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群“没出息”的留守青年,被2500万人羡慕

电商君 电商报 2021-07-17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ID:kandianshang)


中国广阔的农村里,一直“游荡”着这么一群边缘人物。他们被村民视为“怪咖”,走到哪里都会迎来审视打量的目光。
仔细看看,他们的确有些不同寻常——他们明明正值大好年华,可以好好闯荡一番,却毅然决然逃离北上广回家乡,成天举着个GoPro穿行在田野间,自言自语,不干正事。

连他们的家人都嘲讽道“做这些事情不是没用,是真没用”、“不务正业”、“没出息”、“窝囊”。
另一方面,他们却在网上获得了成百上千万陌生人的点赞和喜爱。那些千里之外的网友,一边看着他们的视频,一边暗暗羡慕着:乡村的日子多么令人向往啊。

这正是独属于乡村网红青年的一面。蹲在农村里,守着鸡鸭狗,登上最高的屋顶都只能望见贫瘠的山路,这样看似绝望的生活里,一条网线,一个短视频,就能让一切变得闪闪发光。
手工耿的“无用”人生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手工耿前30年的生活,大概是“无用”。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的缘故,手工耿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在城市里,他做过汽修厂工人,电焊工等一系列工作。
当他的工资涨到一天200块的时候,他却再也受不了当工人的生活——日子变得麻木枯燥,一成不变,连宿舍床位下面“呜呜”作响的抽风机都变得有意思起来。
手工耿回到了家乡,跟父母说:“我不去工作了,我想一个人干。”母亲根本理解不了他,气得大骂他是一个“没用的人”。
但手工耿真的没用吗?事实上,他一直有一项超出常人的天赋——做发明。

小时候他就喜欢拆家里的电器如收音机、时钟,直到被爸妈打个半死才作罢。
长大之后,他看母亲的钱包老是被磨烂,于是发明了个不锈钢钱包给母亲。这个钱包虽然比秤砣还要重,但起码不会再坏了。
母亲并不喜欢这个发明,在她眼里,“有钱整这些没用的干嘛呢?”
手工耿坚信自己发明的产品一定会有人赏识。
那一年,正是短视频开始崛起的时候。于是,他注册了短视频账号来拍摄自己的发明产品,好让产品被更多人看到。还开了淘宝店,等着销量飞升的那一天。
最后,手工耿淘宝店的销量依旧惨淡,但他却火遍全国——全网粉丝超过千万,单支视频最高播放量达1000万。央视、《华盛顿邮报》等都对他进行了报道。
原因正是因为他拍摄的那些视频——产品虽然无用,但是极具朋克精神和魔幻现实主义。
比如这台倒立洗头机,倒立健身和洗头一举两得,就是十分考验使用者的倒立功力:

还有这台“破釜沉舟跑步机”,使用者需要被关在一个笼子里跑步,不到时间不给出来。
手工耿上一秒宣称:“我就是滚,也要在里面滚上一个小时。”下一秒跑得直喘气,一直问旁人:“还没到时间吗?明天再跑吧。”

最脑洞大开的莫过于“夫妻分分合合床”。
夫妻之间相处难免会拌嘴吵架,想要分床而睡,但是家里往往只有一张床。手工耿针对这个“痛点”,发明了由钢管焊制而成的床。

这张床外观看起来和普通的双人床差不多,但只要按下床头的按钮, 床就会自动分开一米远,达到分床不分居的和谐场面。

这样的发明虽然无用,但却充满了一种艺术家式的天真烂漫,给无数网友带去了欢乐。“哈哈哈”是手工耿视频里最常见的弹幕。
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也给手工耿带来了广告变现的机会。
因为这项事业,手工耿终于过上了心满意足的生活——家人都对他有所改观,父亲和弟弟甚至成为了他的助手。而他也能在熟悉的地方,做喜欢的事情,有梦做,有钱赚。
贫苦渔民的闪光生活
“你知不知道网友为什么喜欢你?”
“我也不知道,我懂的东西比别人要少。”
荡漾起伏的渔船里,面对记者的提问,阿烽显得腼腆而拘谨。
阿烽是福建的一名渔民,19岁开始打渔,至今已有七年经验。同时,他还是西瓜视频上的一名“赶海网红”,坐拥将近500万粉丝,每支视频的播放量都在100万左右。

评论区里,有无数网友在与他互动。有人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有人叮嘱他皮肤过敏了要赶紧去治疗,还有人向他询问抓来的海鲜怎么卖……

这个男人皮肤黝黑,个子不高,看起来平平无奇,简直让人完全想不通他为什么能收获这么多粉丝的喜欢。但只要他一出海打渔,你就能感受到他身上闪光的地方。
渔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而无望。
阿烽常常要凌晨四五点起床,带上渔网和钩子出海,常常在海上漂个四五个小时,都一无所获。等到将好不容易捕来的海货卖出去,一天只能挣个一百来块。
而且因为常常在海上待一整天的缘故,阿烽饿了只能吃馒头,最后患上肠胃炎。
然而另一方面,赶海的生涯实则具有别样的魅力。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阿烽乘着渔船,撒下网去,夕阳的光芒成了碎金子在浪花里起伏,美不胜收。

而每次收网,都是一次赌博——坏的话只能收获有毒的水母,好的话能够捕到兰花蟹、大青蟹、石斑鱼、青龙鱼、大章鱼,有种寻宝的感觉。

每一次捕鱼,阿烽都会跟粉丝传授“专业知识”:蓝色的兰花蟹是公蟹,石头下面最多小螃蟹,刮大风的天气里乌头比较多……
最重要的是,不管收成如何,阿烽都会在镜头前露出他那招牌式的笑容:“今天要发财啦。”

这样的乐观感染了很多网友。他们直言,从阿烽的笑容中获得了许多力量。
现在的生活是阿烽所喜欢的。他自小在海边长大,在外闯荡了三年,始终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还是挂念着大海,于是回乡当了渔民。因为日子过得紧巴巴,妻子总是催他外出打工,好赚多一点钱。
好在因为短视频,阿烽的收入翻了两倍,还买了人生第一辆车。他如今既能在大海上自由地驰骋,做赶海英雄,又能陪伴妻儿,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华农兄弟的花式吃竹鼠大法
在华农兄弟这里,竹鼠有一百种死法:只要竹鼠中暑了,拉稀了,抑郁了,胖了,通通都会被华农兄弟做成烤竹鼠、竹鼠汤、焖竹鼠……

华农兄弟可以说是三农领域的头部网红,全网粉丝超过1000万。他们的花式吃竹鼠大法,在平实质朴中又透出一股憨傻和无厘头,逗乐了无数网友。
华农兄弟里,常常出镜的那位叫是养竹鼠的刘苏良。负责拍摄,常戴着渔夫帽显得比较羞涩的是胡跃清。

他们都是留守青年。刘苏良因为想照顾孩子,于是回来开始养殖竹鼠。胡跃清则实在是厌倦了打工的生活,觉得没有自由,于是回乡做自媒体。他们于一次满月酒上相识,后来开始合作拍视频。
在他们那个地方,留守青年就相当于无业青年,被人指指点点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他们并不在意:“我不跟他们玩,不跟他们说,我走我的路。”
华农兄弟的火爆,一部分归因于刘苏良无意识的“天赋”。
他有点话痨,喜欢自言自语,要么就对着家里的鸡、狗、竹鼠说话,有种天然的亲和力。
上一秒他还抓着竹鼠夸赞道“很漂亮”,下一秒就已经在磨刀霍霍向竹鼠,一旁的竹鼠被扒光了皮成了肥美的菜肴,等着上烤架。

记者问他为什么总是要在吃竹鼠前找理由,他答:“都把竹鼠给吃了,还不说点话,很尴尬的。”
在视频里,刘苏良堪称“农村版贝尔”,时不时就来场荒野求生的“大戏”。
竹子里黑黢黢的笋虫,被他烤来吃。山上各种不同种类的野果,任他采摘。家门口一窝密密麻麻的黄蜂,他都能想方法捅下来吃掉。高高的荔枝树,他能迅速爬上去,一通乱晃,荔枝如同下雨般掉下来,滚来滚去。

还有一部分原因归因于胡跃清的用心。尽管他并没有学过摄影,但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都十分流畅完美。
他的镜头下,有被风吹动得“哗啦啦”作响的树叶,有绽放的娇艳欲滴的花朵,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野,还有河边袅袅的炊烟。

其实还有部分原因,源于网友的“造梗狂欢”。有才华的网友们,和淳朴的华农兄弟,共同谱写了一曲欢乐的乐章:
华农杀竹鼠时旁边叫唤的鸡,被网友叫作“送终鸡(宋仲基)”;华农提着竹鼠前往河边的路上一朵平平无奇的花,网友赐名“彼岸花”;华农兄弟准备吃竹鼠了,弹幕上方飘过一句“生而为鼠,我很抱歉”……

因为疫情,华农兄弟如今不能养竹鼠了。没得拍竹鼠之后,他们开始展现更广阔的农村生活图景——打稻谷、种脐橙、钓鱼、摘桃、抓螃蟹……视频播放量虽然不比以前,但维持在几百万上下。
无论如何,他们有粉丝的喜爱,有大山作为后盾,生活总是有盼头的。
农村网红的视频里,藏着个桃花源
当一二线的自媒体还在头疼如何抄袭洗稿的时候,这群没读过什么书的农村网红早已轻轻松松实现了10w+、100w+。
他们的制作或许简陋,视频取材也很局限,囿于农村,但他们的短视频,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网友在观看点评。

就拿手工耿、阿烽和华农兄弟来说,他们的全网粉丝相加几近有2500万。靠着这么高的流量,他们卖起了货,打起了广告,月赚七八万都没问题,实现了个人财富自由。
这一方面要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全国98%的行政村都已经通上了光纤和4G网络。
这也就是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够通过网络紧密连接在一起,无论你是深处贵州大山还是西藏的高原,都有通过互联网改变命运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归功于短视频APP的风靡。
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让短视频成为了最潮流的展示形式。短视频天然具有理解门槛低,刺激大,操作简单易上手的特性。
就算没有什么文化,没怎么接触过电脑的农民,也可以轻松上手。渔人阿烽最初的视频就是用手机随意拍的,内容是在海边抓青蟹,岂知一下子就获得了几十万的关注。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群乡村网红所展现的生活是那么地真实、淳朴、原生态,以致于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友。

同在农村的村民会对类似的农村视频产生共鸣。他们看到阿烽收获的喜悦,会想到自己在麦田里的丰收,心情也跟着一起激动起来。
外出的游子则借以打发思乡的苦闷。
背井离乡的他们,可能一年都不能回家一趟。华农兄弟上山摘的野果,在河边烤的山鸡,都让他们想起自己的家乡——李子是不是熟了?自家喂养的小猪仔长大了吗?爸妈身体还好吗?

思乡时,他们只能打开农村网红的视频,怀念往昔的时光和留在家乡的亲人。
而身处城市的年轻人,则对这些农村视频感到无比新奇。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掏过鸟窝,爬过树,生起过灶火,也不知道赶海的风景这么好,竹鼠要这么养
农村网红在城市和农村的裂缝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在如今城市的房价物价居高不下,焦虑和压抑弥漫的情况下,农村网红的视频就仿佛打开了一处桃花源,供年轻人逃离现实,排遣压力。

事实上,农村网红的确过上了某种程度的“桃花源生活”。
比起985高校出来的人才自诩为“985废物”,经历着流水线般枯燥的工作,还要拼了命攒钱买房买车,乡村网红所在的地方没有类似的焦虑和紧张。
乡村不大,他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享受着低房价低压力的生活,获得的是城市人群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自由。

他们一方面获得了比打工多千倍万倍的自由,可以任意穿越在田垄、山野和河流边,另一方面又过着妻儿在侧的美满生活,有自己的一份事业。
他们大可盖个房子,在屋顶上躺着,夏天吹吹风,冬天晒晒太阳,放眼望去,今年的麦田已经被收割完毕,光秃秃的,但没关系,下一个春天它又会长出来
中国的乡村,受限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困境,靠着第一产业的产出,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束缚,所以几亿年轻人只能背井离乡到大城市里讨生活。

但是短视频APP的兴起,催生了农村的文化产业,并进一步带动了电商产业。不知道靠着第三产业的助力,中国的农民是否能够实现不背井离乡的脱贫致富?

若是可以的话,快手、抖音、西瓜视频对于中国的乡村振兴,可谓是功莫大焉!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