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世钰:房间里的大象,老人的性和爱像死神唇边最后一抹微笑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3-02-22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中国老人的性与爱:房间里的大象

 文/林世钰

一个国内的女友最近经历了一件无比尴尬的事情——


她去养老院看望好友的父亲,见四周无人,81岁的老人家告诉她,老伴去世后自己性饥渴,说着说着,竟然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起来,试图抱她。她惊骇万分,夺门而逃。


“他那天没带假牙,整个脸是塌的,看上去表情特别淫邪,和平时完全判若两人。我的三观刹那间被毁了。”朋友说她恶心到晚饭都吃不下,再也无法面对这位平素很尊敬的老人。


她理解老人虽然年迈,但性的火苗尚未熄灭,此为正常现象。“可是我是她女儿的好友,是他的晚辈,不应该成为他性幻想的对象啊。”


女友的经历也让我惊骇了半天。按照我以往的想法,人至老年,随着性能力的衰退,身体的欲望应该下降,转而追求灵魂的升华才对,不然一辈子都在肉体的沼泽里打滚,有啥意思呢?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老年人基本是无性的,“老年性生活”这个词是隐性的存在。但从这位81岁大爷的“卓越”表现来看,老年人的性需求程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我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了,也要告诉闺女,不但要提防叔叔们,也要提防爷爷们。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上网查到了一组数据,让我明白,原来“老年人性生活”一直是“房间里的大象”,一个庞然的存在,只是被年轻人故意或者无意忽略了。


国外不同国家的调查表明,老年人中,对性有兴趣的男性约为90%,女性约为50%。甚至86~90岁的老人,仍有50%的人对性有兴趣。也就是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进入老年后都没有丧失性趣。


中国的情况是怎样呢?根据性社会学家潘绥铭撰写的《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提供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5 年,中国50-61岁人群性生活明显增多了。其中“乏性”的人(每个月不到一次)已经从66%下降到47%;而“有性”的人(每个月1-3次)则从25%上升到了39%;“富性”的人(每周一次或者更多)虽然本身并不多,但也增加了大约5个百分点。


怎么样,各位,被吓倒了吧?我们的长辈平时看上去端庄静淑,似乎没有什么性趣,但实际上身体还是挺诚实的。想想也很正常,性是上帝造人时放在人身上的生命的能量,正是凭着性活动,人类才得以繁衍。我们不能放纵自己的情欲,但必须坦坦荡荡地看待性、谈论性。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整个中国社会对老年人性活动的态度基本是漠视的,甚至是鄙视的,只要一听到哪个老人有性的念头和行为,就会斥之为“老不正经”、“为老不尊”。与此相关的新闻多半是负面的——嫖娼、感染性病、被陪床保姆骗钱、因再婚同儿女产生矛盾等等。


曾经看到一个真实事件: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老干部自夫人去世后,就和各路女人混在一起,结果染上了艾滋病,不久去世。他的存款和夫人生前所戴的贵重首饰都被那些女人骗走了。


性与阶层无关,老干部有此需求,老农民亦有。几年前回国,发现家乡县城旧街摇摇欲坠的老房子里,总有几个打扮妖冶土气的中老年女人出入,偶尔看到老年人低头进出,不禁感到纳闷。小姑告诉我,那些女人都是乡下进城寻不到生计的,就瞄上了那些有闲钱的老头。她们把老头引诱进房子里,进行性交易。钱不多,十块二十块的,有时给把青菜也可以抵嫖资。


让我啼笑皆非的是,我认识的一个亲戚老头,听说经常自行车后座放几把自家种的青菜,哼着小曲到这里“度假”。出门后如沐春风,后座的青菜荡然无存。后来他染上了性病,被儿子骂了一顿,再也不敢出门了,青菜自然都烂在地里了。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除了指责这些老人外,我们是否应该想想这些问题存在的社会原因?这一代老年人多生于50年代,他们出生时学都没得上,更遑论性教育了。可以说,他们是最缺乏性知识、性压抑最严重的一代人,所以面对性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或者胡来一气。


我父亲就属于可怜的这代人。他出生于1951年,“文革”爆发时上初一,学校关闭,被迫回乡。上小学时,我胸部发育,父母误以为长瘤了,带我去县城医院检查,结果被医生骂了一顿:女儿发育了你们都不知道,怎么当父母的!


多年后想起这事,我觉得特别心酸,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他们那代人吃饭都是问题,更甭提性与爱了。他们基本没有享受过性的欢愉和爱的快乐,只是凭着动物的本能,凭着对家庭的责任感,稀里糊涂地生儿育女。到老了和老伴分房而居,相敬如宾,全无夫妻应有的亲密。同时帮助儿女带孙辈,成了一株被晚辈抽干水分的植物,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需要性和爱的人。


老年人纯粹的性和爱其实也是很美好的,它没有年轻时的炽热,但是历经了岁月的淘洗,加之在死亡之光的映照下,有种晚晴的美好。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就写了一桩老年人深沉的爱情。年轻的时候,费尔米娜和弗洛伦蒂诺相爱了,彼此交换了许多炽热的情书,并且曾经决定结婚。可是,弗洛伦蒂诺很快用放纵的生活排遣分离的空虚,费尔米娜最后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乌尔比诺死后,弗洛伦蒂诺重新检视对费尔米娜的爱情,慢慢通过文字消弭了两人之间的隔膜。在一次船上的旅行中,年迈的他们重坠爱河。费尔米娜担心这桩情事可能会引起丑闻,于是船长升起了一面代表霍乱流行的黄旗,护送着这自我放逐但永不分离的爱情。


霍乱且乱着,我爱且爱着。


年轻时看这部小说,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老人躺在床上做爱的情景。历经半个世纪的分别后,他们已经不再年轻,白发苍苍,皮肤爬满皱纹。黑暗中,两人用瘦骨嶙峋的手抚摸着彼此的脸和彼此的身体,他们的吻散发着老人特有的酸味。死亡在外面敲门,但他们浑然不顾,和年轻人一样,着迷于彼此的身体和气息。已经错过半生了,这次再也不能放手。


那是怎样凄美的一幅画面,像死神唇边最后一抹微笑。


多年来,我一想到这个画面就会泪湿。人老了,对这个世界开始感到无力,这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也许,纯粹的性和爱会让衰老变得容易忍受一些。



《飞越老人院》剧照  图源网络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睡美人》中说:年老的人拥有死亡,年轻的人拥有爱情,爱情可以拥有很多次,死亡却只有一次。


那么,在唯一的死亡到来之前,老年人应该享受美好的性与爱。做儿女的要正视这只“房间里的大象”,不要继续盘剥父母的剩余价值,使其变成自己带娃的工具,而应让他们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丧偶,应该支持他们再婚,不应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拦,因为父母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不该和子女捆绑在一起。


在这点上,我特别欣赏美国人的生活态度。老人和子女各活各的,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很有边界感。虽然亲情略显淡薄,但是活得比较轻松,有很大的自由空间,所以美国老人看上去普遍很有魅力。


女儿以前跟一个美国老头学网球。老头60多岁了,和妻子离婚多年。他每天都去健身房锻炼,还骑山地自行车,身体很好。他经常让我帮他找一个中国女朋友,说中国女人很聪明。


我开玩笑:你这个年龄的中国老人都在家里帮忙带孙子呢,你居然还要找女朋友!


他非常不解:我把自己的孩子养大了,完成了人生任务,为什么还要帮孩子带他们的孩子呢?我应该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作者简介林世钰,媒体人,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潮平两岸阔: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实录》等书籍。其中《烟雨任平生》被“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好书(非虚构类)。目前旅居美国。个人公号:乞力马扎罗的雪g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河岸:《狂飙》大结局平淡落俗,可惜了,离精品剧还有距离

卧马:我这个湖南表学弟,无情无义,阴阳两隔,将我拉黑了! 

天尽头的南极, 大地最后一片净土

秋尘: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一个涉嫌吸毒贩毒的男孩身上 

棋客:目睹又一份报纸停刊,为自己从事了25年的纸媒业大步下坡痛心

《满江红》,一场暴露了老谋子力不从心的硬凹造型

须一瓜:这个年轮,歪了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