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扶贫”获诺奖,什么时候颁给中国? | 双11限时回放福利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获奖者的理论贡献对学界、商界和公共政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奖项1969年首次颁奖,至今共计颁奖51届,获奖84人。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

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

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

刚刚!人大社两位作者喜提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人说,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点出乎意料:颁给扶贫问题,好像有点冷门?颁给这么“年轻”的研究,这么“年轻”的女性(埃丝特•迪弗洛是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也是第二位女性得主),合乎规则吗?颁给扶贫问题,居然没有颁给中国?……


那么,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没有“破规则”“搞特殊”呢?10月16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观察学者李仁贵的直播中,解答了这些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收看回放,涨涨知识~



(以下根据李仁贵直播演讲内容整理)




  领 域 冷 ?

不!扶贫问题多次获奖


今年三位获奖者是因为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而获奖。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来讲,他们关注的领域在历届颁奖中情况如何,我一直有所关注。“扶贫问题”已多次获得诺奖,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安格斯•迪顿获奖。他获奖的成就是什么?就是“在消费、贫穷和福利方面的研究”,涉及贫困。


安格斯•迪顿及其代表作


再往前,是1998年阿马蒂亚•森获奖,他因为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而获奖。福利经济学包括了几个方面:社会选择、福利分配、贫困。《贫困与饥荒》就是他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作品之一。人大社出版了不少阿马蒂亚•森的作品。


阿马蒂亚•森及其代表作


再继续追溯,像西奥多•舒尔茨,他的研究其实也与贫困问题有关系。舒尔茨获诺奖的时候,他的诺奖讲演名称是“穷人的经济学”。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第六年,那一年的获奖者纲纳•缪达尔,他著作中比较有名的《亚洲的戏剧》副标题就是对贫困国家的研究,当然还有相关的著作,像《贫困的挑战》,还有《反贫困大纲》。


西奥多•舒尔茨      纲纳•缪达尔


所以就今年这个话题来讲,实际上贫困话题诺奖基本上还是一直有所关注的,只不过角度不一样。今年的角度是什么?他们关注的是实验方法,也叫做实证实验研究方法。


 


今年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新书

▼▼

《实地实验手册》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 主编

中文版 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地实验手册》全面反映了目前国际上实地实验方法的最新发展和前沿成果。全书分为两卷,卷1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实验方法的历史背景;2、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方法论和实践;3、理解偏好与偏好改变,共11章。卷2包括两个部分:1、提高人力资本的挑战;2、设计有效的社会项目,共8章。





  破 规 则 ?

今年与往年的规则是有点不一样


你说出乎意料也好,爆冷门也好,其实今年与往年的规则是有点不一样。


讲年龄的话,今年确实是一个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此前,获奖年龄最小的是阿罗——51岁。今年突破了,突破下限,47岁!我还是更正为47岁不是46岁,迪佛洛差11天就到47岁了。今年获奖者总体上是比较年轻的,克雷默55岁,巴纳吉58岁。这当中还有一个有点意思的巧合:阿罗51岁得诺奖,迪弗洛就是在阿罗获得诺奖的那一年出生的。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


克雷默和萨缪尔森、克鲁格曼他们都是55岁获奖。但大家一看也清楚,克雷默跟萨缪尔森和克鲁格曼相比,学术地位各方面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所以这也是此次诺奖公布后,大家感到比较意外的一个方面。其中也包括58岁获奖的巴纳吉。58岁获奖的经济学家有谁呢?卢卡斯、斯蒂格利茨、斯彭斯,这都是大名鼎鼎的。巴纳吉跟卢卡斯和斯蒂格利茨相比还是有点差距的。


所以总体来讲,这三位获奖者从知名度各方面,学术地位在学界的地位来讲,跟以往“大牛”相比应该是有点点差距。



  搞 特 殊 ?

我们今年属于特例!


佩尔森评选委员表示今年的诺奖“属于特例!”怎么个特例?去年诺奖表彰的是二三十年前作出的贡献,今年表彰的是10到15年之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今年的诺奖得主按照往常的规律,他们是得不到这个奖项的。如果按照这个规则颁奖的话,那么中青年获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不过佩尔森还是强调,他认为这些成果虽然是最近做出来的,但的确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永久的影响。实际上,评选委员提前进行了判断,因为以往得要经历二三十的检验,而他们有把握认为这个成就已经达到诺贝尔奖水平。最后佩尔森还说了一句话——经得起时间检验这一标准是不会放弃的。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认为现在的情况是,今年与去年或者以往,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跳跃性变化。


埃丝特•迪弗洛


分析了这么多,就想说一点——今年的诺奖究竟是特例还是转型?实际上来讲,从几个方面判断,今年的诺奖按照往年的规律,还达不到得诺奖的火候。迪弗洛自己也说了一点,她不会想到现在得诺奖,当然她认为以后得诺奖,这种期待应该是会有的,她才47岁,没那么年轻得奖的,当委员会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以为是诈骗电话。



  奖 扶 贫 ?

为什么不是中国


本次诺奖公布后,圈内圈外都对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否应该颁给中国人,进行了较大的热议。为什么今年又不是中国的经济学家获奖?


实际上这个问题诺奖委员会主席去年就回答了,因为与该奖项的评奖规则有关这个规则是,奖励二三十年前做出的研究,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突破性的成果。当然前面说到,今年规则调整了,调整完了以后这个委员答记者问的时候,他还是说虽然这次授奖成就是10到15年内做出的,但他们认为这个获奖成就能够经得起检验,原则没有变。


什么时候中国能够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呢?佩尔森是这样说的,“我们也知道中国在社会科学方面有很多的资源,但是,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一定的滞后性,我无法预测未来,但我想,在何时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问题上,中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本文摘编自
明德大讲堂第22场直播讲座


11.11前,限时回看

▼▼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出版经济类教材、学术著作最为重要的出版社之一,长期关注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著作与经典教材的引进出版。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位人大出版社作者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2000年至今,该奖项颁发20次,人大出版社作者获奖18次。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本套丛书包括了数十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力作,至今已经出版70余种。堪称国内最权威、全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丛书系列。




相关阅读


刚刚!人大社两位作者喜提诺贝尔经济学奖!


《实地实验手册》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 主编中文版 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阅读原文”也可回看。

点击“在看”,分享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