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了不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每一个你

青春上海 青春上海 2024-06-09

在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

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

《年锦》惊艳四座


相关调查显示

高达81.2%的受访青年认为

有必要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58.9%受访青年呼吁

让节日更有“参与性”“仪式感”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

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

提交了名为

《关于把握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加强青少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

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价值观念浸润还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第二个结合”等重大创新理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


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希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对标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要求,应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变革、青少年群体的新变化,上官剑认为,当前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在学校教育方面,较偏重知识记忆、理论宣讲,道德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内化显薄弱,在促进青少年日用而不觉、知行合一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青少年参与传统节庆活动方面,参与度和喜爱度还需进一步提高;面向青少年的国产文艺作品方面,精品产出量和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比如《长安三万里》《中国奇谭》等受到青少年追捧的优秀本土作品还偏少,距离国际一流文化产品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传统文化的浸润内化方面,在青少年思想引领以及升学就业、志愿服务、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领域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价值观念还不够。



建议建立健全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评价体系


为此,上官剑建议,进一步深化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阐释和内化教养。在课堂教学中完整阐释传统文化知识、历史和内涵,引导学生在了解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深刻体悟其中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在校园活动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结合点,丰富其时代价值,通过案例教学、仪式活动、情景教学等浸润体验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校外联动中促进家校社协同树立“以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共识,鼓励家长言传身教、形成良好家风,整合社会大课堂资源、丰富青少年社会实践体验。


他还建议,要进一步增强传统节庆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挖掘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涵,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向历史文化取材,找到和青少年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沉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回应青少年情感需求。开发互动性社交属性强的节庆活动和场景,举办上巳节灯会、端午节龙舟等主题文化活动,创设“中国华服节”等节庆,吸引青少年“到场”“在场”、沉浸文化体验、投身文化创新。发挥青年主体传播作用,鼓励支持青年文化创意人才发展,广泛吸收各类青年群体代表参与宣传工作,积极联动青年聚集的网络平台、潮流商圈等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参与热情。



如何进一步推动面向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创作?上官剑的回答是:鼓励新老团队的“双向奔赴”,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向历史文化取材。比如可以借鉴《中国奇谭》由上美影退休老艺术家与B站年轻创意师导演团队“梦幻联动”的经验,向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取经,支持年轻创作者充分释放激情与活力。推动传统文化内核与多元技术形式的“融合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运用全息投影、VR、短视频等新技术、新传播形式,打造更多兼具传统美学色彩与现代技术质感的“匠心之作”。完善面向青少年的优秀文艺作品扶持体系,创新文化供给机制,发挥文化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创作推出一系列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精品,引导社会媒体为本土原创文艺作品“引流”,提高市场曝光度和影响力。



最后,他还建议,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制度环境。在行为指导上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青少年发展指导的各方面,如在志愿服务中弘扬“上善若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知行合一”,在婚姻家庭中倡导“孝老爱亲”“家和万事兴”等。在制度导向上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传承践行,纳入青少年就读升学、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的测评体系,作为人才选拔、荣誉评选的考察维度。在工作评价上,建立健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指导推动各地区、各单位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新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顾祥林:

优秀传统文化上在小课堂,更在社会大课堂


“文化是要熏陶的,它有小社会,也有大社会,在学校这个小课堂里面,我们可以去给青少年教授传统文化,这是必须的,但整个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文化的熏陶更重要,一定要注重营造好,建设好。”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顾祥林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强调。


顾祥林注意到,在学校,青少年通过课堂书本知识了解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容易偏重知识记忆、理论宣讲,而真切地感知和实践,往往还是在家庭和社会上。在家长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何成为谦谦君子,和善待人,这些优良品质都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也是文化精髓的最现实的表现与运用。引导学生将深刻体悟转化为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很是重要。


“如今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优渥的时代,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和自我表达,个人修为,为人处事方面,家庭里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谈吐举止就会更加多地影响到孩子,社会上的氛围和环境也对孩子们的认知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家庭,顾祥林认为,还要特别注重环境浸润,营造好中华文化大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强化中国传统节庆活动的仪式感,提升参与感,让青少年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身处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净化环境,坚守清朗空间,提高青少年的辨别能力,学习传统文化精华去其糟粕,并融入新的内容,保持生命力,这些在顾祥林看来,都是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密码。



青年时评


找到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从丝竹管弦到笔墨纸砚,从诗词歌赋到礼仪习俗,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为了让更多青年人觉醒文化基因,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产生的距离感不应该造成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的隔阂,找准两者的连接点,打通并搭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青年找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从而获得滋养。


这个连接点可以是春风化雨的浸润。书法、国画、民歌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已越来越多进入校园教育,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文化的“化”是教化、也是感化。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学校教育较偏重知识记忆、理论宣讲,道德情感教育和行为养成内化显薄弱,建议把握好促进青少年日用而不觉、知行合一方面的提升空间。利用好数字化形态和交互性结构,丰富教学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生活,甚至将校园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让单向的传道授业转化成全方位的悟道体验,更能让学生有一个感化的过程。


这个连接点也可以是引人入胜的创新。一曲琵琶诉思念的《兰陵王入阵曲》,在B站跨年晚会获得1.8亿在线观看量的舞剧《只此青绿》,以上古琴之音、优雅舞姿展现千载山河之丽的《千里江山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数百名大学生以“折柳寄情”送出浪漫的中国式告别……这些年爆火出圈的传统文化作品,无一不是打开前瞻的青春视野,创新时尚的表达方式,找准青年人的兴奋点,盘活了传统文化。上官剑委员在全国两会期间也建议借鉴《中国奇谭》的成功案例,鼓励新老创作团队“双向奔赴”,底蕴经验与时尚奇思形成“梦幻联动”,创作出更多青年受众喜爱的作品。以创新、时尚的青春态度,打造引人入胜的作品,为传统文化赋予强大的“圈粉”能力。


这个连接点还可以是以古鉴今的感悟。在体验传统文化时,要学会与古人对话。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古人整体思想的提炼,是宝贵的民族智慧。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年轻人总感觉自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迷茫和疲惫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尝试通过传统文化与古人对话,涵养精神,丰沛我们的心灵。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曾指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是举一反三,百家争鸣时代的很多思想家都是通过很小的样本感悟出很多道理。通过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我们年轻人或许也能举一反三,在心中绘出一张解决问题的宏观地图,更好地看清未来的道路。


纵观世界史,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髓也是当代人的宝贵财富。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缺文化遗产,缺少的也许只是人文关怀和创新动力。找准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连接点,创新符合时代的打开方式,让青年在感受中感化,感化中感悟,产生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敬意以及精神深处的认同,那么青年人自然会肩负起主动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厚植文化发展的沃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刘昕璐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青简

见习编辑:宝丁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



点亮点赞、在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