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道经道无形无象,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极富创造力。它先生天帝,继生万物,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赋予我们生命和源源不断的能量,助我们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奉献而不索取。  世人要像“道”那样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掩敛自己的锋锐,排除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自然平凡地生活。  得道之人,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从不自满高傲,善于去故更新。他们静定持心,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一静一动,皆合于“道”。  道无法用语言表述,只有依靠纯净无染、坦然自得、不着形迹的“真如妙心”去领悟。正如拈花微笑,心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语译】
①五色:青、赤、黄、白、黑。这里指种类繁多的色彩。
②目盲:比喻眼光迷乱。
③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这里指种类繁多的音乐声。
④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种类繁多的美味。
⑤口爽:罹患口疾,味觉失灵。在古代,“爽”是口疾的专用词。
⑥驰骋:车马疾行,比喻纵情放荡。
⑦畋(tián)猎:打猎获取动物。
⑧行妨:妨害操行。妨,妨害、伤害。
⑨为腹不为目:但求温饱安乐,而不纵情犬马声色。“腹”代指简朴安宁的生活;“目”代指欲望繁多的生活。
⑩去彼取此:摒弃多欲的生活方式,保持简朴安宁的生活方式。
译文
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让人眼光迷乱;喧嚣嘈杂的管弦之声,使人听觉失灵;滋味不一的各类美食,使人口不辨味;纵情骑马射猎,让人神志狂乱;奇珍异宝,让人做出失德之行。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应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名家注解
朱元璋:此专戒好贪欲,绝游玩,美声色,贵货财者。视久则眩,听繁则惑,尝多则厌,心不定故发狂,不知足以取辱,故行妨。
河上公: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人嗜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也。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
王 弼:夫耳目口心,皆顺其性也,不以顺性命,反以伤自然,故曰聋、盲、爽、狂也。难得之货,塞人正路,故令人行妨也。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

经典解读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困扰人类的五大因素: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其中,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涩,田猎使人放荡不羁,难得之货使人贪婪。
可见,过多的欲望不仅不能让我们真正地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真正的享受是有理性的节制,虚华的享受则是愚蠢的放纵。很明显,老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享受,但享受生活要做到适可而止,一定不要有过多的欲望。
老子反对的是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生活方式,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能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正常的生活应当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声色之娱。
五色、五声、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老子并不是要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立起来。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人们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就越会产生自我疏离感,心灵就会越空虚。所以,他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
现在,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应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而不是物质文明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紧跟其后。

处世空明拳:自我放纵就是自我毁灭
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说,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最好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造化赋予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当然是为了看,为了听,为了吃。但是,看、听、吃都要有度,否则害处多多。
春天来了,万紫千红,置身其中,领略无边的美景,你会感到赏心悦目。正因为色彩能调动起人的视觉美感,所以皮球要刷红漆,飞机要穿银装,头发要染成金黄,首饰要珠光宝气,皮肤要光鲜,眼睛要明亮,眉毛要像远山……
可是有多少人想过,有时候色彩也是一种诱惑,色彩也是一道陷阱。鲜艳的蘑菇可能含有剧毒,好看的玫瑰总是带刺,美好的笑容可能正包藏祸心。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没有倒在对手的刀枪之下,却倒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
所以,眼睛要看,但不要看得太多,不要看得眼花缭乱。否则,你会变成色盲,分不清赤橙黄绿,走不出花花世界,一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
同样的道理,耳朵要听,但要听得有品位,要像孔子闻韶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经典音乐你可以品,流行音乐你可以听,但靡靡之音不要闻,杂乱无章的音乐最好躲远些,听多了会让你“耳聋”。还有那个随身听,老是戴在耳朵上,别人喊你而你听不见,还以为你是聋子。再说那东西对耳朵的健康不利,短时间用一下倒也无妨,要是没日没夜地听,你很可能真的会变成聋子。
管住你的眼,管住你的耳,还要管住你那张嘴。民以食为天,有口就要吃,但要分清楚哪些当吃、哪些不当吃。“嗟来之食”不能吃,人家请吃你要谨慎地吃,公款吃喝要少吃,否则一年吃出上千个亿,老百姓就要怨声载道了。
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好少吃,你看有些人大鱼大肉吃腻了,偏偏要吃点猴头肉,吃什么蛇肉、果子狸,这下可好,“非典”吃出来了。古人说“病从口入”,所以,饭多吃,酒少喝,稀奇古怪的东西不要吃。否则胃口伤了,肥胖症来了,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纷纷不请自来,有你好受的。
现代人有钱了,于是也想到了休闲,花大把大把的钞票跑马打猎,不为别的,就为了寻求刺激。跑马打猎还不够,还要飙车,明明限速100公里,他偏偏要跑出时速200公里,不为别的,就是要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殊不知前面有个大弯道,来不及了,结果车毁人亡。
管住自己的胃
有的人喜欢收藏稀世珍宝,既然是稀世珍宝,就得加倍珍惜。于是捏着怕破了,放手怕飞了,放在家里又怕被人盗了,寄存在博物馆里又怕被人以假换真掉包了。一天到晚都想着它,为它失眠,为它哪里也不敢去,还为它破费,这样的生活还有意思吗?这正如老子所说:“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因此,古时候高明的圣人治国,只求吃饱穿暖,不求声色之娱,舍弃那些对身心健康有害的东西,求取那些有利于修身养性的东西,所以,老百姓心不狂、情不躁,一心向“道”,淳朴自处,心宽体胖,幸福安康,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物自腐而后虫生”,放纵自己就是毁灭自己。因此,要常怀律己之心,需要我们自觉、经常和全面。自觉,就是把律己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化为自觉的行动,而不是当做外在的负担。经常,就是把律己作为经常性的要求,不断对照检查,要“吾日三省吾身”,时常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而不是当做一时的摆设和点缀。全面,就是把律己贯穿于做人做事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工作和生活都要严格约束自己。

管理般若功:怎样激励员工才更有效
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这提醒我们的管理者,在激励员工时,精神激励固然有一定效果,但更要给员工实实在在的物资利益。
GE前总裁韦尔奇曾说:“对一位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奖赏对员工而言,不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给员工发奖章的老板是愚蠢,金钱奖励和精神奖励应双管齐下。”
有一位广告设计师,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在那个单位里,不论工作好坏、勤奋与否,都是拿一样多的工资和奖金,评职称是论资排辈的,升职是要靠关系的。
前几年,他刚调到该单位时,干劲十足,表现出色,深得领导器重,经常受到表扬。领导一表扬,他的干劲更足,事也做得更多。他一个人做的事,相当于两个人的工作量。而且他能力强,许多事别人做不了,也都落到了他身上。
他就这样认真干了几年,心里渐渐有了怨愤:自己一年年地辛苦和努力,只得到几句漂亮话,其他实质性的好处一点也没得到!奖金一分没有多拿过,升职也看不到希望。
为此,他也曾经私下找过领导谈过,希望在奖金分配上能够多劳多得。可惜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和他们一样,他的领导也没有改革的魄力。所以,后来他的工作热情也就消退了……
可见,薪酬激励在推动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社会财富方面作用很大。但是,过度依赖薪酬激励,会使一些人产生以薪酬衡量责任的倾向,从而与激励的目的产生一定的偏差。这不,A公司的黄总就正为公司实行高工资,却没带来高效率而困惑着呢!
A公司是一家生产电信产品的公司。创业之初,大家志同道合,不怕苦不怕累,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几年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也发展到每月上千万。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也越来越计较。
老板黄总想,公司发展了,确实应该考虑提高员工的待遇,一方面是对老员工为公司辛勤工作的回报,另一方面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公司的需要。为此,A公司重新制定了报酬制度,大幅度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并对办公环境进行了重新装修。
高薪的效果立竿见影,公司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员工都很满意,大家的热情高涨,工作十分卖力,公司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这种好势头不到两个月,大家又慢慢回复到懒洋洋、慢吞吞的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A公司对如何激励员工认识肤浅,手段简单且不配套。须知,花高价钱不一定能打动人才的心。要想使员工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光靠高薪水、高福利、好的工作条件是不够的,还要注意量才录用,从精神上给予表扬和认可,并给予其成长和晋升的机会。
对A公司来说,只有坚持“以薪酬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激励系统,综合运用发展激励、文化激励、感情激励等手段,全面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使企业由高工资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
解决一个公司某个阶段存在的激励问题是容易的,难的是我们的激励机制怎样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以下几点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激励方式要有针对性。企业选用激励方式,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情况而定。盲目运用激励手段,有时甚至会起到负面效果。
其次,没有长期有效的灵丹妙药。企业要不断更新激励机制,不断增、删激励项目与激励内容。另外,激励不能仅在员工成功时锦上添花,还应能在员工受挫时雪中送炭。
再次,建立双赢的观念。只有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双重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只有做到高工资与高效益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公司能长久、持续、高速发展。
人世间,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皆不可少,而且每个人在各个时期的主要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一个人每天都为柴米油盐发愁,那么他对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就会强些;而对一个很有钱的人来说,他工作的动力可能更多地在于精神方面。
所以,管理者要激励一个人的工作干劲,就需要了解这个人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的,还是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需要。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车子,而是……

    忘恩负义的人,往往都有这3个特征!(深度)

    真正的朋友:始于志趣,合于三观,敬于人品,久于岁月(深度好文)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好文)

    欲成大事,牢记九字真言(深度好文)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你千万不要说出口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越能放低自己的人,越动须相应(深度好文)

    是福是祸,就看你能不能守住这一点(深度好文)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