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师说丨翟绪权: 书写人生的“经济哲学”

吉林大学 2024-01-08





青年师说

第二季:研行

研学之路|行者无疆



开篇语


盛夏未央,你如约登场。此时,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春风得意,是“绣面芙蓉一笑开”的花前浪漫,还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

值此开学及教师节之际,由校党委宣传部与研究生工作部共同精心定制的系列访谈栏目《青年师说》第二季:研行,一定是你“吉大之旅”最好的伴手礼。

古老的话题,重焕青春的新彩,滚烫的文字背后,是美好的期盼。它既“一以贯之”,又“和而不同”。这期栏目以历届110名吉林大学十佳研究生中涌现出的12位代表性学子为蓝本,撷英采华,生动记述了他们治学科研、教书育人、回馈社会的人生故事,彰显了吉大学子在专业领域潜心开拓、笃行不怠,在各行各业挺膺担当、勇立潮头的卓越风采。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当你走进吉大,梦想已在此扬帆起航,吉大的沃土,时空的绵长,皆能铺展出一幅幅壮丽画卷。

研学之路,行者无彊。吉大的故事永相传续,你奔跑的姿态,一定会续写进吉大的荣光。锦瑟华年何畏迎风闯荡,凌绝顶,同徜徉!


翟绪权

书写人生的“经济哲学”

       

“科研其实是一个从‘我不能’到‘我能’的发掘过程,是一个可能的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机会,我从中的收获是要逐渐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翟绪权说。

看着很拗口,但这却是在吉大历经15年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探索中,翟绪权形成的自己独到的方法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2年,翟绪权在吉林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开始了5年的硕博之路,时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播下了一颗事关国家与民生的经济学种子,为他开启了国有经济研究的科研大门。从此,科研成为了他生活的重心,也是他那个阶段心中“最关切的事”。

这是他经过成本收益分析后的人生选择。“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是通过权衡收益与成本来进行经济决策以便对投入产出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15年经济学领域的专业探索让这种分析方法与思维逻辑早已浸入到翟绪权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在竞争与选择面前,他从“想要很多”慢慢转变为能够在繁复的表象中快速找到心中“最关切的事”,并为之耐心地、分步骤地、有条不紊地将精神用在有益的方向。这是他独有的“经济哲学”,也是在吉林大学求学15年的漫长时光中慢慢发芽生长后的果实。

作为一门“入世”的学科,经济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当放置于时代发展洪流与国家发展的大需求中。从国家发展中看热点,从热点问题中做科研也是翟绪权的研究出发点,也成为他进一步塑造人格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多个阶段,多年探索与实践突破了许多重点与难点问题,使得国有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之后,以“拥抱市场、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升国有企业活力”为核心目标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如火如荼展开。翟绪权尝试对国有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在关乎国家与民生发展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方面,他注重对国家政策与发展大势的关注与思考,另一方面,他大量研读国有经济相关文献,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界前辈的论文,他在长期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积累,形成了知识体系,在无数次头脑风暴中进行问题拆解、形成逻辑闭环,继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壮大的学术论文,参与撰写了《中国国有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基本经济制度》结项书。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接下来国有经济应该如何优化布局?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党政关系应该怎样才能趋于统一?如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一系列现实发展提出的时代问题成为国家经济领域关注的重点,更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从国有经济发展到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成为了翟绪权研究的主攻方向,一系列CSSCI检索论文的发表都是翟绪权在科研之路上的累累硕果。博士期间,他连续两次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优秀研究生”荣誉,获得国家奖学金、笹川良一奖学金、十佳研究生等奖项,并受学校资助公派参加中美青年交流论坛……众多奖项的获得,书写了他在博士时光的完美答卷。


2017年,翟绪权进入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在多家CSSCI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两年半后,他离开长春来到浙江大学,同年受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并于第二年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继续深耕着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当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发展阶段,翟绪权继续将他的“经济哲学”融入到职业发展与规划中。

“当我从学生成为了一位老师,我会把老师之前传授给我的以及我在吉大学到的,深化、细化之后继续传授给我的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科研,做一个把‘心’掏给学生的‘好老师’!”

“当个好老师”是翟绪权写在学校官网上的职业信条,教学是高校教师的立命之本,是他进入人生新阶段后“最关切的事”之一。

“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前提下,加强需求侧管理,使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他抬眼向讲台下一扫,学生们或茫然或求索的眼神并没有给出答案。

轻松一笑,走下讲台,翟绪权边穿梭在阶梯过道边讲道:“比如有一天我去我哥家小酌一杯,那下酒菜由什么构成呢?最简单的当然是拍黄瓜与花生米,这就相当于一个供给端。但是我这个人又觉得花生油比较大,吃多了不太健康,所以向我嫂子提出能不能用其他东西来代替?从我嫂子的立场上来讲,她把花生给换成了辣白菜,相当于在供给方面做出了结构性调整。之后我又跟她说,我平时吃白菜只吃白菜叶,但吃辣白菜爱吃白菜帮,嫂子笑着说:‘那不就巧了,我在培养的时候就没让它长叶!’这就是获得食品安全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嫂子,通过基础性的知识和方法干预白菜的生长,创造出满足我们消费者特别需求的白菜种类,注重了需求侧管理,这样既在供给侧保持了稳定的积累与输出,又实现了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话音一落,同学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个故事。

这是一节普通的早八课,但每个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背景、该与之匹配哪些案例和故事都经过了翟绪权提前半个月的周密规划与细致打磨。

“对于通识课而言,打磨深刻、生动,并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是起到立德树人作用的根本,要抱着做慈善的谦卑心对待上课本身。”翟绪权讲道。


科研的路并不是一根无时无刻紧绷的弦,只有学会“无聊”才能在忙碌中不知疲倦,这也是成本收益分析具有持久力的原因。而翟绪权的眼中,“无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什么都不想干的放空状态;二是想干点啥但又实在没什么可干的状态;三是我需要干一些和主业完全没有关系或没有什么价值的事情。

“这三种形式的‘无聊’对于我来说都很重要,像做科研课题或者思考一些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搜寻灵感迸发的瞬间,然后再进行持续性地积累与沉淀,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想写就能写出来的。”

利用“无聊之余”反复推敲思考是批判性思维生发的重要方式。从积累、酝酿、构思到下笔,文章先成于脑,再写于纸是他一贯的写作风格,这也是他的写作速度与成文质量得以双优的秘籍。专著《新世纪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就成书于这样的“无聊之余”。2020年初,疫情期间闲赋在家的他在长期酝酿之后,仅用18天就完成统稿,对以往国有经济领域的系列观点与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

“当时我自己觉得精神和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达到了最佳状态,虽然统稿很快,但很多文章可能准备了三五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结构与排布已经在脑子里转了很长时间了。”他解释道。


如今,翟绪权成为了一名思政课教师,连续三年主持3项与国有经济理论与实践相关的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成果,也兼任了中国财政学会国有资产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学术兼职。

从2008年入读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至今,“成本收益分析”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动态演化。“社会运行固然是由各种规则系统化支配的,而规则可以抽象为游戏的玩儿法,但是,绝大多数人总是要作为NPC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这时规则就可以起到改变的作用,那么要如何运用这种规则来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呢?一方面要找准‘最关切的事’,并且更多放弃‘不关切的事儿’,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认识甚至是利用相对核心规则的能力,并且承认、接受核心规则存在的相对性。具体到行动而言,我希望大家做一位主动出击者,学会在‘不确定中做好确定的事’”。

经济学不是句号思维,而是冒号思维,是知真假转换、懂计量轻重缓急的视角,从而最大化提升放弃的效率,以作用于收获的效益。翟绪权以方向、决心与行动汇聚的合力将生命经历转变为心流体验,形成内外一致的人生动力,指引其在教学与科研的路上自由向前。

统筹 | 刘

文字 | 陈雅馨

图片 | 受访者

视频 | 范思弟 受访者

编校 | 国

审核 | 冯子宸 

1.张希为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2.吉林大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3.青年师说丨占洁伟:山水间的地质“医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