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观夜读丨成都有条“彩色”的江!99%的人不知道……

川观新闻
2024-08-22


被都江堰岷江水滋养出来的成都平原上,河流众多,数锦江最为雍容华贵,其一河碧波最为诗意氤氲。要追溯锦江与诗歌的渊源,得从杜甫说起。


锦江依偎在成都脚边。春天里,沿河林立的桤木树上挂满浅绿小花,掩映得一笼笼慈竹益发静谧修长: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那一年,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辗转到浣花溪边建成让老妻稚子得以栖身的草堂。堂成之日,他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堂成》;那一天,公元760年的春风从这一首《堂成》里悠悠吹出来,在锦江水面上荡出了一圈圈诗意的涟漪。这诗意时而潺缓,时而激荡,一直延续到今日……


锦水得名因蜀锦


锦江河畔泡桐花。川观新闻资料图


今人说起锦江,一般以为泛指府河与南河流经成都市区的那翠水碧波。在此之前,锦江又叫南河,更准确地说,锦江是指浣花溪与磨底河汇合处到合江亭这一段,其本是从岷江分流出来的内江四大河渠中的走马河的最后一段河道,前身为晚唐高骈改郫江、筑罗城之前流碧泻翠于成都城外的流江。


锦江一河碧波,从浣花溪开始,一路由西至东,经百花桥、沧浪桥、锦官桥、虹桥、万里桥(亦称南门桥)、锦江桥、复兴桥(即新南门桥)、安顺桥(又叫兴安桥),在合江亭汇入府河。两河汇流后,一路波光水影,曲折蜿蜒,相继又纳江安河、杨柳河等,水势益发浩荡,直冲彭山区江口镇与金马河汇合,形成声势浩大的岷江,直插乐山而去。


如果说莽莽苍苍的岷江如一条长龙,那么,作为其支流的锦江则如龙身上金光闪闪的鳞甲。


这光芒,来自于蜀锦。


锦水得名因蜀锦。蜀锦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浑身上下散发着雍容华贵的气质。近人朱启钤在《丝绣笔记》这样说:“盖春秋末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他又说:“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锦勃兴……”翻开成都历史,都说三国时期蜀汉在成都置锦官,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南朝梁李膺在《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蜀汉时蜀锦经济的繁盛与发达,从《诸葛亮集》里也可以看到,它从另一面见证了蜀锦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价值:“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锦江上的环保球灯宛如“星河”。何海洋 摄


其实,早在西汉时,蜀锦的品种、花色就已甚多,而且用途很广,行销全国。成都二江绕城,人们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来濯锦,一时间,濯锦者沿江不绝。当锦的艳丽与水的碧波相遇相融,天长日久,这一江水也变得五光十色,丽日下艳丽似锦,由此得名为锦江。成都也有了另一个美丽的别称:锦官城。




锦水春风公占却

早春2月,成都杜甫草堂里的红梅花。川观拍客:袁义明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这一副对联,全成都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也是成都春节期间一个重要民俗活动的诗意写照。自对联撰成之后,每年正月初七,成都人都会纷纷来到草堂,或挥毫吟诗,或默然静立,或信步闲游,尽管方式不同,但每个人都脚步轻缓,心中满揣了对杜甫的敬意。


对联由清代咸丰年间担任四川学政的书法家、诗人何绍基所撰,引发了成都“人日游草堂”这一民俗。


正如浣花溪是锦江的起点,居于溪边的诗圣杜甫也是锦江诗歌渊源的起点。从公元759冬到成都、760年春建成草堂开始至公元765年,尽管杜甫只在成都居住了短短的五年,却迎来了他诗歌创造的高峰,一共写下了247首诗,占其诗篇的六分之一。这其中,写到锦江的诗歌就有多首,抒发了他不同的情感: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卜居》


浣花溪边,草堂之内,锦江清澄的流水冲走了杜甫心中的块垒,他心中生发出五柳先生般的恬静与闲适,只想避开喧嚣纷乱的尘世,在这如丝绸般飘逸的江水边静静地与家人厮守,静度余生。这时候的锦江,在杜甫笔下犹如多年老友,即使静默相对,默无一言,却也可以相知相依。


风和日丽的时候,锦江边的时光给予了杜甫身心莫大的安慰,然而当秋风怒号,也激发他至今仍震荡于天地之间的怒吼,这怒吼,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不仅仅是杜甫留给我们的遗产,也是锦江绵延至今的思考。


万里桥边女校书


望江楼的美景。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杜甫之后,是薛涛。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比望江楼更坚固的,是楼下的锦江。和江水一起奔涌不息的,是春风里,锦江边,中唐时,那一位临水制笺、月下吟诗的诗魂。


这诗魂,便是薛涛。尽管薛涛咏锦江的诗不多,然而没有她,锦江的春水便失去了那鲜活的灵魂。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寄张元夫》


公元790年左右,从松潘回到成都的薛涛脱去乐籍,退居在浣花溪边,这时候的薛涛,内心已不再是旧日那个狂逸的才女了。


她常常一袭红衣,静静地徘徊、沉思,将满腔心思喃喃地说给静静东流的锦江听。她明白,人世间的一切都不如身边的这一泓静水干净。像安慰了杜甫那样,多年之后,锦江同样安慰着失意的薛涛,也许,这才是这条江内心真正的使命?安慰一切失意者,让他们在自己身边得到红尘里所没有的真诚、同情与陪伴?


诗意氤氲锦水情


锦江上的安顺廊桥与游船融为一体。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锦江悠悠,锦水千年。自杜甫开启了锦江的诗意之旅后,这一条河便与历代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之后,锦江成了许多诗人的吟咏对象,随着浪花翻涌的诗词,在宋代达到了顶峰: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这是著名的东坡居士所填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词中,东坡看见湖北汉江里流淌着锦江的春色,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谁?我是剑门关外那渴望回到故乡的人啊!这时候,锦江成了四川的代名词,让一向豁达的东坡也变得惆怅不已。


而更多的诗人由杜甫诗而怀想锦江,由锦江的春风而安慰自己孤独的内心:


濯锦江头可一杯,碧鸡坊口草堂开。十年剑外无相识,黄四娘家几度来。——《次韵庭藻读少陵集 其二》这是南宋诗人周紫芝。


他笔下的锦江,是对杜甫的遥望与致敬,也是对锦官城里这一河碧水的向往。


与周紫芝对锦江的想象不同,杨万里对于锦江,更有一种内心抱负的寄予: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明发西馆晨炊蔼冈》


千百年来,历代诗人所吟咏的锦江,呈现出不同的景色与情思,然而锦江始终无言,她的滚滚波涛,既在诗人们的目光之内,也在他们的诗词之外。这样的境界,正如宋代诗人李新诗句中的意境: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锦江思》

川观夜读 期待您的加入


川观新闻微信《夜读》邀请您成为“川观夜读”的分享人,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大地周末》 作者 杨虎

编辑 张炼
校对 徐海鹏
责编 曾东平
审核 赖永强


你还知道锦江哪些故事?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川观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