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庆特辑|在这里,偶遇下一场讲座

易天一 复旦青年 2023-08-20

拥有203个座位的3108教室,承载着代代复旦师生的回忆。而可供成千上万人使用的3108平台,则寄托着主创团队广阔的愿景。


2022年11月,3108青年创新平台正式开始全校内测。3108平台是复旦青年师生共创共享的一站式学术、科研信息交互平台。


正值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3108平台也及时更新了有关校庆的讲座内容,为对此有兴趣的同学们提供参考。


复旦青年记者 易天一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唐泽楷 报道

复旦青年记者 王薇晴 徐岑 编辑


位于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三教学楼一层的3108教室堪称全校人气最高的教室。而它最为人所称道的,则是其中不定期举办的各类精彩讲座。数十载春秋轮转,思维碰撞的火花始终维持着教室内的学术温度。经济学院2021级硕士生田晟昊认为,无论从实际功用还是精神意志角度而言,3108教室都是复旦学术氛围和学术内涵的重要代表。


而现在,3108教室对校园学术文化的促进作用在线上得到了延续与发展。2022年11月,3108青年创新平台(下文简称为3108平台)正式开始全校内测。3108平台是复旦青年师生共创共享的一站式学术、科研信息交互平台。作为3108平台双创项目板块的负责人,田晟昊表示,平台主创团队希望能承继3108教室的精神,将3108平台建设为兼具学术信息汇总和讨论交流功能的创新育人新空间。


当下正值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3108平台也及时更新了有关校庆的讲座内容,为对此有兴趣的同学们提供参考。


▲3108平台讲座详情页面


 雏形初现,待显峥嵘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中文系19级本科生金雨丰眼中的3108,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平台,能够准确击中师生的需求点和兴趣点,“作为一个普通学生来讲,我喜欢听讲座,我想知道哪些地方有讲座,我就可以自然而然联想到这个平台,去使用这个平台,未来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一些交流和互动。这就是我们的想法。”


3108平台目前拥有两大板块,iLecture和iInnovation,即学术讲座和创新创业项目(简称双创项目)。


其中,选择学术讲座作为平台的首个板块,对于主创团队来说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前校学生会执行主席、大数据学院22级硕士生李俨达表示,讲座相对其他学术相关内容更接地气,是大家都有想法、有机会接触到的活动,适合被放在平台上最靠前的位置。


▲3108平台iLecture板块页面


在3108的学术讲座板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或搜索等方式了解到全校范围内即将举办的各类讲座的主讲人背景、讲座主题背景和讲座学科、主办单位等信息。对于已经结束的部分讲座,还提供了经过整理的讲座回顾与分享要点等内容供用户学习。


作为平台的内测用户之一,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宇龙对学术讲座板块目前的使用体验十分满意:“最新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扫一下就知道最近大概有什么讲座。首页有筛选讲座类别和主办院系的功能,还可以输入关键词检索特定主题或者院系的讲座。整体来说挺直观、挺方便的。”


▲3108平台提供多种筛选讲座方式


有了学术讲座板块作为出发点后,团队在设计其他板块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青年性”。3108作为青年创新平台,功能理应是青年师生所迫切需要的功能。二是学术性。金雨丰提到,团队曾有过在平台上添加十大歌手等校园文化活动的想法,但在经过考虑后选择将其放弃。目的即是希望平台能够保持严肃性和学术性的理念。平台目前已有的和计划上线的几大板块,均经过了这两项条件的筛选,共同搭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交流平台。


作为3108平台的第二个板块,双创项目板块以展示创新创业优秀项目为主要功能,介绍各个双创项目的基本情况、学科或应用创新点、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以及项目参加重大赛事的获奖情况。板块负责人田晟昊表示,校内很多同学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其实还不是很具体,对于双创项目的兴趣还不高。虽然目前平台建设重点仍在于学术讲座板块,但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学术氛围和创新创业氛围,未来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


▲3108平台iInnovation板块页面


同时,平台的板块之间也并非完全独立、泾渭分明,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田晟昊看来,几大板块有着相互促进的功能:“比如你听了讲座,可能就会在双创项目板块找到有关的课题;或者你在科创项目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思考之后,也可以把它包装成一个讲座向更多的人分享。”


金雨丰介绍,主创团队选定3108作为平台名称的原因,除了通俗好记之外,还因为他们捕捉到了平台与3108教室的共同特质:开放性和交融性。对此,金雨丰解释道:“听讲座的同学们可能来自各个专业、各个年级,但他们只要进入3108教室,就可以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分享某个学术话题。而3108平台也同样为来自不同专业的青年师生创造了思维交流和碰撞的机会。”


3108平台logo中,数字“1”的轮廓被设计为3108教室中最经典,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门处木质讲台的形状,这一巧思也再次强化了平台与3108教室的联结。


▲3108教室内标志性的木质讲台


3108青年创新平台曾有“3108跨学科平台”这一别名。对此,李俨达表示,这既是因为平台本身为用户提供跨学科的学术信息,也是因为跨学科本身即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方式。来自大数据学院的他以本专业的知识举例:大数据正慢慢成为一种工具,其创新往往要借助其他学科对大数据的应用,如现在常被提起的医工交叉、智慧城市等概念,本质上都是用学科交流推动学科创新。“跨学科的最终目标是在复旦实现学术融合、交流、创新的氛围,我觉得不管怎么去称呼3108,它都是一个为了学术,为了创新的平台。”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金雨丰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校内许多有了解学术讲座、科创项目等信息需求的同学们都苦于相关消息的繁多与零散,很容易错过重要的内容。“也有一些组织在做收集工作,但是都不够全面。到了2022年3月,一群学长学姐就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汇总校内学术信息的一站式平台”。这便是关于3108平台的最初构想。


主创团队成员们此前并未接触过类似的工作,也没能找到其他学校所建设的具有类似功能的平台,因此他们不得不自己摸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从零开始的建设过程充满了挑战。而随着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学生会与研究生会的支持和参与,平台的建设进程也渐渐加快。


目前,3108平台的主创团队主要由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复旦青年创新中心的部分成员构成。其中,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主要负责与各大院系对接,动员其上传讲座信息,同时负责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复旦青年创新中心则主管双创项目板块,并承担开发和运营网站本身的工作。


▲3108平台首页


主创团队会每周举行一次会议,传达本周建设工作的进度,思考接下来要推进的工作,并通过交流讨论做出一些方向性的决策。金雨丰表示,主创团队中的大家都很重视每周一次的交流机会:“之前有一次开会时我不在校内,还是坚持通过线上的形式参加了会议。这个会议的形式我们坚持了很久,它也是一个有效地推动3108平台建设的机制。”


谈及平台建设中面对的最大挑战,主创团队的几位成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目前师生对于3108平台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的缺乏。金雨丰直言,作为一个横空出世的平台,3108缺少浏览量和影响力的积累,尚未得到信息供需双方足够多的关注。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引起无人发布信息和无人浏览信息的恶性循环。


因此,主创团队选择从供给讲座信息的一方出发,通过联席会议和个别沟通等方式联系到各大院系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介绍3108平台的建设构想。随后邀请院系内有关部门人员成为平台的机构用户,并鼓励他们将本院系举办的讲座信息上传至3108平台。让金雨丰感到欣慰的是,各大院系对平台的建设基本都保持着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一开始可能相对弱小,但我们像在滚雪球一样,慢慢把3108推到一个正常的、日益强大的轨道上来”。  


本学期,校学生会为院系上传讲座信息设置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院系内相关工作人员尽快熟悉3108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信息上传的工作节奏,让平台内讲座信息的更新更加及时和丰富。到目前为止,平台内的信息不断丰富,可查询的讲座信息已达到1000个左右。


同时,为提高3108平台在师生群体内的知名度和使用频率,主创团队进行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学生会成员曾多次在校内支起摊位宣传平台,并向途经摊位的师生发放定制水杯等3108平台文创产品。


▲印有3108平台logo的文创水杯


在宣传工作之外,主创团队意识到推广平台的关键在于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平台。因此,团队在内测期间持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用户反馈,不但经常主动向身边的内测用户询问使用体验,还发放了反馈问卷收集用户想法。例如,在团队收到用手机浏览网页较为不便的反馈后,不到一个月,3108平台的微信小程序便于5月20日正式上线,在移动端实现了3108网页的基础功能整合。


▲3108微信小程序页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当前,主创团队在负责3108平台日常内测运营的同时,也在持续进行新功能的开发。后续,3108平台还会不断增加板块,已有建设计划的是iResearch和iContest两项。即整合发布学术课题和赛事信息等信息,更好地服务师生。


而平台的发展创新绝不止于此。主创成员普遍表达了对未来可能上线的交流互动功能的期待。在团队的预想中,当该功能上线,全校师生都可以在登录平台后围绕学术问题自发展开联络和讨论。李俨达表示,交流互动在平台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大家交流起来了,跨学科的融合平台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3108平台还未上线的交流互动功能


据主创团队介绍,他们并未预设3108平台建设工作的终点,而是希望它能成为不断创新的平台。田晟昊将3108平台和复旦大学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复旦eHall)进行了对比:“我们的eHall最开始也只是一个网站,后来它的板块、布局和功能都在不断更新,还上线了手机小程序。3108平台也会是一个持续更新发展的网站。”


这样的长期工作所需的是日复一日的毅力与恒心。在此期间,主创团队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李俨达举例,在刚开始推广平台时,主创团队面对着五十多个院系。需要一个接一个院系地联络和对接,并向他们介绍3108平台,这让主创团队成员感到非常困难。


不过成员们并未被负面情绪击倒。金雨丰表示:“中间肯定有困难和焦虑的时候,但我还是有一份责任心,毕竟如果半途而废,之前的那么多心血就会白费了。另外我也觉得,能为大家做一点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李俨达把平台建设过程比作登山,主创团队始终积蓄着力量,不断向山顶的方向攀登。期待让平台在未来真正融入师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得到大家的认可与信赖。


拥有203个座位的3108教室,承载着代代复旦师生的回忆。田晟昊回忆,这些年来,3108教室常在周二下午、周五下午以及周末等时段举办热门的讲座等活动,“人很多,经常出现很多同学没有地方坐,站在窗户外面探头往教室里看的场面”。


而可供成千上万人使用的3108平台,则寄托着主创团队广阔的愿景。李俨达希望3108平台能承接同学们的学术热情,让复旦的学术氛围变得更加浓厚:“我们希望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大家把学术交流变成茶余饭后聊天的内容。这件事情很难,可能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是几代人。但如果真正把它做出来的话,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共同的骄傲。”


微信编辑丨苏佳怡

审核丨张志强、徐竞彦


往期精彩


《天窗》:在爱情幻想与社会狂想之间



讲座万字实录:莫言、王安忆、陈思和对谈:从文学到舞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