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 第六章 谷神不死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道经道无形无象,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极富创造力。它先生天帝,继生万物,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赋予我们生命和源源不断的能量,助我们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奉献而不索取。  世人要像“道”那样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掩敛自己的锋锐,排除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自然平凡地生活。  得道之人,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从不自满高傲,善于去故更新。他们静定持心,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一静一动,皆合于“道”。  道无法用语言表述,只有依靠纯净无染、坦然自得、不着形迹的“真如妙心”去领悟。正如拈花微笑,心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语译】

①谷神:道的别称。谷,空虚开阔,无所不容,形容“道”虚空博大,像山谷。神,形容“道”变化万端,非常神奇。
②牝(pìn):指一切雌性的母体,这里借喻拥有超凡造物能力的“道”。
③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比喻开天辟地、生化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如丝如缕、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实际存在却难以看到的意思。
⑥勤:尽。


译文


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它永远不会消亡。这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有个出口,可以称做天地的根源。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又难觅行迹,其作用却无穷无尽。

名家注解

河上公: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


王 弼: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之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朱元璋:王有道不死,万姓咸安。又以身为天地,其气不妄,为常存于中,是谓天地根。若有所养,则绵绵不绝,常存理用,则不乏矣。

经典解读

老子用简洁的文字描写了形而上的“道”,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他认为,“道”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道”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竭,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老子把神秘莫名的“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的“道”的特性。老子这种对“道”的与众不同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源于他不愿意把“道”界定在某个认识范畴之内。因为,他所关注的“道”是宇宙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而不在于某个部分或某种性质的界定或划分。


在对母体的认识方面,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曾说:“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


人类最原始的本性表现为对母体的依恋,而这种本性又曲折地表现为对自然的依赖,企求与自然合为一体。我们今天对自然的怀念,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也正如孩提之对温柔的母体的眷恋。城市的喧嚣,过度的工业污染,人口失调,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紧张复杂的人事关系,使人们的精神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我们种植树木,净化空气和江河海洋的水质,保护濒临绝灭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是在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我们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在希求寻回业已失去的梦。


因此,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给“道”赋予的睿智、广博和深沉的哲学涵义,当对今天社会文明持续、协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处世空明拳:立身,当以孝为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句话是说,大道清虚空灵、变化莫测、永不寂灭,是缔造生命的神秘的母体。老子借此表达了他对于生命的赞美,对于母性的赞美。与《周易》上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相合。


“道”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源源不断地从它身上获取能量,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这种奉献而不索取的品质恰似一位母亲。


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当孝敬母亲。应当时时刻刻谨记一句话:立身应以孝为先。何谓孝?洁身自爱,力争上游;孝敬父母,侍奉师长;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最后发展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很多人都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当年老的乌鸦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一直到老乌鸦死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流传千古。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时常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尝过冷热之后才亲自端给母亲服用。


《朱子家训》言道:“刻薄成家,理无长久。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想要社会和谐,家庭必先和谐;欲家庭和谐,必须先行孝道,以孝为先!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就说了这个道理。


古时候,有个叫孙元觉的人,他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可是,他的父亲却不孝敬老人。元觉的爷爷年迈多病、不能劳动,他的父亲便对其极为厌恶。


一日,其父忽然把病弱的老人装在筐里,放到车上,要把老人扔进深山里。元觉放声大哭,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这样做,但父亲一把推开他,推起小车就进山了。元觉跟在后面哭劝,可是父亲一点也听不进去。到了山的深处,其父将老人连人带筐从车上扔下来,老人艰难地从筐里爬出来。元觉哭着把筐子捡起来,放在车上。


其父斥责道:“这是晦气之物,你拿它做甚?”元觉认真地说:“等你老了,我可以用这个筐来装你啊。”其父大吃一惊,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对自己的父亲说这样的话呢?!”元觉说:“我这是跟你学的啊!你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难道我就不能这样对待你吗?”


其父感到万分震惊。最后,他羞愧地把老人拉回了家,从此悉心地加以照顾。


孝道思想也广见于佛教诸经。例如,《忍辱经》中说:“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大宝积经》中说:“汝等常应孝养父母。”《心地观经》中则说:“于诸世间,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为最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月明,悲母死时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让人终身受益的美德。在国外很多企业中,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那他的人际关系是很难搞好的,同事都鄙视不说,还极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考察干部也应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不孝子孙焉能勤政爱民?


生养人类的伟大母亲就是“道”,我们要体贴她、领悟她。在我们成长壮大的同时,需要把我们自身积聚的能量回报社会、回报自然,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美好!而且,行孝需趁早!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才悔恨万分!



王祥卧冰求鲤孝继母

职场易筋经:耐心等待成功到来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大道犹如一缕游丝,绵延不绝却不见形迹,但它发挥作用却永不衰竭。道家练气,呼吸吐纳,深慢柔和,讲究绵绵密密,若存若亡,气定神闲。道家的静养之术,其关键也在“慢”字一诀,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


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某处,立着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慢慢些,欣赏啊”。可是,当今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到处都在讲效益、讲速度,现在来讲慢,是否不合时宜?其实,快与慢相辅相成,相比较而存在,没有慢就没有快。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快也有所短,慢也有所长。有时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冲动最快,但解决问题的效果最慢!速成很快,可是却很难笑到最后!透支身体来换取事业的成功,最终换来的可能是失败。本来想走快一些,结果可能是再也迈不出一步。


走得太快,不肯休息,就会疲劳、致病、危及生命。著名作家路遥若不是通宵达旦地创作《平凡的世界》,断不会死得那样早。所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来一曲《春江花月夜》,给生命一些点缀与补充。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不是一天造就的。人生宏大的目标,应该以积累小目标为基础。走慢一点,就能走得轻松一些、从容一些,也更洒脱一些。


一位推销大师应邀去演说。会场上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推销大师出场。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这位推销大师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球的一边。


人们好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他面前。推销大师邀请了两位身体强壮的年轻听众来到台上,要他们用大铁锤去敲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年轻人抡起大锤奋力向那吊着的大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后,吊球动也没动。他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大铁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可是大铁球还没有动。


会场变得寂静无声,这时候,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开始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他用小锤对着铁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然后再敲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他单调地敲击着铁球,知道他一定还有下文。


他就那样持续地敲着铁球。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人们终于沉不住气了,会场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自己的不满。推销大师仍然一小锤一停地敲着,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人们的反应。


又是10分钟过后,坐在前排的人突然叫道:“球动了!”



秋林舒啸


霎时间,会场又变得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个球以很小的幅度摆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大师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默默地听着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大师一小锤一小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年轻人用大锤也没有打动的铁球,在大师小锤的敲打中却剧烈地摆荡起来,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推销大师终于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慢就是快,如果你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时间去面对失败。


慢就是快,这是生命的辩证法。慢就是快,因为慢会思考得更深刻、看得更清楚。相反快反而慢了,因为走马观花的生命定会遗失更多美丽的细节。

商海逍遥游:有时候,慢就是快
慢同时也是一种调整、一种回顾、一种总结。在讲究速度、讲究数量的时候,你全身心投入工作,多半是来不及仔细琢磨、仔细推敲、静下心来思考的。


对于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而言,有可能你生产得越多,损失就越大。因为,可能你正在生产的产品,恰恰是已经在市场上滞销或被市场淘汰的东西。所以,一个企业,不妨把前进的脚步放慢一点,这样才能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只听响,不见车”,这种情况在近年的车市已经出现了几次,新POLO、凯美瑞都是在还未销售之前就掀起了关注热潮,上汽荣威也是其中的一员。


数月来,上汽荣威这款中高级车的靓照频频见于报端,但消费者却一直未见到真车,价格也不得而知。铺垫时间如此之长,厂方高层表示,慢就是快,慢慢熬才能做出一个好品牌。


上汽荣威是上汽全新首款自主汽车产品,它是在原罗孚75全部知识产权基础上开发而成的。当这款车型正式命名“荣威”并公布Logo后,媒体对它的关注也达到了高峰。然而在数月后,荣威的价格还是没有公布出来,而在各大城市的荣威4S店也还不能接受预订,可是每天来电询问的消费者还是很多。


上汽荣威厂家高层认为,荣威是上汽第一款自主产权的中高级车型,对于上汽今后的自主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成功推广荣威,不应该靠追求产量,也不应该靠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而应该靠品牌价值,有了品牌价值,荣威今后的道路才能走得顺利,今天的慢是为了明天的快。


的确,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树立一个好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慢慢熬制才行。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很多事都是靠慢才能做成的。曹雪芹一生只写了《红楼梦》这一部小说,尚没有写完,但正是如此精雕细刻,才使得这部书成为不朽之作。


慢不是停滞不前,而往往是一种艺术的雕琢打磨、一种人生的享受、一种审美创造的需求。很多时候,慢往往才是真正的快。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车子,而是……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有身份感 (深度好文)

    丰富自己(此文无价)

   《老子的智慧》合集(共81章)值得收藏

    改变自己(此文无价)

    成功者的秘密:自渡于己,执着于事(深度好文)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一位风水师傅喝醉后说出的秘密.. 最好背下来!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