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阅读前,请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道德经解析”,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文章。请放心关注。

道经道无形无象,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极富创造力。它先生天帝,继生万物,具有伟大而崇高的母性。它赋予我们生命和源源不断的能量,助我们不断成长,有所作为。它养育却不占有,给予却不自恃有功,奉献而不索取。  世人要像“道”那样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掩敛自己的锋锐,排除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自然平凡地生活。  得道之人,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从不自满高傲,善于去故更新。他们静定持心,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一静一动,皆合于“道”。  道无法用语言表述,只有依靠纯净无染、坦然自得、不着形迹的“真如妙心”去领悟。正如拈花微笑,心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语译】

①冲:通盅,空虚之意。
②盈:满,引申为尽、极限。
③渊:渊深,深远。
④挫:消磨。
⑤解:消解。
⑥和:调和,隐蔽。
⑦同其尘:将自己与尘俗混同在一起。
⑧湛:深沉、沉静,此处用来形容“道”隐于幽暗,不见形迹,但又确实存在的状态。
⑨似或存:似乎存在。⑩象:似。
译文
大道空虚,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没有极限,渊深得像是万物的本源。它收敛了锐气,解开了纷杂,调和了光芒,混同于尘垢。它深湛难知,像是时刻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万物的左右。我们不知道它是由谁生发而出的,好像在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名家注解
朱元璋:道之理幽微而深长,用之而无尽,息之则无形。若或骤尽用之,尤为不当,是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且渊兮万物之宗,言君子若履,则当徐之。
王 弼: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
河上公: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经典解读
老子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极其久远,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而,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解释了“道”的属性。
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从“横”的角度谈,“道”无限博大,用之不尽;再从“纵”的角度谈,“道”又无限深远,无以追溯其来历,它好像是自然万物的祖宗,又好像是天帝的祖先。从此说来,不是天帝造物,而是“道”先生天帝,继生万物。“道”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在本章里,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对“道”作了具体描述。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道”的一种写状,这里又进一步描写“道”的形象。
他把“道”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与最形象的比喻。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并富于想象力的发挥。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的。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他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由此,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老子确实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
也有的学者把老子的“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范畴的内涵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逻各斯”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是一种“以太”的物体。“逻各斯”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老子的“道”同样具有“逻各斯”的这些属性和职能,二者的形象十分近似。

处世空明拳:掩藏自己的锋锐
人们修“道”悟“道”,就是为了要像“道”那样有能量、有涵养,懂得谦虚,能包容,能取舍,自然平凡地活着,对世事不厌烦,不逃避,掩敛自己的锋锐,排除纷争和烦扰,不自以为是,不怨天尤人,平平静静地对待生活。
一个人要是有了这样的境界,那么置身盛世之中,他能安享太平;置身乱世之中,他能全身避害。这种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其中之一。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是曹操是一个极其多疑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为了防止别人暗杀自己,他连给他盖被的侍卫也杀了,且说:“吾梦中好杀人!”
刘备为免遭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道:“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二人也就不再多言了。
一日,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
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把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之后,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因此也就不再视刘备为眼中钉肉中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刘备通过韬光养晦的办法,消除了曹操对他的戒备心,得以保命,并且待机东山再起。
在自然界中,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韬光养晦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假死的行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处在竞争的状态,不同的是,人类的这种竞争更加复杂和残酷!
实现韬光养晦的要旨在于:实施对象没有安全感、怕人谋害,就向他表示最大的忠诚和善意;实施对象怕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就向他表示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实施对象害怕失去权威,就向他表达最大的敬畏与尊崇!当一个人成功地让实施对象相信他的这种意图,他就是一个成功地掌握韬光养晦这种艺术的人。

职场易筋经:光芒太盛是非多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光芒太盛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职场中尤其如此。
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小涛,2007年9月到一家地产公司做企划,专业对口,工作如鱼得水。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干劲十足,志向高远,因而表现得很努力、很积极。
一次总经理召集策划部门开会。会议过程中,当问到一个关于房地产客户活动策划要点时,还没等主管发言,小涛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总经理没说什么,主管脸色却红一块、白一块。
2008年2月,小涛接电话了解某客户对策划方案的反馈信息时,主管不在,小涛就径直把意见汇报给总经理,然后由总经理传达给主管。主管接到总经理信息后,觉得自己工作没尽职,感到面子上很过不去,根子当然在小涛,于是对小涛就“刮目相看”了。此后,部门很多信息他都不让小涛得知,小涛工作顿时陷入被动,感到进退两难,步履维艰,更别指望晋升了。
上司永远是主宰,下属只能执行,不可擅作主张、越权行事。一个员工,要想站稳脚跟并做出成绩、获得晋升,就得尊重上司,遇事多和上司商量,多让上司做主,切勿才华毕露、功高盖主。
装潢公司的潘总,在气头上吩咐下属立刻打一份公函,断绝和江西一合作公司的关系。办公室主任邱某看着经理签发的公函,心想,潘总今天心情不好,与某公司合作已久,临时去找一个有信誉、有效率的供应商确非易事。权衡以后,他决定把这份公函暂时压下。
后来,公司与别的几个单位在业务往来上不甚满意。潘总想起了原先的那个公司,颇有悔意。邱某闻之,便对潘总说:“老板,我们为何不再找江西那家公司呢?”潘总说:“我写了那封绝交函,人家还会合作吗?”邱某拉开抽屉,拿出当初那封公函,递给潘总:“这封信我没有发出去,合作公司不会有什么想法。我们依然可以和他们合作。”
“噢——”潘总一愣,然后如释重负似地长舒了口气。停了半晌,又突然抬起头,问:“我当时不是叫你立刻发出去的吗?”
“是啊!但我想事后你一定会后悔的,所以我就私自压下了;没有告诉您,打算等您气消后再向您汇报。”
“压了三个礼拜?”“对!您没想到吧?”
“我是没想到!”潘总的语气出人意料地愠怒。他低下头,翻着记事本,一边查看,一边嘀咕:“可是,我叫你发,你怎么能压下来?那么最近发到山东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下了?”
“我没压。”邱某委屈地说,“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你做主还是我做主!”没想到潘总霍地站起来厉声喝道。
邱某一下子惊呆了,颤抖着说:“我,我做错了吗?”“你当然错了!”潘总说。
虽然是邱某挽救了公司,但老板非但不领情,反而忌恨他。为什么?因为他擅自做主,夺了老板的“权”。
人在职场,要想平安无事并出人头地,先得抱朴守拙,学会收敛,小心你的光芒。

商海逍遥游:靠思想的力量取胜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大道虽无形无象,人们看不见它,触不着它,它却无处不在,并且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其作用无穷无尽。老子所描述的“道”,与人类的“思想”极为相似。
思想可以说是另一种“道”,它同“道”一样空虚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思想孕育了人类,也同“道”一样有着无穷的力量。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拥有奇思妙想的商人,定能创造不可限量的财富。
美国股海“空手道”大师孔菲德父亲早亡,从小家境贫寒。大学毕业后,他漂泊到纽约,成了一名“互助基金”推销员。通过投资互助基金,小额投资人就可以通过基金买到更多种类的股票,同时也可以由所谓“职业性财务专家”代为经营,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险得多。
孔菲德的佣金是从投资人资金中提取的,因而不管股票行情如何变化,即便是顾客们赔本,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大关系。然而野心勃勃的他并不想只做一名小小推销员。因此,工作之余,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基金的财务组织和管理。
不久他就发现,互助基金犹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基层推销员,而高高在上的当然是互助基金的经理们,凡上面的一层均有从其属下的佣金中提成的权利。孔菲德希望自己能够早日站上“塔尖”,他决定冲破现有环境的束缚,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
于是,他去了巴黎。不过,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流入美国。看来,向欧洲公民推销股票这条路是行不通了。但孔菲德却在欧洲这个禁区中发现了“新大陆”——美国侨民市场。
当时,欧洲各国都有美国的驻军、外交人员和商人,他们大部分都拖家带口地在欧洲定居,其薪资也都随之流入欧洲市场。但那时欧洲的经济状况远不如美国,那些美侨其实很希望把余钱投到华尔街,以谋得更多利润,只是由于远居异国,没有方便的路径。
这真是天赐良机,孔菲德满足了那些美侨的愿望,赢得了巨额利润和良好的声誉。向他投资的人渐渐增多,他意识到在海外存在着一个广大而富足的、有待开拓的潜在市场。
他注意到,垂法斯公司的基金股票销路不错,发展前景很好。于是,他毅然加入了该公司。随后,孔菲德写信给垂法斯基金公司高层,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了一个迅速开发报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垂法斯高层的批准。

思想的盛宴
不久,孔菲德就在欧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简称IOS),代理销售垂法斯的股票。他逐渐招聘了一些推销员,并从每一个推销员的每笔交易中提取1/5的佣金,这是互助基金的标准组织方式。
随着推销员队伍的继续壮大,孔菲德从佣金提成的收入颇高,他已无需亲自去推销了,开始专心于训练新的推销员,健全他的代理团队管理机制并开拓更广阔的基金市场。
IOS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推销员队伍日渐壮大。于是,他就一层层地增设中间机构,他原来的推销员被提升为推销主任,他们就有权拥有自己的推销员并从佣金中提成。而当推销主任的推销员太多时,他又设立了次一级的中间机构。
就这样,孔菲德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组织,他居塔尖,一层层地从每一个下层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而他自己从未投过一分一厘,真是一个“无本万利”的空手道高手。
雨果有句名言:“思想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孔菲德身上得到了验证。思想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又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帝王的权位可能昙花一现,财富经常会更换主人,但思想的价值即便一时被人遗忘,也不会消亡。
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近而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而只要思想之树常青,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前途就会无限光明。当今时代,信息爆炸,文化激荡,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和发展齐飞。解放思想,我们的人生将会有更理性的坐标,将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个家庭最高级的炫富,不是房子,不是车子,而是……

    做人最忌讳的,是太有身份感 (深度好文)

    丰富自己(此文无价)

   《老子的智慧》合集(共81章)值得收藏

    改变自己(此文无价)

    成功者的秘密:自渡于己,执着于事(深度好文)

    易经: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见最好的别人

    一位风水师傅喝醉后说出的秘密.. 最好背下来!

    死在嘴上,病在腿上, 看一遍年轻十岁!


道德经解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转一转赞一赞看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