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鹅厂志愿者说,这次夏令营让他们回到了少年 | 腾云×DN.A计划

腾云×DN.A计划 腾云 2022-09-26

这是DN.A少年团夏令营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本文的主人公是几位来自鹅厂的志愿者。


在这场夏令营之前,这些志愿者大多并不相识。他们分布在鹅厂的各个部门,担任着产品运营、交互设计师、游戏策划人等多个角色。他们的报名理由也各不相同。有人说,他们从夏令营的营员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有人说,这是和互联网行业最贴近的一次公益行动


他们中,有人专门为此请了年假,早出晚归,每天往返城市的对角线两端;也有人在每晚下班后匆匆赶来,深夜才离去。在营员们心里,他们既可以是摄影师、辅导员,也可以是组织大家玩桌游的“桌长”、“城市探险”时的同行伙伴。


在活动结束时,许多志愿者对这段经历给出了几乎“雷同”的评价:我们从这场活动中看到了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影子。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夏令营?他们为何而来?这篇文章为你找到答案。




在文章开始之前,你可以先通过这篇文章了解本次夏令营的概况:在这个特殊的网络素养夏令营,19个家庭经历了什么改变 


DN.A少年团夏令营由腾讯DN.A计划联合“少年灯塔”腾讯未成年人主动服务工程、天美工作室群、阳光朋辈计划共同举办,为期5天,本届夏令营于十天前在深圳顺利闭营。19个参与的家庭均从全国数百个报名家庭中挑选而来,这些家庭都认为自己面临一个问题:因孩子过度使用网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文 | 腾云口述 | DN.A少年团的8位志愿者


❒  志愿者韦恩:

我希望他不要再那么“懂事”了


韦恩是夏令营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志愿者。为了参加这次夏令营,他专门请了几天年假。


夏令营期间,他每天早上和正式工作人员同一时间出现在活动现场;晚上,他会等所有工作人员完成当日工作总结后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在那几天里,他每日往返深圳的罗湖与宝安,早出晚归,平均每天只睡五个小时。


他第一次听到这个活动时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被问到“你可以参与多久”的问题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回答:“需要多久我就待多久。”


后来我们得知,这个活动对他有更为特殊的意义,他从这些少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我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别人家的小孩”:成绩好、画画好,回家也主动做家务,情绪克制,没有叛逆期…


这种人设带来巨大的不真实感,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回避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人设是有惯性的,即便是成年后,我也无法再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或向他们提出情感上的诉求。


我不知道该怎么向他们进行表达。一旦情绪升级,好像所有沟通技巧都失效,只能拉黑电话微信,闭口不谈。


所以,观察这些充满情绪冲突的家庭,对我来讲是一种情绪上的补偿。我也在学习情绪的表达和理解。

作为摄影师,韦恩需要时刻保持专注,观察每一位少年、家长和老师的状态,以便捕捉到最好的画面。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位像他一样带着任务而来的老师和志愿者都对这次夏令营有着超出工作之外的期待: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希望自己可以真正帮助到他人。


透过取景框,他记录下几天来大家状态的改变——

在活动的第一天,我很难拍到满意的照片。因为大家经常是在独处,画面里经常只有一个孤单的身影。从大家的神情中也可以看出,大家还处在比较压抑的关系里。


在活动的第二天、第三天之后,我发现大家交流变得多了起来,甚至能看到许多亲密的瞬间。


尤其是在夏令营第三天,当这些家庭在海滩边玩躲避球游戏的时候,路过的一个三口之家驻足观看了好久,我听到那位妈妈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对身旁的丈夫说:他们真的玩得好开心哦。


我意识到,改变是真的在发生。

在沙滩躲避球比赛中,输掉比赛的家长们在接受少年们设计的“惩罚”

韦恩还分享了两位少年的故事。在第一个故事里,他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平等和真诚的沟通与一位少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他在我的镜头里总是处于很焦躁的状态,许多人尝试和他沟通,但他依然很难打开心扉,常常一个人闲逛。


有一天,他碰巧出现在我旁边,我看到他的手机掉在了地上,我就问他,要不要把手机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我主动打开话题,和他分享了我曾经摔碎手机屏幕的“悲惨经历”。


他看了看我,对我说:“我的手机屏幕也摔碎过。”就是从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共鸣”开始,我和他建立起了联系。


再面对我镜头的时候,他开始愿意和我对话。我渐渐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成熟的孩子,在和母亲的关系里,我也可以看出他的担当。有机会了解到,他的成绩其实非常优秀,他也希望母亲对他能多一些要求。只是,他一直渴望的是平等的沟通关系。

在韦恩的第二个故事里,主人公是一位带给了大家许多欢乐的少年。这位少年给几乎所有人留下了聪明、开朗的印象,但经过更多接触,包括韦恩在内的志愿者开始慢慢了解到他的另一面——

他绝对是优秀孩子的代表,但同时,他表现得太不像一个孩子了——他的“表演型人格”让他习惯了表现得像大人一样。当相机对着他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把自己伤痛的一面隐藏起来,表现出快乐。


在玩同心圆游戏时,他的每一步都是肯定的、向前的,他对问题的回复大多都是积极的。但当他摘下眼罩的一刻,他才发现母亲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回答,原本的“默契”消失了,二者间的距离依旧很远。这让他有一种“谎言被揭穿的感觉”。


希望他和妈妈能敞开心扉交流。希望有一天,他可以不要再这么“懂事”了。

对于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问题,韦恩也表达了他的看法——

当我们说这些孩子沉迷网络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他们能够在游戏和网络中“生存”下去。


我一直相信,这些能把游戏玩好的小朋友,也能够把这一生过的精彩。




❒  志愿者远芝:

曾经我也是一个“熊孩子”


远芝是一位游戏策划师。在夏令营闭营的那天,她听说有一位少年在经过几天夏令营生活后主动放弃了辍学计划,她感到十分开心,当时便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我曾经也是一个和家长、老师斗智斗勇的痴迷网络的少女,中学时隔三岔五逃课出去上网,午休时愿意顶着太阳冒着风雨骑行回家,只为上网半小时。


我曾经也不想考大学,一心想做游戏,当学校让我们填未来理想时,我写的就是“我想做游戏”。


大学时,我是我们班游戏打得最好的女同学。备考研究生的五个月,我游戏成就收获颇丰。研究生时,学校旁边每一家网吧我都充有会员,甚至有男同学在上网前先来咨询我哪家网吧更好。


后来,我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游戏行业从业者。


直至今日,我心底一直感到窃喜:庆幸我的妈妈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并支持我去做我喜欢的事,即使我这个决定并不被其他人看好。


长大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能有好的平台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能因做着喜爱的工作而感到充实和快乐,对于我而言,这真的很棒。

作为一名曾经的“熊孩子”,远芝通过努力让爱好变成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她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影响更多家庭,“帮助更多家庭正确认识网络”。




❒  志愿者媛媛:

好的规则必须是双向的


媛媛是一位具备教育从业背景的志愿者。在夏令营第二天,她基于前一天观察的经验,“盲选”出了几位相对自信、健谈的少年营员,作为闭营仪式发言代表候选人。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在我对这些孩子一无所知的时候,我试图去“盲选”那些看起来自信且善于表达的孩子。但我最后发现,那些被我选中的孩子,无一例外的,竟然都不是这次夏令营的营员,他们只是深圳当地的志愿者。


我突然就意识到,良好家庭关系带给孩子的正向助力,一直都写在他们的脸上。

媛媛也分享了一位令她印象深刻的“很社会的少年”。


在她最初的印象里,这位少年表现出了超出同龄孩子的成熟,展现出很高的情商。当她最终得知这位少年其实正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时,她为之一惊。那些曾经的闪光点瞬间被打上悲伤的色彩。


她也记录下了另一位少年的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位男孩,他的妈妈专门为他学习了心理学课程。这个男孩学习非常好,游戏也玩得非常好。我问他为什么来这里?他说,他想要做游戏设计师,他告诉我,游戏里的世界更为丰富、更有想象力。这样小的孩子竟然能在游戏中收获这样的感悟。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经过几日的参与,她对网络素养话题也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父母自身使用手机时间很长,但却要求孩子减少上网时间,这就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求。好的规则必须是双向的。另外,现在的孩子依然缺少好的媒介,我们需要为青少年生产更多优质的内容。


其实我以前是从来不玩游戏的,在听完夏令营的课程后,我也希望能主动了解一下游戏,把一些益智类游戏介绍给我的孩子。




❒  志愿者珍妮:

除手机之外,能陪伴孩子的还有很多


晚上下班之后,珍妮便摇身一变成为夏令营桌游环节的“桌长”,带领着孩子和家长,放下手机、放下争吵,一同玩桌游。她也会很有耐心的给孩子们的“QQ空间”(注:一种写在纸上的模仿QQ空间的游戏,家长和孩子可自由的用笔在他人的“空间”中互动)写上留言,鼓励他们参与互动。


一位家长在“QQ空间”里发表“说说”

一位来自湖南的男孩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男孩思维清晰,在桌游中展现出了突出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珍妮认为,这个男孩便是青春期中学生的典型代表,他的身上其实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优点,对他来说,网络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出口——

孩子们虽然被定义为“网络沉迷”,从家长的口中也常听到他们当众表达这样的消极看法。因此,孩子也给自己贴上了这个标签——既然大家都这么看我,那我为什么不玩游戏呢?


从桌游和“城市探索”环节来看,很多时候只是家长的陪伴少了,家庭生活中定的规则少了,家长的无效管教太多了,于是孩子们会寻找替代的精神寄托。


家长不知道,让孩子开心的方式还有很多。除了玩手机之外,还可以多陪孩子散步、玩桌游棋牌。家长也可以规定好玩游戏的时间,如果超时应有惩罚机制...




❒  志愿者定西:

大家的内心都是澄澈的


定西参与了夏令营中的“城市探索”环节。当天下午,她陪伴一对母子前往规定的目的地“打卡”。经过短短一下午的相处,她在这位“看起来很调皮”的孩子身上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最初,她认为这个孩子做事散漫,甚至有些“游离”,不听妈妈的话。慢慢地,她发现了这位少年身上懂事和可爱的一面,比如,这个孩子宁愿自己不打伞也要主动把伞拿给妈妈。除此之外,她也有了更多感受——

这个小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在做事的时候会先有一个方案。比如在和陌生人合影的环节,他很有计划地寻找合影对象,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在做公益,并努力向别人推销活动的亮点。


我感觉,虽然这些孩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家的心都是澄澈的。


这个孩子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收获了非常多的成就感。我想,如果大人能引导他通过类似的方式寻找成就感,那他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  志愿者钟杰:家庭互动模式很重要

钟杰是一位风险管理师,他曾经参与过如“重症儿童陪伴”等公益活动。当听说DN.A夏令营的时候,他很快便决定报名,因为这样的公益活动离他日常的工作更近。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他希望能从自己的职业出发,帮更多人解决问题。


在他参与的“城市探索”环节中,他跟随了其中一个家庭,前往老师指定的任务地点“打卡”,并完成和陌生人的合照任务。在这一系列任务中,从查找路线、乘车到与陌生人沟通,都需要少年们带领家长完成的。钟杰分享了他的观察——

当说到“完成任务”的时候,我跟随的那位孩子开始表现出抵触的情绪,他甚至想违背必须坐公共交通的游戏规则,提出要打车前往。在整个过程中,他也表现出对母亲的不理睬。


我一直在默默观察。在地铁上,他虽然一直在看手机,但其实心里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知道地铁的下一站是哪里,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带大家下车。在后面的互动中,我也看到了他的细心。他其实是一个有闪光点的孩子。


在家庭关系里,家庭的互动模式非常重要,一个不好的互动模式一旦形成,久而久之便可能毁掉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




❒  志愿者豌豆:

学前班不应该只教舞蹈、钢琴和英语

豌豆是一位8岁孩子的父亲,他说他希望通过参加这次的活动,了解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方式。他也希望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家庭,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在旁听了家长访谈环节后,他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感受——

虽然我只是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但这些父母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也会给自己很大的警醒。我告诉自己,要与孩子更多地沟通,及时了解情况,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自己的方式。


我也觉得,应该在学龄前就开始有针对父母的教育。学前班不应仅仅教孩子舞蹈、钢琴和英语,也应该告诉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




❒  小志愿者姚同学: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

姚同学是本文中最特殊的一位志愿者,他是几位来自深圳当地的“小志愿者”的代表。姚同学说,经过几天的相处,他发现他对这些同龄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最开始,我对这些沉迷网络的同学感到害怕,觉得他们都不是好学生。见面之后,我发现他们和我一样,我们都喜欢游戏,也都有过放纵自己的时候。只不过他们的父母有的管得太多,有的又管得太少。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和我玩桌球的一位夏令营同学。他特别聪明,竟然比我这个介绍游戏规则的人玩得还好。


通过夏令营我也了解到电竞选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让我很有收获。


如果让我向其他同学分享这次夏令营的收获,我不会侧重于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我会告诉他们,我见到的这些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事实证明,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我们都是一样的。



志愿者的认真和热情给阳光朋辈项目负责人陈娜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遇到这么走心的志愿者。”




感谢每一位参与夏令营的志愿者。还有几位志愿者因工作或学业原因没能接受这一次的采访,在此特别向他们表示感谢!


再次感谢为本次夏令营提供了精彩分享的讲师们,他们是: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会员叶壮腾讯互娱天美工作室群游戏策划总监张伟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秘书长黄承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员工、腾讯志愿者协会核心理事的陈光以及腾讯“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平台的符欢


*为保护这些家庭的隐私,文中未成年人、父母和志愿者均采取化名。

DN.A计划 是数字原住民计划(DIGITAL NATIVES. ACTION)的简称,该计划希望能够为在数字时代感到焦虑的父母,提供和网络教育有关的各种知识。



丨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