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lumni人物志|杨珺人:用爱开拓,聚星成火

TECC全球校友会 旦复旦兮TECC 2021-10-11

我们曾经挥洒汗水,彻夜难眠,

只为远方那一抹稚嫩笑颜

我们曾经一往无前,共苦同甘,

终成复旦这一片辉煌璀璨

时过境迁,

当我以校友之名回首过往

人物更迭,时光荏苒

唯赤子真情永恒不变

 

拓客的宏伟画卷

让我来讲讲故事的前言

等待由你们书写的续篇——

Alumni人物志,正式上线!





人物简介

杨珺人


  复旦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

曾为EB部门部员,IFU 项目创建者之一

担任2016-2017学年TECC社长。

走在公益路上的我们满怀信心,

却也面对着无数未知的风雨。


作为IFU创立的见证人,

社团曾经的管理者,

杨珺人学长经历了哪些坎坷

尝试过多少选择


本次采访,

学长与我们一起回溯了公益初心

探索青年视角下做可持续公益的无限可能


一. 可持续的公益:做更多尝试

拓客与IFU的相识,来源于两次选择。

光影之声选择了复旦,而复旦选择了TECC。



光影有声,大爱无涯



上海市光影之声公益组织(全称“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多年来着力于制作无障碍电影,为残障人士欣赏影视艺术提供无障碍服务。通过用文字对电影中没有对白的场景加以描述,并由播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录制,实现影视作品的“无障碍化”。光影之声每个月会在商业院线放映制作完成的无障碍电影。

(更多相关资讯可查看“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公众号)

起初,光影之声最关键的撰稿工作面临着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决定与大学合作,并选择了复旦。


具有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的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合适撰稿的群体,他们对公益也更感兴趣。校团委的老师觉得TECC比较合适,于是复旦选择了TECC,并由PI部门进行项目的孵化,将其命名为IFU(爱释光明项目)


无障碍电影作品制成后,会在校内拓客无障碍电影节进行展播,希望能够让大家知道这个公益理念,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光影之声志愿者团队

与拓客的其他项目不同,IFU并不是PI部门独立孵化而来的,而是由盲人真实的日常文娱需求所驱动的,而大学生志愿者的某些特点能使他们参与其中。IFU项目存在着实际的、可持续的、长久的需求,因此能够发展为一个公益项目并坚持下来。



二.  可持续的公益:做更多尝试




公益项目日常化



若是没有完备、协作的管理团队,

好的公益想法也难以发展为成功的公益项目。

运营的第一个学期,IFU项目招募了十五名志愿者,由两三个人合作完成一部电影的稿件;PI部门的部员作为电影负责人,与志愿者保持长期的沟通联系,保证稿件按时上传。这样的运营模式却无法保证志愿者的体验,他们只有枯燥的撰稿任务,与受众没有实际的接触。


于是,PI部门开始组织更多具有互动性的活动,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定期组织培训,邀请光影之声中专门撰写稿件的老师传授撰稿技巧;志愿者们还有机会参加光影之声与上海电视台合作的活动

杨珺人学长(右)与PI部员俞姚琳(左)

“如果我们确定了一个公益的想法,它是可行的、有真实的需求的话,之后能否全部运营下来,主要看管理团队。”杨珺人学长如是说。


除了考虑志愿者的体验,部长还需要提高整个部门合作的气氛。学长回忆道,他大一时所在的EB部门是社团里氛围最好的,部员经常约自习、约饭。“部门的内建能加强部员之间的关系。其实大家都是有能力的,主要在于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如果部员能够在集体里找到个人归属的话,他可能就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这里,整个团队就可以日常化的坚持运营下去。”




提高线下活动参与度



项目的运营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

比如,令人发愁的线下活动。

谈到曾有过的棘手情况,学长聊起了招募IFU志愿者时举办的残障体验活动:志愿者们蒙上眼罩模拟盲人,由导盲犬带领穿过一些路障。尽管场所选在一个比较小的教室,但参与的人还是非常少,只好找社内成员撑场。


如何提高线下活动的参与度?

“我后来有想过这个问题,每个部门可能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线下活动,但部门的资金和人员调动能力都非常有限。或许可以尝试各个部门合作起来,做一个比较大型的活动。”


社团内的部门可以找寻共同之处,如LINB针对盲童,IFU针对所有的盲人,E哥E姐针对残障儿童,都是为社会残障人士服务。这些部门可以在共同的主题下合作举办大型活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杨珺人学长在志愿者招募活动发言





公益成效的反馈



“怎样收集反馈,我觉得应该是很多公益项目中都非常难以实现的一点。”

参与YAPM项目答辩时,老师曾问过:你们认为你们真的帮助到了当地的学生吗?你们只不过是带他们玩了一两周,真的能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起作用吗?


“我们做的事情都比较虚,很难量化出来,所以公益成效反馈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EB部门时,为了得到反馈意见,学长直接前往河南的视频连线项目点进行调研。他们与当地学校的老师同学交谈,顺便了解新的学校以开拓项目点。“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从具体项目的定位来看。”学长建议道。


E Buddy的项目定位是“陪伴为主,教育为辅”,主要受众是缺乏家人朋友关心的留守儿童或残障儿童。这个项目的效果,学长认为,并不是他们通过每周一次的视频连线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过程中是否开心快乐。E Buddy的志愿者应该成为小朋友喜欢的、有亲和力的哥哥姐姐,能够建立长期的联系。虽然不易维持两三年的联系,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加深双方的感情,比如在节日寄一些小卡片,甚至是小公仔。他们还做了一个尝试: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一年的线上公益过后,志愿者们在暑假前往当地线下支教,更增强了和小朋友之间的沟通。



三.  社团运营的公益初心


需求方驱动 vs 供给方驱动

“我也参加过NLTP,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构思一个公益策划案。这种情况下大家更多的是从社会上有怎样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群体,他们需要怎样的帮助出发的,主观地从供给方的角度考虑,所以策划案难以落地成型。而IFU是由需求方驱动的,其本身有着实际的需求存在。在NLTP中构思的方案可能非常好,但毕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方案,缺乏前期的对受众需求的调研,因此不能够持续发展。


做公益要更近距离地接触受众,考虑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建立在一个虚伪的需求上。”


杨珺人学长接受采访


公益社员的角色

“社团内有很多职能和角色,如AD(创意设计团队)或其它不直接参与志愿服务的社员,他们可能参与感比较差。但我们不能像公司一样注重职能和角色,作为一个公益社团,更重要的是要聚集一群有公益热情,愿意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去帮助社会,做些好事的同学们。


我的想法是,应该确保每个社员都参与到我们的公益项目中,虽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参与了项目会更有真情实感,更加了解如何运营。也有很多志愿者在参与了我们的活动后,有了对社团的认同感,所以在第二年加入社团。所以,拓客以后可以尽量让新社员先参与到社团的活动中,而不是立刻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这样对社团的发展更好。


Alumni人物志入驻旦复旦兮TECC公众号啦!


Alumni人物志旨在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来分享校友们在TECC的经历

构建TECC全球校友网络

并会制作Alumni人物志实体书

欢迎大家在微信后台

推荐有故事的校友

或者投稿说出自己的故事!


TECC全球校友会公众号

已推出多期Alumni人物志

▇ 扫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校友的故事!



微信责编|黄婧越

文案|韦佳慧 夏希昱

编辑|汪雨迪

采访|韦佳慧 俞姚琳 夏希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