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贫困县清零之际,回望人大社的反贫困研究出版30年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06-11








11月23日,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联合国把贫困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中国反贫困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从中国视角、用中国话语总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反贫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践行“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


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反贫困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减贫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人民立场”的人大反贫困研究,书写出人大人的使命与担当


植根教育与学术、延承母校的基因与特质,自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人大反贫困研究团队的第一部力作至今已近30年。长期以来,人大出版社持续关注中国的反贫困研究,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学术著作。




1


回望

人大反贫困研究的第一批学者


中国有特定称谓的大规模扶贫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中央相继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于2001年开始制定中国第一个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拉开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帷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人大反贫困研究的第一批学者,严瑞珍、程漱兰等人身体力行、强调理论源于实践,在深入调研时发现问题,通过精心思考形成理论并反过来推动实践。代表作《中国贫困山区发展的道路》获1996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6年国家教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1999年吴玉章科研奖。



《中国贫困山区发展的道路》严瑞珍 王沅 著1992年出版
程漱兰认为,坚持反贫困研究(“三农”研究)的“人民立场”,应当让我们的研究贴近实际、贴近真实、贴近民众、贴近现实需要,从而惠及贫困农民,为中国反贫困事业添砖加瓦。1999年,她的学术著作《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由人大出版社出版。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程漱兰 著1999年出版



2


发展

进入21世纪的三农问题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温铁军等为代表的人大学者深入研究全球化条件下和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融合与乡村脱贫、全面小康的创新与协调关系,强调构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多产融合和绿色发展、创新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形式、建立城乡新型互动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问题

严瑞珍 程漱兰 著

研究中国加入WTO之后十个方面的中国粮食问题。



山区的综合发展——理论分析和太行山区经验证据

严瑞珍 王政国 罗丹 等 著

“太行山道路”是山区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对“太行山道路”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三农”与“三治”

温铁军 杨帅 著

收录了相关调查案例和专题报告,包括国外的实地调查报告,提出了区别于主流话语的、对发展理论有重构意义的挑战。




3


最新

当代中国扶贫研究的力作


随着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中国反贫困事业迈入新阶段。以汪三贵等为代表的人大学者为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作出了卓越贡献。汪三贵作为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参与国务院扶贫办第三方退出评估,担任评估总顾问。


今年10月,《人民日报》发布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称号,成为2020年教育部系统获得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的唯一机构。


汪三贵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当代中国扶贫》《消除贫困:中国的承诺》等,由人大出版社出版。



当代中国扶贫

汪三贵 主编

梳理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概述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



消除贫困:中国的承诺

汪三贵 主编

梳理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概述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的理论和实践。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相对贫困的长效治理机制,我国的反贫困事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历史的转折点,人大又涌现出以朱信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接过人大学派研究反贫困这一长期历史性任务的接力棒。



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

朱信凯 于亢亢 等 著

阐述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新型经营与建设主体的制度环境、模式选择与发展道路等问题。



中国反贫困: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

朱信凯 彭超 等 著

全方位,多视角,跨区域解析了我国扶贫的历史变革的进程。




即将出版





中国农村: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孔祥智 等 著

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系统讨论了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关键环节及解决对策。



反贫困的“中国奇迹”与“中国智慧”

孙咏梅 秦蒙 著

讲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贡献。



此外,其他反贫困研究团队所关注的中国精准扶贫的实践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等,也在人大出版社的出版视野之中:



中国精准扶贫与案例研究

刘璐琳 彭芬 等 著

选择我国精准扶贫的六个重要领域进行系统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

张建明 主编

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等做出考察分析。



中国微型金融发展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陈银娥 等 著

立足于现有微型金融的实践,对中国微型金融的发展及其反贫困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



红色火种:湖南省永州市“党建+产业技术扶贫”实践

王西琴 陈秋红 著

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永州市的“党建+产业技术扶贫”模式。



4


使命

植根中国,面向世界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人大出版社树立了“开阔视野,面向世界”的学术出版目标。从1995年开始,人大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一流教材和图书,持续打造了“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科学译丛”等顶尖学术图书系列。这其中,就有不少关于贫困与发展问题的海外学术作品,试例举一二:



以自由看待发展

阿马蒂亚·森 著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贸易与贫穷:第三世界何时落后

杰弗瑞·G·威廉姆森 著

追踪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巨大差异到贸易、商品生产专业化和贫穷的联系。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致力反贫困研究的美国学者,以表彰他们在全球减贫问题上使用的实验性做法。其代表力作也将由人大出版社出版。


《实地实验手册》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 主编即将出版

近年来,人大出版社更致力将中国的反贫困研究出版成果推向世界。目前,出版社已推出《中国学者谈未来农业发展》《当代中国扶贫》等图书的英文版,面向世界发行。




尾声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

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

人大出版社已经走过了65载光阴。


反贫困相关研究的出版,

只是过去65年中,人大出版社

学术出版的一个缩影。


每一代人大社出版人

都站在时代文化前沿,

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出版事业做出贡献。


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

奉献更多“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精品力作,

打造更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世界性文化精品。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国人民大学

探寻中国经验 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立场”的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



相关阅读




全球减贫人口最多,中国扶贫怎么做到的?


中国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与启示


 

点击“在看”,分享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