极星 CEO 左右手的他,现在是亚太区域产品总监。对于两个主讲人员都是外国人这个活动,极星安排了同声传译。而且让我震惊的是,在这个一个多小时的说明会中,同传老师持续高能输出,除了把充电站说成加油站以外,在复杂的技术说明和问答中没有犯下任何错误。

最后的问答,由于被同行们更有力的举手而抢掉问题的我,有幸在最后一个问答机会抛出了我仅存的可以「刁难」亚太区 CEO Nathan Forshaw 的问题:

We know that Geely has this huge universe of brands, and what do you plan to differenciate Polestar among other products...

显然 Nathan 被我质疑同质化的声音略感不满,在他一顿职业经理人式的回复后,义正言辞地直接来了一句:

We are already different.

嚯,这么自信的么!我倒是想看看 Polestar 2 和市面上其他电动车到底有何不同,产品的底气来自哪里。

ÖHLINS,真香!

上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随车教练是鲁宁!深耕赛车行业的鲁老师也是极星的老熟人了,两年前的 Polestar 1 的工程验证车型试驾就有他的勤劳付出。

Polestar 2 上市也一段时间了,所以我这次来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地了解它的产品点,也不是了解它新的原生安卓车机,而是它的高性能套件。

选装的高性能套件,由 Brembo 的单体式四活塞卡钳、Öhlins DFV 减震器和 20 英寸锻造轮毂组成,还有和卡钳同色的专属瑞典金安全带和气嘴帽以显示身份。所以,重庆这样的路况,再合适不过试驾这个车了。

日本车媒有一个惯用的描述一辆车底盘优秀的套路话。「一台优秀的车,只要开出去两三米就知道了」。我觉得,就算是殿堂级的瑞典 Öhlins DFV 双流阀减震器也不可能带来这种感受。因为这样的套话对我来说,和国内媒体老师的「路感清晰」基本上一样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然而,我打脸了。我小看 Öhlins 了。日本人貌似并没有说错,国内的媒体老师那样的描述也不是吹牛。

上车以后开了几米,我就发现这是个路感清晰的车。沥青路面的质感和颗粒度,能通过车轮传递至转向系统和车身里,最后通过我的双手和臀部感知。这种感觉就像我置身于某日化品牌的柔顺剂广告中,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礼拜天的下午,我穿着洁白的衬衫站在我家后院,抚摸着挂在草坪中的晾衣架上的那块纯的高支数毛巾,并感受着这毛巾带来的细腻的摩擦感。

从白日梦惊醒后,我发现,哦!原来这就是「路感清晰」!车辆对抓地力的沟通原来是可以这么清晰,清晰到我好像都能知道这个弯用多少的速度过是安全的。Öhlins 的 DFV 产品在汽车后市场上基本就是一个巅峰级存在,而且都是以可以改变车身高度的绞牙避震套件的形式存在。但是这台车的 Öhlins DFV 却只是个套装避震,不能调节车高。

看似比改装产品大打折扣的悬挂,难道是不厚道的体现吗?显然不是。其实每辆车都有它最合适的悬挂几何,并不一定是越低越好或者是越高越好。我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坐在后排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指路的鲁老师的肯定。

他补充道,他们内部用过这台车和其他车型对比,做过绕桩测试。Polestar 2 是唯一一台可以顶着油门全程维持这漂移状态过弯的车,动态的衔接非常顺滑。而且这套悬挂的标定,是从接近 200 套不同的弹簧、阀体、减震油等的组合中脱颖而出的。

我又想起来了一个赛车手朋友上次和我喝酒时说过的金句:

改装车充其量是工艺品,你打造的是自己专属的工业垃圾。

22 段的阻尼调节,它确实只是个 1 way(回弹阻尼和压缩阻尼同时调节,也不能区分高低速)。但是你要理解,这是原厂工程师精心调校才得的成果,并不是几个改装店小二在你找哪个二倒手打折买来的改装避震上拧几个螺丝转几个旋钮就能做到的。

Polestar 2 的这套 Öhlins DFV 悬挂,以前 10 后 10 的默认状态下在城市路况行驶,对几乎一切路面输入都是一次收缩,没有多余的动作。而且官方还很贴心的已经告诉了你正解,赛道模式是前 1 后 3。免去了你买了套改装避震还要不懂装懂自己瞎调的麻烦。

由于专利阀体的结构优势,回弹时的减震油流速相比普通避震结构更快,可以让轮胎迅速落地,减少腾空时间。20 英寸的锻造轮毂也有效减少簧下质量,所以这台车开起来有改装车的操控,又有原厂车的质感。这就是官改 Öhlins 的最大魅力!

BREMBO 刹车,请问有用嘛?

山路多,弯道多,红绿灯也多。在重庆,一台车的行驶质感好不好,除了悬挂系统外,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都是关键的衡量因素。纯电驱动在这样斜坡多且走走停停的用车环境,有着天然的优势。更难能可贵的是,Polestar 2 的加速踏板调校,让对车速的精准控制得心应手。其实并不是什么都是线性的就是好的,这一点对于加速踏板的响应来说尤其关键。

Polestar 2 的动力输出逻辑明显是一个两段式增益,加速踏板前段的增益来得非常缓和,而后半段则比较线性且增益较大。这样的好处就是在普通市区行驶的速度范围,配合较重的踏板力度,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汽车的速度。

而转向的手感也是非常自然,没有一离开中立位后就开始出现激烈的转向力度增益,回正阻尼也是恰到好处,没有轻到很 Cheap,也没有重到像老奔驰那样地粘手、笨重。

途径洪崖洞,是这次重庆之行最堵的一次,虽然我可以从车速为零时就启用 Pilot Assist 领航辅助来解放右脚,但是显然跟车距离还没有为这种城市路况优化,而车道保持辅助也不适合车道线断断续续的城市路况。没有开启它的原因,不想被插队固然是一个理由,跟车距离太长被后车按喇叭才是最头疼的。

当然,我也可以用极低速且匀速的状态控制这辆车前行,紧贴前车。这是传统汽油车以及个别电动车都非常难做到的事情。配合可以关闭的单踏板模式,Polestar 2 在低速路况下操作非常顺畅。事实上,我在重庆的试驾过程中,只用过 5 次刹车踏板。

所以,Brembo 卡钳显得有些配置过剩了?这个四活塞卡钳还比国产新势力采用的 Brembo F50 的 OEM 款式体积更大,而且比两片式的这些更高级,是单体式的。体积更大就意味着热容量更大,有着更好的抗衰减性能,而单体式就代表更强的刚性,能带来更好的脚感。实际上 5 次刹车中,有 2 次就是纯粹为了体验这个卡钳的脚感。

Polestar 2 虽然超过了 2 吨,但巨大的卡钳和 375 mm 的通风盘带来的刹车体验仿佛能把动能转化为热能的熵变过程都在我的脑中成像。踩这辆车的踏板是一种享受,每一脚都能品味制动工程师的对这台车施加的魔法。刹车踏板行程不大,可以用脚掌给它的压力变化来线性地控制减速幅度。同时,作为原厂刹车,它没有改装刹车的噪音以及保养要求。刹车距离的账面数据不是一切,可控的刹车才是是驾驶者的信心来源。在这个方面,极星拿捏到位。

这些小点,也许就是让人买单的独特卖点

这次 3 个小时的驾驶体验,是在我坐了 2 个多小时飞机后进行的。我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情,就是我的腰还没有报警。看来极星继承了沃尔沃的优秀座椅设计功力。用腰部仔细感受,座椅并不软。但是它的支撑和曲线则恰到好处,让你感觉到身体的受力是均匀的。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欣赏的是这辆车的仪表盘 UI 设计。其中一种 UI 是以文字为主的极简设计,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日式的机甲风,有一种收敛的科幻感,悄悄地刺激着住在我内心的中二人格。

转向灯的音效也是一个有趣的点。这个声音一开始我以为是车内的喇叭坏了,因为它的声效类似于一种开关音响设备放出的电流噪音。这种更加低频的音色,习惯了以后发现它的入侵性更低,但同时辨识度还足够高。

原生安卓车机的高德导航几乎就和手机一样,还支持多个途经点。这个特斯拉粉丝们喊了半天才被马斯克纳入需求池的功能,其实对于需要战略性规划充电策略的电动车自驾游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而车机里反复出现的瑞典金元素,也和这辆车的高性能套件形成了呼应,UI 设计和整体风格高度统一,不像有些新势力,每个屏幕都是不同的风格,令人费解。在语音方面的本地化也领先德系主机厂,搭载了科大讯飞和天猫精灵双系统。还有华为的应用市场,可以运行 b 站等主流 app。所以这块 11.15 英寸的中控屏,并不是华而不实的摆设,而且还支持 OTA 升级。

图中的格子为照射范围示意图

这次的重庆夜路试驾,还让我很好地体验了 Pixel 点阵式 LED 大灯。它通过摄像头识别汽车和自行车,让远光灯选择性避开前方车辆。毕竟,自己的安全也建立在别车的安全之上,随着前车移动的动态照明效果,也在无聊的夜路上演绎出了赛博朋克的味道,维持了我的注意力。

懂的人懂

这显然不是一台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车。如果从它的架构角度来看,CMA 确实不是一个特别高级的平台,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在这个价位也不算厚道。但是如果你的认知已经超越了形式,在追求纯粹的体验时,这台车对驾驶质感的诠释、设计风格的独特和对安全以及环保的执着,会让你会发现极星 2 居然还就是中型纯电 SUV 中唯一的选择。

在活动当晚的派对上,极星 2 的明星用户周德麟发表了他自己为什么选择这辆车的看法。他说,他选择这台车不是因为它的环保理念,也不是因为它的操控,也不完全是它的安全,这些都只是形式。他买极星 2,是因为通过这个产品,他感受到了爱。

撰文:42号电动性能控
编辑:莱因哈特烦恼

这些也值得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