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国维书、沈曾植著、朱祖谋批校丨《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限量预售开启

 


当王国维遇见沈曾植与朱祖谋,三位近代顶级大儒的手迹墨宝、诗学文思汇于一册,这会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从《喁于集》《甲乙稿》《壬癸稿》到《海日楼诗》


1917年岁首,元旦刚过,正是寒冬腊月。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大通路(今大田路)吴兴里一幢三开间两层楼石库门住宅里,一位戴镜蓄辫的中年男子坐在书桌前,磨墨许久,濡毫铺纸,神情端凝地开始了一天的抄写。

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大名鼎鼎的学者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近代首屈一指的博学通儒,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之一,于文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金石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治学功力之深、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均为近代以来所仅见;书法亦自成一家,存世作品受到学术界与书法界的广泛关注。


在给罗振玉的信里,王国维曾提到这段经历:

连日苦寒,砚池皆冻,以火炙之,始得作书。而钞寐叟诗得五十纸……

由于气温太低,写不多久,砚池里的墨就完全冻住了,用火烤炙化开后,才得以继续抄写。而抄写的内容,是对王国维而言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大儒沈曾植的诗作。


沈曾植(1850—1922),清末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博古通今之硕学通儒,在近代文坛具有重大影响力。侨寓上海,颜其楼为“海日楼”。著有《海日楼诗集》《海日楼文集》《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注》等。


王国维的抄写从1916年的12月29日(腊月初五)到1917年的1月7日(腊月十四),整整十天,一气呵成,终于将沈曾植在壬子(1912)、癸丑(1913)、甲寅(1914)、乙卯(1915)四年间所著诗稿抄录完毕,并编定为《壬癸稿》《甲乙稿》各一卷。


王国维《寐叟甲乙稿》跋


又隔三年,1920年2月17日(己未除夕前三日),王国维抄写沈曾植在辛亥、壬子年间诗作四十首,编定为《喁于集》一卷。此后将《喁于集》《甲乙稿》《壬癸稿》合订为一册,精心校改,经沈曾植批答审定,又经朱祖谋改三卷为二卷,重为厘定,成《海日楼诗》二卷。


手稿原貌,现藏上海图书馆


《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

沈曾植著,王国维书,朱祖谋批校

线装一函一册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出版



三位宗匠学人的默契合作:《海日楼诗》


说起王国维和沈曾植之间的关系,堪称近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1922年沈曾植去世,王国维亲撰挽联云:“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仅此我们就能看出王国维对这位前辈知己的推崇。

1915年4月中旬,经罗振玉牵线,王国维与沈曾植两位神交已久但一直缘吝一面的大学者终于在上海首次见面,并就此定下忘年之交。次年春,王国维从日本回沪,担任《学术丛编》主编,借居的吴兴里正好离沈曾植的麦根路(今淮安路)寓所不远,从此两人密切往来达7年之久,其间不仅有学术交流,更有诗歌酬唱往来。沈曾植为晚清著名诗人,被尊为“同光体魁杰”,诗作数量多,但极不善于自爱收藏,故散佚也多。张尔田《寐叟乙卯稿后序》云:“公生平有诗数百篇,不自爱护,散落往往在人口。”王国维于当世诗人中最服膺二老,其中之一便是沈曾植(另一位是柯劭忞)。因知沈曾植对自己作品“不自爱护”的特点,故代为整理抄录,以期留存。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炙砚抄诗”的感人场景,也是近代上海文化圈一段脍炙人口的美谈佳话。

王国维将抄录好的诗集合订为一册,《喁于集》因写作年份早而放在最前。其中有疑问无法解决之处,王国维就在诗的上方贴上醒目的宽一公分左右的红色长条纸签,并于封面贴红签,书“朱签十一处乞  再补”八字,以示醒目。


封面朱签


沈曾植拿到王国维的抄本后,又亲自仔细作了校订,改正讹误脱漏之处,调整了部分作品的排列次序,并将遗漏的诗作请人用另纸补抄后黏在里面。而王国维所贴朱签也大多在疑问解决后撕去,有些留下了黏在原纸上的红色签根(此次原色印制,均予保留)。其中有一处沈曾植自己在朱签上写了“注字须补”四字,此签仍完整保留着。


写有“注字须补”的朱签

撕去的朱签痕迹

一张小贴纸上也有朱签撕去后的痕迹

沈曾植批语“不全诗,删”

沈曾植批“顶格写”

原稿中另纸补抄贴入的诗作,有多张纸黏连而成的长页,现已多有破损折皱。此次出版,逐面展开,扫描拼接,细心复原,仍制成原大长页,黏贴于书中相应位置


若干年后,著名词学家朱祖谋(彊村)以此抄本为底本,付梓刊刻《海日楼诗》。在此抄本上,朱彊村亲手圈点批校,校改之处计数百则;并将《喁于集》和《壬癸稿》合为“海日楼诗卷一”,将《甲乙稿》别题为“海日楼诗卷二”。其他订改包括:(一)以音律校韵脚字;(二)为刊刻计,规正字型及避讳字样;(三)将观堂二跋加删除标识,空白处加接写标识;(四)据刊本改误字,又据刊本补有题无诗之《答甦翁》一首;(五)增补诗题一处。《甲乙稿》有三处天头书“依刻本改”,所据当即四益宧刻本《寐叟乙卯稿》。朱祖谋去世前,将其所有稿本皆托付其弟子词学家龙榆生,此录校本亦在其中。


朱祖谋用纸贴去原卷名,另写为“海日楼诗卷二”,细看贴纸下尚能隐约辨认“寐叟甲乙稿”字迹

朱祖谋批校:“《集韵》:箭或作翦。”

朱祖谋据刻本补有题无诗之《答甦翁》一首(诗题在前一页)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号彊村。清末著名词人、学者,为“清末四大家”之一。著作宏富,刊刻《彊村丛书》等多种重要出版物,在当时及后世均有重大影响。


这一册《海日楼诗》汇聚近代三位学人宗匠心血,不仅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近代诗学文献,还可由批校、黏贴等痕迹,一窥刊印本中无法得见的出版过程,更承载着前代学人同气相求、嘤鸣砥砺的精神内蕴。



汇聚三位宗匠学人手迹的墨林鸿宝


除了珍贵的文献价值,《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也是一本汇聚三位宗匠学人手迹的墨林鸿宝、法书秘籍。

王国维以学问著称于世,不以书法名,甚至算不上现代意义中所谓的“书法家”,但是他从小跟着父亲王乃誉练字。王乃誉酷爱书法,“日临帖数千字”,“于书始学褚河南、米襄阳,四十以后专学董华亭,识者以为得其神髓”(王国维《先太学君行状》);同时他也亲自敦促指授儿子练字,在其日记中多有记载。王国维的小楷书法行笔稳健,但不失飘逸潇洒,其间又透出萧散简远的文人气息,可谓独成一体。

不过,王国维自己是比较谦虚的。抄录《喁于集》时,他在跋语中感慨“纸质粗涩,不能成字,复草草完之”,自嘲云:“粗纸、秃笔、淡墨、拙字,可谓‘四美’”俱矣。”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卷一(即《喁于集》)字迹墨色散淡,并非我们扫描精度不高,也不是印刷厂没有印好,而是静安先生所谓“粗纸、秃笔、淡墨”的真实写照。


《喁于集》跋

《喁于集》卷首二页,墨色较淡

印刷效果图


沈曾植更是近代书法巨匠,其书法兼收并蓄,取法广泛,碑帖并治,尤其是晚年融会贯通后风格别致,可谓一代宗师。抄本中沈曾植批改处虽皆小字,但风格明显,自然洒脱。


沈曾植书法作品


朱祖谋乃晚清“四大词家”之一。其书法从颜字出,雄肆宽博,并受何绍基影响很大。尤其是其字结体左高右低的风格特点,与吴昌硕篆书左低右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祖谋书法作品


王国维、沈曾植、朱祖谋三位宗匠学人的书法各具特色,而汇聚于一书之中,或是举世唯一,弥足珍贵。



影印线装本《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


《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原本一册三卷,今藏上海图书馆。双孔纸捻简装,无栏格,首一叶,正文混料纸计八十四叶,每半叶十行二十四字。卷端钤“风雨龙吟室”白文印、“忍寒词客”朱文印,均为龙榆生先生用印,又有“上海图书馆藏”朱文印。《喁于集》《甲乙稿》《壬癸稿》三卷合计七十五叶。另有粘附蓝格、黑格绵纸佚名钞补九叶,间有多张粘连之极长插叶,据字迹,写手似不仅一人。

——王亮《前言》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上海书画出版社以上海图书馆藏沈曾植著并校订、王国维手抄、朱祖谋批校的《海日楼诗》为底本,精心编辑印制的原色原大影印线装本《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



1. 我们在高清扫描底本的基础上,以原色原大为目标,对照原件精心调色修图,原稿上圈画涂乙、浮签痕迹等均予保留。同时为美观起见,天头地脚各增设2.5厘米、1.5厘米留白,成仿古金镶玉装的形态,使成书更纤长秀挺,且便于读者自行批注。


原稿圈画涂乙、浮签痕迹等均予保留

天头地脚各增设2.5厘米、1.5厘米留白,成仿古金镶玉装形态,秀丽挺拔


2.  原稿写于较薄的纸上,成一厚册。此次影印,本拟采用常规手工宣纸,但发现全书近100个中国页,装订成一册厚度过甚,必须分为两册装订,与原稿区别较大,也不便于翻览。经再三探求,最终觅得一种特制手工宣纸,薄而不透,在加衬页的情况下仍可使成书厚度大幅减少,而韧性更佳,手感更柔,这样全书仍装订为一册,与原书不异。虽然这种纸价格高昂,导致原已不菲的制作成本又提升不少,但我们经过再三考量,还是毅然决定更换方案,采用这款超薄手工宣纸,使成书更符合原稿面貌。同时,封面采用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时瓷青纸,函套选用暗提花的冰梅真丝绫,古朴雅致,低调沉稳,以匹配手稿气质。


特种超薄手工宣纸印刷,薄而不透,细腻柔韧,每个筒页中均加衬宣纸


3.  原稿中有多张插页,系抄成后校订过程中的增补。最长的一张插页展开达1.25米,是书稿本身宽度(20厘米)的6倍多。且有插页上又贴纸修订的情况。此次出版,所有插页均单独制作,再照原稿位置逐页手工粘贴,忠实呈现手稿原貌。如此还原,由于是手工装订黏贴,最大的问题是会大大地延长工期及交货日期,但是我们想,购买此书的读者一定愿意为此耐心等待。


最长的一张插页展开达1.25米,次长者亦达1.13米


4.  我们特别邀请了王国维曾孙、复旦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王亮撰写前言,考察手稿来龙去脉,批校过程,阐释其珍贵价值。


王国维曾孙、复旦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王亮撰写前言,详细介绍相关信息


5.  本书为沈曾植著、王国维书、朱祖谋批校,亦是在朱祖谋手中刻印成《海日楼诗》二卷。因此,我们特地集朱祖谋书法为《王国维手钞海日楼诗》书名题签。如此,一签之中而三贤齐聚,不仅典雅美观,更有寓意寄托在焉。


书名题签集朱祖谋书法而成


6.  为了答谢广大读者的厚爱,我们特意寻得两幅王国维书法原迹——《海日楼歌寿东轩先生七十》(嘉兴博物馆藏)和《东轩先生饷水仙钓钟花赋此答谢》(嘉兴吾彾山居藏),高清扫描,原色原大手工宣纸影印,制成画心,随书奉赠。


《海日楼歌寿东轩先生七十》诗笺高仿宣纸单页装框效果图(原笺尺寸纵23厘米,横25.3厘米),赠品仅为画心,不包括装裱和配框

《东轩先生饷水仙钓钟花赋此答谢》诗笺高仿宣纸单页装框效果图(原笺尺寸纵23.8厘米,横12.8厘米),赠品仅为画心,不包括装裱和配框


此次首发,我们还专门为王国维的忠实粉丝们请出了两方王国维生前自用印,制成限量钤印特别版。钤印特别版分为两种,一种钤王国维“静安”朱文印(甲版)一种钤王国维“学学山海居藏书”白文印(乙版)。两种钤印特别版各限量150套


👇

限量钤印特别版

甲版

甲版:钤“静安”朱文印

同时赠《海日楼歌寿东轩先生七十》

和《东轩先生饷水仙钓钟花赋此答谢》

诗笺画心


“静安”朱文印,1919年中秋邓尔疋刻。邓尔疋,著名书画篆刻家,容庚之舅。


定价:880元

1限量150套!

预计2023年5月30日左右发货


官方微店:



限量钤印特别版

乙版

乙版:钤“学学山海居藏书”白文印

同时赠《海日楼歌寿东轩先生七十》

和《东轩先生饷水仙钓钟花赋此答谢》

诗笺画心


“学学山海居”,王国维斋号。明代剧作家李开先斋名“山海居”,黄丕烈欲效其“词山曲海”,斋名“学山海居”;王国维又慕黄丕烈,故名“学学山海居”。


定价:880元

1限量150套!

预计2023年5月30日左右发货


官方微店:



👇

限量珍藏版

赠《海日楼歌寿东轩先生七十》

和《东轩先生饷水仙钓钟花赋此答谢》

诗笺画心


定价:880元

限时特惠:660元(75折)

1限量600套!

预计2023年6月9日左右发货


官方微店:






您也可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行选购


撰文丨郭时羽

排版丨木南

审读丨余璇、郭昳歆、田松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