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发!平准基金最新消息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2024-01-08

从首日开门黑到首周开门黑,A股的2024年开局不利。尽管投资者多期待新年新气象,但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增量资金匮乏的问题并未明显改变,所以每逢有点风吹草动,市场反响都不小,甚至导致资金的恐慌踩踏。市场整体则呈现出成长股持续杀跌,高股息概念成资金避风港的态势。

但一月行情是否会就此“报销”,开门红是否已不必期待了呢?或许未必。事实上市场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累积,量变终将走向质变。

01

平准基金有新消息

周五盘后,市场期待已久的平准基金终于有了最新消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成立平准基金恰逢其时,也要考虑针对平准基金规则、渠道、方法等做好设计,不建议央行参与。

从海外和历史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具有提振股市信心,可以股市阴跌不止的情况下打破资金负循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针对A股市场现在的体量,平准基金规模应该是万亿元以上,才能有效提升投资者信心。

中信证券研究分析称,结合市场实践,平准基金的规模多在总市值的3%至6%之间,如设立平准基金,规模预计在2万亿元至4万亿元的区间。

与此同时,2024年增量资金入市也仍有可观空间。

东吴证券研究所预计2024年A股增量资金或将达1.2万-1.7万亿元。其中融资净流入1500亿—2000亿元,理由是融券新规实施,融资成本的降低,边际上或有利于融资业务的发展。

陆股通净流入1500亿—2500亿元,东吴证券研究所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甚至可能在2024年开启降息周期,预计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将进入下行通道。外围流动性环境改善,外资有望重新回流A股。

此外,新发公募基金将贡献3000亿元的增量。

险资方面,东吴证券研究所表示,2024年保险资金将贡献4850亿元的增量资金,他们预计资产、负债两端均面临改善,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有望保持温和增长;国家队将贡献1000亿—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2023年国家队三次入场增持,汇金与国新投资公告未来将持续增持,有效提振股市信心。

02

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第二十八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确处在低迷阶段,要承认这个现实。

吴晓求指出,建设金融强国,核心部分、载体部分是强大的资本市场,强大的资本市场不是有多少家上市公司,5300多家已经很多了。在吴晓求看来,如何让市场稳定下来,是当前政策最重要的地方,为此缓一缓IPO也不是不可以。

吴晓求分析,注册制是市场化的,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来,但是面临特殊条件的时候要缓一缓,“因为过去太快了,让市场喘口气不是不可以,这些年的上市公司巡视一下究竟怎么样,总结一下,停一停我觉得挺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长期价值投资的同时,市场机构相信,2024年有关部门将把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

证监会近期也表示,将加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优化IPO定价、再融资、减持等制度安排,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IPO方面,普华永道日前发布报告预测,2024年A股市场IPO数量为200家至240家,全年融资额为1600亿元至1900亿元。中信建投证券预估,2024年IPO规模约1500亿元。

总的来看,2024年A股市场投融资动态平衡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监管部门将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

03

A股盈利增速有望改善

随着2024年拉开帷幕,A股上市公司陆续对外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收盘,A股已有55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有35家公司业绩预喜,占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总数的63.64%。

从预告净利润上限看,山外山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237.63%,暂居第一。飞龙股份紧随其后,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232.81%。此外,冰川网络、云意电气、传音控股等3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超100%。

而站在2024年新起点,对于新一年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多家券商看法较为积极。

中信证券表示,国内经济活力再现、A股盈利周期稳步回升,是信心重聚的根本基础。在其看来,A股已经进入新一轮盈利复苏周期。2024年需求复苏、价格改善是盈利周期持续向上的主要推动力,预计全部A股(中证800口径)的盈利增速将由2023年的1%修复至6%,其中非金融板块增速由2023年的0%修复至11%。

华安证券也表示,随着经济持续稳定修复,在消费继续复苏、地产形势改善、出口增速回正等综合作用下,2024年全A盈利增速预计在8%左右,较2023年显著改善。此外,2024年内部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较2023年也会显著增强。

海通证券认为,随着本轮的库存周期见底回升,2024年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稳增长推动宏观经济复苏,A股的微观基本面也有望随之改善,预计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恢复至5%至10%,宏微观基本面的修复将支撑投资者前期悲观情绪得到一定的修正。

04

静待市场情绪回归

本周为2024年第一个交易周,市场没能延续去年年末的上涨而再次回调。短期来看,业内分析下周沪指或回到上周底部附近,考验前期底部支撑,2900点的保卫战或许又将打响。

不过考虑到,当前市场再次来到低位,随着机构调仓的负面影响出清,新一轮行情或将逐渐酝酿,投资者需静待市场情绪回归。

渤海证券认为,就短期而言,市场仍处于底部博弈的过程,未来如果市场整体不破前低,流动性缓慢恢复,则行情完成回踩后,将重拾涨势。如果最终此轮回踩跌破前低,则行情底部的构建时间将会更长,这将延后反弹行情的发展。

行业配置方面,目前多数行业估值基本处于底部区域,同时业绩真空期下基本面催化因素不多,因而展望而言,1月行业层面的驱动因素或仍来自资金面。

行业层面主题性机会有望活跃,可关注AI模型由云向端产业趋势下以电子行业为核心的TMT板块,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场所带来的大金融、交通运输、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此外,还可关注配置型资金的核心权益品种——高股息板块的投资机会。

中长期来看,平安证券指出,展望2024年,内外部市场环境有望迎来改善,新兴产业企业蓄力向前,市场自下而上的结构性机会将显著增加,建议把握新兴产业边际新变化对投资机会的指引主线。

一是科技成长主线,以汽车与TMT行业为代表,华为产业链有望引领技术创新与应用迭代;二是医药成长主线,以创新药为代表拉动,出口链也进一步打开空间。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测一测你的股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