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嘉兴这个经验正在全国推广!

2018-04-10 嘉兴日报 嘉兴日报

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


新时代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丰富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


刚刚过去的2017年,嘉兴文化收获了累累硕果:


一组数字看变化——历时5个月的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吸引市民互动超100万人次;“文化有约”平台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活动)1589个,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50万人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559家,开展“送戏下乡”千余场;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提升至5.3%……


一颗种子薪火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嘉兴经验”面向全国推广;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我市已连续4年排名第一;


一批品牌增亮点——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红船颂”全国美术活动……“文化嘉兴”逐步走入全国和世界的视野……


根固,华实必茂;源深,光澜必章。源远流长的嘉兴文化如奔腾的河流,正激荡出新时代的强音,以昂首阔步的自信形成一种文化自觉。



一项向全国推广的 “嘉兴经验”


市民文化艺术节、排舞大赛、送文化下乡活动演出、公益电影露天放映……翰墨飘香、弦歌不绝。每天,嘉兴各地的文化场所中都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闲暇时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日益充实。这样的改变,来源于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繁荣带来的强大推力。 


继2016年以东部地区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我市高度重视示范区后续建设工作,多项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


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定出台的《示范区后续建设行动计划》,由文化部向全国全文转发。这意味着,“嘉兴经验”将为全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起源于嘉兴的“两员”(文化下派员、村(社区)文化专职管理员)制度,荣获了第六届“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并入选国家文化蓝皮书。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嘉兴已连续4年排名第一。


文化馆总分馆创新建设成果得到了文化部及专家的高度肯定和《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在2017年11月中国文化馆年会上,我市承办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论坛”,获得强烈反响……


一年来,通过“文化有约”平台开展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活动)达1589个,超过1200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过150万人次。“文化有约”品牌成为了全市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唯一一个现场参观项目并被顺利评定为示范性机关服务品牌。


有效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推动。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我市又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共同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嘉兴),目前,这是全国唯一的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汇聚了全国一流研究力量,将致力打造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新研究中心、制度设计中心、宣传推广中心、效能评价中心和文献信息中心。



据悉,我市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升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嘉兴模式”,继续保持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东部示范、全国领先,为全国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嘉兴实践”,展现“嘉兴智慧”,做出“嘉兴贡献”。重点要在标准化、数字化、特色化、社会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效、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嘉兴品牌、增强公共文化发展活力。


一场让400多万嘉兴市民受惠的盛宴



“江南河弯弯,乌镇小桥多,千姿百态数不尽,汇成一支歌”“奔涌的潮水拍打千年的堤岸,像一首歌谣唱得深沉……”2017年5月,首届嘉兴市民文化艺术节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燃起第一把火,随后的5个月时间内,11项主题活动覆盖全市县(市、区),走进千家万户,100多万市民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其中。“这是我们创新策划的一个文化惠民新品牌,主要是想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文化艺术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城市文化生活品质。”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的文化活动真多,越来越好看好玩了!”这是近年来嘉兴市民对文化生活最直观的感受。


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创造能力,是衡量和检验文化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一年来,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让文化创作根植于人民,让城市释放出强大的文化活力——


诞生丰硕文艺创作成果。在民间文艺上,由市文化局主编的《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成为嘉兴市首部获得全国最高级别的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获得该奖的作品全国只有4部;在视觉艺术上,王新妹走进中国美术馆举办首次个展;袁培德、盛建生、张庆中等多名摄影家的作品获国家级奖项;在表演艺术上,我市原创的舞台音乐剧《五色螺》首演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民欢迎;


举办多彩文化品牌活动。成功举办的“红船颂”全国美术活动、第12届全国美展综合画种·动漫展区展览、“民俗文化与特色小镇”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嘉兴国际漫画双年展、“美丽乡愁”嘉兴市原创舞蹈大赛、沈曾植奖·首届嘉兴市书法篆刻大展等重大文化活动,让“文化嘉兴”品牌日益响亮;


积极对外文化交流。走进日本东京的浙江当代漫画作品展,成功开展的第十一届“台湾·浙江文化节”嘉兴文化周活动,均引发强烈反响。同时,我市主动接轨上海开展文化交流,与上海市宣传人才交流中心和金山区文广局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已成功开展人员互派、活动共办等多个合作项目;


标准化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服务。一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文化礼堂统筹运行机制,完成服务菜单编制,组织文化业务干部下村指导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文艺赛事、辅导排练精品节目。充分发挥“两员”作用,探索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成为百姓的“文化殿堂”、精神家园;


加快推进市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博物馆二期工程、博物馆高配扩容工程、嘉兴大剧院设备设施大修工程、嘉兴市图书馆二期(古籍善本藏书楼)工程、高家洋房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等均进展顺利……


文艺创作精彩纷呈,文化惠民扎实多彩,文化设施持续提升……正是全市文化工作者坚持以创新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才实现了嘉兴文化百花齐放,更让文化成为了最润泽人心的奋进力量。



一个以“千亿级”为目标的产业


集聚400多家影视企业,每年面世数百部电影电视剧、完成6000多部(集)影视译制任务,覆盖欧洲、非洲、中亚、东南亚的18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产值近百亿……这是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海宁基地5年来的发展成果。


近年来,我市围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的目标,不断扩大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海宁的影视产业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提升至5.3%,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50家,其中118家企业被认定为文化特色企业。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在扶持力度上,嘉兴用最大的决心和诚意向高端文创企业抛出橄榄枝,设立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去年,梅花洲亲子文创园、南湖文化客厅等20个项目给予资金扶持超过700万元。同时,认真做好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的2017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项目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项目,海宁皮影艺术团作为基层院团分别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在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上,我市积极组织17家文化企业参展义乌文交会,其中桐乡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濮院320创意广场2家企业进入中心馆展示,在展会期间共实现洽谈交易额约300万元,签订意向合作企业50多家。在展会的工艺美术奖评选中,我市共获得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3个,其中桐乡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获得金奖,这也是该企业连续第三年获得金奖。此外,还积极参与了深圳文交会,成功举办首届嘉兴市文化创意大赛、嘉兴市文创精品展,该展共吸引200多家知名文化及相关企业积极参展,累计超10万人次参与。


过去一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嘉善县被评为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桐乡市召开文化发展大会,并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秀洲区召开文化产业(上海)招商推介会……如今,我市文化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慈文传媒、乌镇旅游公司入选省重点文化企业;嘉兴火车头文创街区、乌镇子夜路文创街区入选省文化创意培育街区;电影产业加速发展,嘉兴电影集团全年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市票房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23.2%……


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市文化局将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强化创新示范、文化引领、传承发展、监管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文化行业提质增效,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春风拂面,文化润心。嘉兴文化建设因时而兴、乘势而上,站在历史新起点,建设现代文化强市的宏伟画卷徐徐铺展,心怀400多万南湖儿女对文化生活的美好愿景,“文化嘉兴”必将筑起傲然挺立的文化高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