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知识 | 中洞:苗族人的洞穴部落

2017-08-08 CNG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贵州省的中洞

既是一个原始洞穴

又是一个自然村寨


至今

洞穴内的苗族人

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并用种种借口拒绝搬出洞穴


他们的洞穴生活是什么样

又为什么对其如此依恋呢




大山深处,别有“洞”天


摄影 / 曹经建


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畔的大山深处,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它既是一个原始洞穴,又是一个自然村寨,里面生活着十几户苗族人。


中洞内部高大宽敞,坐东面西,洞口外是一片斜坡竹林,洞檐呈月牙形,洞口有巨石。石上堆满被阳光晒得枯黄的玉米秆。洞壁两侧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吊脚楼,一律是木柱子、竹篱笆墙、有梁无盖的屋顶。



洞穴人家的生活


摄影 / 雨蔚


下午3点,是中洞最美好的时光。西斜的阳光恰好折射进洞中,能给昏暗的洞穴带来几个小时的光明。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洞穴中,除了自己做不了的农用铁器,如锄头、犁耙外,洞中人家已经习惯了自给自足。比如,中洞人喜欢喝一种酸汤,原料不是米醋,而是一种藤树叶。这种植物在洞外满山坡都是。他们还用这种藤树叶驱虫驱鼠,所以中洞四季不见蚊虫蛇鼠。


中洞苗寨的苗族人,按照服饰特点应属于“青苗”。由于长期生活在洞穴里,缺乏和外界的沟通交流,他们的价值理念与生活习惯都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随意任性的意识逐渐取代了民族传统习俗。在中洞,男人不会吹芦笙,女人没有银饰,苗家最隆重的芦笙会、牛打架,仿佛成了遥远的回忆。


由于整个洞穴内只有十几户人家,长年姻亲之后几乎全是亲戚,嫁出或娶进来的很少。即便是亲家,中洞的人也很少外出串门走亲戚,通常是洞穴外亲戚来到中洞拜访。对于洞穴人家来说,最大的社会活动就是每月到镇上赶集,而这一切又往往是为了添些生活必需品。



难以割舍的家园


中洞居民在舀取石缝中渗出的水  摄影 / 曹经建


中洞村的村民在洞内定居的历史并不长,大多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由居住了百年的下洞往上搬迁,搬至现在的“中洞”,这一住就是60多年。他们的祖先之所以择洞而居,一来可以躲避官府的追杀,二来可以避免土匪强盗的骚扰。


解放以后,虽然时局稳定了,但村民却习惯了聚居洞穴。当地政府曾劝他们搬出去,但他们还是觉得洞里好,不怕刮风下雨,且冬暖夏凉。在洞外的山坳下,稀稀拉拉地盖有十间八间白色的小平房,那是政府为帮助这里的人们告别洞穴生活特意建造的,但直到现在大部分洞穴人家还是选择留在中洞。



内容来自

《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7月

撰文 / 雨蔚 孙吉  摄影 / 雨蔚 等

责任编辑 / 刘乾坤 周晓红



你还知道哪些与世隔绝的地方?



别错过


东莞有奇香

自然界的“建筑装修大师”

石柱也有火山之躯

曲里拐弯就是它

假如盐和岩堆成山

“天外来客”荚状云

海岸线怎么变

你不知道的曙暮光分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