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股两大信号!下周怎么看?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2023-09-17

近期,A股市场持续在底部区域徘徊,持续了好几个月的磨底走势打击了投资者的情绪。目前,A股依旧面临着两大痛点——外资流出和增量资金不足,这也是制约股市上行的两大重要因素。

不过,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拉升、北向资金净流出放缓,结合央行降准,上述两大难题有望得以解决。面对政策的不断加码,投资者应保持理性,保持信心,更保持耐心。

01

北向资金流出或接近尾声


本周五,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4.6亿元,连续4日净卖出,本周累计减仓逾150亿元,拉长时间看,9月至今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出199.62亿元。此前,8月全月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896.8亿元,创下历史单月最大值。

以史为鉴,本次外资流出或许已经迎来尾声。

据统计,A股历史出现过6轮北向资金大幅流出,分别为2015年7-8月,2019年4-5月,2020年2-3月,2020年7-9月,2022年2-3月以及2022年9-11月。这6轮外资流出持续时间为22-57个交易日,均值为37个交易日。而截至目前(9月15日),本轮外资持续流出已达30个交易日,接近过去历轮外资大幅流出平均周期。

从资金规模看,本轮北上资金的净流出规模累计达993亿元,超过2019年以来历次大幅流出时的均值(813亿元),已经非常接近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初期997亿元净流出的历史峰值。但是,上周北上资金中无论长线配置型还是活跃交易型资金的净流出速度都在放缓,近期流出主要受外部扰动影响。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进出A股的“顺周期”特征明显,中信证券认为,其阶段性累计流入节奏与经济预期以及中国主权债务CDS报价等变量相关性高。因此,相比短期事件扰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内经济预期随着政策不断接力而改善后,预计外资流出的情况将稳步改善并恢复流入。

至于近期遭到北向资金大幅流出的行业,机构预计也无需过度担忧。

复盘过去历轮外资流出情况,西部证券易斌指出,每轮外资大幅流出中重仓行业减持更多,但后续也会大幅回流,因而短期的外资波动并不会影响外资持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传统外资重仓行业如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以及直接受政策利好催化影响的地产链、消费链相关行业有望后续获得较多买入。

02

增量资金逐步改善


除了外资流出有望接近尾声之外,A股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也了改善的信号。

Wind数据显示,目前融资余额较上一个交易日继续攀升19.31亿达15148.87亿,再度创6月下旬以来新高,本周融资累计买入超400亿。

行业上看,Wind数据显示,24个Wind二级行业中,本周共有23个获得两融资金的净买入(融资净买入-融券净卖出),占比高达95.83%,仅运输行业遭到小幅净卖出。其中12个行业获得净买入超10亿,得到两融资金的大手笔加仓。而资本货物、技术硬件与设备两行业更是遥遥领先,本周被净买入均超50亿元。

随着杠杆资金持续加仓,市场增量资金有望越积越多。国泰君安研究表示,观察两融资金的市场交易行为特征可以发现:

1)在历次市场底部阶段,融资成交额占比的底部抬升都可以作为大盘触底反弹的关键信号。2)历次融资交易持续活跃,融资余额大幅抬升时,上证指数也均同步迎来系统性抬升。因此随着融资保证金比例调降政策落地,两融资金加速入场,市场有望底部反弹。

另一方面,9月15日央行降准也是一条中长期利好,预计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真金白银”注入实惠,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的资金投入,也给股市带来提振作用。

回顾央行历次降准,降准后A股短期大概率走强,此次降准带来的积极影响可能还未在股市兑现。

以往18次降准操作中,有11次降准后五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出现上涨。从2020年以来的6次降准看,宣布降准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上涨的概率是50%,而宣布降准后的五个交易日内上证上涨的概率为83.3%。

华金证券邓利军研报指出,当前宏观环境与2015年8月的市场环境较为类似,作为对比,2015年8月降准后A股5日内大幅上涨6.8%。本次降准进一步积攒了积极因素,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加快市场从“政策底”切换至“市场底”的过程,市场有望企稳修复。

03

对A股应保持信心


目前而言,A股并不悲观。

中欧基金投资总监王健认为,现在市场之所以看起来比较低迷,它反映的是外在的不确定,国际环境传导到国内经济,和之前相比变得有更多不确定性。但自下而上去看,依然有结构性亮点。一些公司,去年年底或者到今年业绩环比增长趋势明显增强;国内诸多被低估的企业,正处于“起来”的状态。

从A股整体而言,历史上长周期调整后的重要底部区域,均有密集的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出台,但市场预期和情绪的扭转往往相对滞后,进而形成阶段性的“磨底期”。当前,A股核心症结在于投资者信心不足、风险偏好萎靡、市场情绪脆弱,叠加外资大幅流出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在投资者信心的建立、风险偏好的修复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积极信号的出现,有望引领市场逐步走出底部、迎来修复:①市场资金面供需已在好转。②外资配置盘开始回流,来自外资流出冲击最大的阶段或已在逐渐过去。③近期政策宽松密集加码之下,地产的基本面压力已在缓解。④进出口超预期回升、PMI连续三个月边际改善,也指向经济并非预期般的悲观。

伴随着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偏底部特征,对于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国泰君安上海研究总监边风炜称,未来如果财政加码、投资发力,那么市场或将带来较快的转机,面对政策的不断加码,应保持理性,保持信心,更保持着耐心。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测一测你的股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