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县委书记署名文章】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实践内涵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

三江县委宣传部 风情三江 2024-03-19


提要

8月16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16期“书记视窗”栏目刊发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贺莹署名文章《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实践内涵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全面展示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实践内涵,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现予以全文转载。






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实践内涵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逐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深刻领悟“千万工程”实践内涵,高质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新三江。


坚持生态优先  守护绿水青山颜值


生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根本。实现生态振兴,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牢记“绿水青山”的“美丽颜值”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厚价值”,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为一体的生态建设机制,才能让“绿色”成为三江发展的鲜明底色。构建责权明晰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污染排放许可制、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政策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吸引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构建综合施策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场地环境监管等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县容县貌整治等专项行动,系统推进乡村垃圾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80.2(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构建协同发展的碳汇交易平台。依托三江丰富的林业碳汇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了社会团体与脱贫户权属林之间的碳汇交易平台,既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又能帮助脱贫户增加收入,协同推进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自碳汇乡村振兴项目正式实施以来,带动八江镇岩脚、高迈、汾水3个村的220余户脱贫户,开发碳汇树木16万株,每年收益可达48万元,户均可增收2000余元,为绿色经济发展探索新模式。


坚持产业为本  写好金山银山文章


“千万工程”以产业发展为根基,描绘绿色生态农业崭新画卷。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来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对于脱贫地区的群众来说,产业项目更是至关重要。为此,三江大力推动“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全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新格局。深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三茶”统筹为引领,着力加强文化赋魂、科技赋能,推动“三江早春茶”公用品牌规范管理,推进茶叶产品精深加工,全县茶园面积达21.5万亩,年产值25亿元,人均茶产业收入5852元,茶产业已经成为全县7万多农户30余万人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三江先后承办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决赛等全国性茶业盛会,荣获“三茶统筹”先行县域、“科技兴茶富民”典型县域、全国茶业百强县等称号。加快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深入落实自治区油茶产业“双千”计划,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成功经验,以工业化思维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不断优化油茶品种,加快建设油茶精深加工示范产业园,推动三江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全县油茶林面积61.7万亩,年产值5.2亿元,漫山油茶林已成为侗乡百姓稳定增收的“致富林”。着力做好“田文章”。大力发展种稻养鱼产业,不断激活联农带农益农效应,目前全县稻田养鱼面积达8.26 万亩,产值1.5亿元。以三江稻田鲤鱼为主的广西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江高山鲤鱼获得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稻田综合种养“三江模式”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案例。


坚持旅游富民  绘就山水相融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但对资源条件有很高的要求。三江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创新“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非遗项目、民俗演艺和采茶制茶等打造成美丽风景和热门业态,也激活了宝贵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成了富民产业。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侗族古村落打造丹洲生态休闲度假岛,依托鼓楼、风雨桥、侗族木构建筑打造程阳八寨景区,传承开发《坐妹》《侗恋程阳》等情景互动演出项目,把拦路迎宾、月也、芦笙踩堂、百家宴、侗族大歌等侗族民俗风情与沉浸式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打造侗族文化IP,吸引游客在“侗乡”流连忘返。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将程阳八寨景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和百姓的幸福家园。推进生态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依托生态茶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布央仙人山景区,开发千亩茶园观光游、云雾山上观日出、采制茶体验、打油茶特色饮茶体验等旅游项目,建设稻田养鱼、野生葡萄种植等田园综合体,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让游客体验侗乡农耕文化与乐趣。2018年以来,布央景区旅游人数累计达2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000多万元。开发打油茶、采制茶等个性化、场景化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的根本目的。创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旅游景区幵发运营模式,推动程阳八寨、月也侗寨等景区提质升级,带动当地群众办民宿、开餐馆、卖特产、当演员、做导游,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布央村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三变”改革,通过村民以自然资源、土地、现金入股,村集体运营管理,走上茶旅融合的路子,曾经的贫困村变身为小康村、“网红村”。



坚持城乡统筹  提升宜居城市品质


“千万工程”的实践证明,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三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高起点开展城乡规划。坚持规划为先,率先启动6个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保城乡建设科学规范。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基础上,不断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加快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土空间发展蓝图。加快构建“一核、两轴、六心”的城乡发展格局。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投资2.69亿元,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围绕招大引强,引进茶叶、油茶加工企业等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强力助推城乡建设。发挥丹洲镇、斗江镇等五个县域次中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一批特色小镇,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高品质提升市容环境。以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建立健全包点网格化创城机制,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探索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县城街道分类管控,推进文明出行、背街小巷以及农贸市场等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提升城管执法和服务水平,奋力建设宜居县城。


坚持党建引领  彰显乡村治理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坚持强化村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领头雁”作用,把支部带强、把支书带优、把党员带好,才能凝聚乡村治理动能,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创新实施桂湘黔“三省(区)四县”党建联盟促边界治理机制。组建“桂湘黔”接边地区党建联盟,围绕民族共融一家亲、党建共抓一盘棋、清廉共筑一条心、平安共创一体化、治安共管一张网等五个方面开展合作,构建党建引领接边地区乡村治理新格局。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开展精细化服务。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组建基层事务管理网格810个,成立村(社区)应急先锋服务队170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125个,将基层事务网格全覆盖所有村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党旗领航促“自治”,让侗寨有“规”可寻。大力推行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形成治理有序的规范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党(总)支部牵头组织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通过“侗款” “鼓楼会谈”等侗乡传统议事形式,探索构建包含法律法规等内容在内的村规民约体系,通过村规民约让侗寨有“规”可寻,“约”出乡村治理新气象。


     (作者系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  贺 莹)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16期




三江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二维码


编辑/吴茂田 校对/龚普康审核/谢以科 监制/龙晓琴
投稿邮箱:cyq999666@163.comsjxw8891@126.com联系电话:8612982(三江融媒体中心)      8611950(风情三江)
风情三江微信号:sjcyq999666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声明: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