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行情切换!抓住这些方向的“业绩印证”机遇!

杨阳 股市动态分析周刊 2023-04-24

1)当前“AI+”行情的节奏:借鉴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当前“AI+”的第一波上涨波动加大但整体行情趋势未变,行情波动加大后的调整将提供布局良机,后续需关注AI领域行情的细分领域切换。
本轮“AI+”与13年的“移动互联网+”十分类似: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带来新一代场景革命;②均是产业生命周期迎来彻底的应用拐点,产业内生催化剂不断喷薄而出的同时,外部政策催化剂进一步刺激;③海外宏观背景: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转松;④国内宏观背景:经济处在复苏通道上,但复苏弹性偏弱;⑤股市微观流动性:市场以“存量博弈”为主导,显著的增量资金尚未明晰。
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第一波持续快速上涨时长为93天,代表指数涨幅67%,估值提升幅度72%;截止4月14日今年以来wind AIGC指数上涨60%,指数第一波的时间空间与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日渐接近。
参考13年经验,成交拥挤度是首次调整的催化剂,行情波动增大但回调幅度并不大,我们认为随着本轮“AI+”的第一波上涨因交易拥挤波动加大但中期趋势未变,这是通用技术创新向资本市场映射的新一轮科技牛市起点。
2)如果“四月决断”期AI+行情出现调整,如何评估调整时间空间,下一轮行情主升浪的观察要素是什么?
今年市场会在业绩改善弹性行业中评估AI的性价比,与13年和19年经济复苏证伪、产业投资崛起的土壤不同,23年“四月决断期”临近,可能会阶段性带来“复苏投资”和“产业投资”的拉锯
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的三次调整时间在40日以内、指数调整幅度在15%以内,每次调整都提供布局良机。如果AI+出现阶段调整,下一轮行情主升浪的启动可观察商业化进程的推进(找到盈利模式)、应用场景拓展等信号。
产业链行情轮动方面,20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行情以上游硬件为主,第二阶段扩散到中游软件、服务,第三阶段进一步下沉至下游应用
如何判断行情即将出现切换?需要关注三大指引指标:外部政策、行业内在催化因素,阶段性回调。
3)下一阶段AI+行情应如何聚焦?关注AI+“业绩印证”的机遇!
在经历阶段性回调后,行情主线切换有2大催化剂:内生行业催化和外生政策催化。
①内生行业催化投资者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基于对行业周期的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行业盈利落地的跟踪,去追踪和预测行业内生催化发生的时点,而“盈利印证”本身就是构成行业内生催化的重要部分,“盈利印证”的强度(也即盈利超预期的幅度)决定了催化的强度;
②外生政策催化:虽然政策对于行情的刺激和催化作用相当强大,但政策的内容和发布时机往往难以预测,对于投资者来说对政策的布局往往更适合右侧应对,即跟随超预期的政策方向布局
因此在主动研判下一阶段AI+行情的时候,我们建议,需要关注未来TMT内部优先看得清楚业绩兑现的环节——产业周期自身出现积极变化、再叠加AI浪潮的加持领域,今年业绩的确定性会相对更高,需要抓住AI+“业绩印证”的机遇!

哪些方向有望率先实现业绩兑现?
下一阶段AI+行情研判,关注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领域有望率先实现业绩验证的方向。综合自身产业周期与AI带来的业绩增厚机遇,对23年业绩改善确定性较高的领域梳理如下:
1. 电子
(1)AI芯片:AI服务器算力核心,是支撑AIGC在用户端广泛应用的算力基础,受益于AI大模型训练/推理带来增量市场需求。
(2)PCB基板:AI服务器中PCB产品量价齐升,CCL用料标准高,推动单机价值增量显著。
2. 计算机
(1)工业软件:“数字经济AI+”与国产替代共振核心区,受益于制造业升级+自主可控驱动。如MES,市场国产化率不高,但部分国产厂商在细分行业占优;ERP领域部分国内厂商凭借价格低、操作简单等优势形成对国外厂商的竞争优势,具备国产化渗透逻辑驱动。而如CAD市场份额大多由国外厂商占据,自主可控政策诉求下国内研发设计类软件的迭代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具备国产替代广阔空间。
(2)AI服务器(整机):AI潜在拉动订单的环节,海量数据增加与应用场景拓展将会刺激国内智能算力需求规模高增,算力基础设施扩容成为趋势。
3. 传媒
(1)游戏:政策监管边际缓和+产品创新或出海驱动,AI增强场景想象空间。AI技术可应用于游戏产品全生命周期,短期在游戏制作、宣发环节能较快看到降本增效,且确定性强,目前多家公司已布局AI+游戏。
(2)影视:23年政策边际放松与疫后复苏共振,AI技术加持优化供给端。AI技术在影视采集&编辑、内容制作、广告营销上都有广泛应用空间,或将融入影视剧行业全流程;另一方面,AI可以运用自动生成和分析能力助力影视剧宣传和分发工作,看好AI+所带来的长期商业变现空间。
4. 通信
(1)光模块:属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核心领域,受益于数据流量与算力需求爆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带动光模块用量扩张。
(2)交换机/液冷温控等。算力需求带动上游硬件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产业链中交换机/液冷温控等受益。

来源:广发策略研究

(本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