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泽钜:天命在吾,吾承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商韬略 Author 华商韬略



大事儿,李嘉诚的英国大生意,要被他儿子卖了!文丨华商韬略源 | 华商韬略出品

爱做大交易的李嘉诚家族,又有一场大交易走到冲关时刻:让长江和记旗下的英国电信运营商Three UK,与英国另一家主要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合并出一家总资产约150亿英镑的新集团。


根据双方去年10月披露的信息,沃达丰将持有合并后新集团51%的股份,长江和记将持有剩余的49%,而英国媒体则在采访知情人士后称,长江和记或将因此退出英国电信市场的运营。



20多年前,长江即凭借在英国卖掉电讯公司“橙”名震全球科技业,创造了一桩交易获利超过千亿港币、自香港开埠以来的公司最高盈利记录,让李嘉诚彻底坐稳了华人首富之位。


只不过,当时的交易主导者是李嘉诚,而今换成了他的长子李泽钜。


李嘉诚曾说,操盘此类交易,尤其需要理性与坚韧。而在这方面,从小就被他严格训练的李泽钜,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96年5月23日,下班途中的李泽钜被数名手持AK、微冲和铁锤的蒙面人,麻溜地绑好,塞进面包车后备箱,然后剥光衣服丢到了一处养鸡场。


爱子心切的李嘉诚没有报警,而是非常利落地支付了10.38亿港元赎金。李泽钜则在被释的第二天,就看上去跟没事儿人一样,镇定自若地出现在了办公室。


SPIRE 

THE BEST

01


香港豪门上演的一幕幕争产风波,比TVB的宫斗剧还要狗血。

“四叔”李兆基总结的经验是:“儿女多很麻烦,香港富豪中有3个儿子以上的多数不行,两个就好很多。”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负责内地业务,一个接手香港业务。

不过,最有创意的安排还是高瞻远瞩的李嘉诚,他在2012年分配家产,攻守兼备的长子继承家业,自立门户的次子获得资金。“爸爸很懂得用钱”,家产因人而分,两个儿子都很满意。

2018年3月16日,90岁的“超人”李嘉诚正式宣布将于5月份的股东会后退休,转任公司资深顾问,坐在他右手边的长子李泽钜将接任长和系主席。

自从1985年加入公司以来,李泽钜已和父亲并肩作战33年。但是相较于性格叛逆、特立独行的弟弟李泽楷,哥哥李泽钜在公众中的形象是模糊的,所以被媒体称作“小超人”的是出去闯天下的弟弟,而不是守在“长江帝国”、隐身在父亲身后兢兢业业的哥哥。

但是创业难,守业更难。
1979年,李嘉诚的事业已经横跨多个领域,但他身心俱疲,对未来也有诸多困惑。他邀请英国经济管理专家麦理思出任长实集团总裁,却被对方一口回绝。

麦理思直言不讳地指出,在创业时代,李嘉诚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但当他以资本为纽带拥有了这些企业,就已经成为一个资本家。“全世界的资本家学习的专业是公司治理科学,也就是董事学,是以企业所有权为基准的专业,而您过去看的书都是关于企业管理科学,是以企业经营权为基准的专业,所以您感到困惑。”

麦理思认为,长实需要职业化董事比职业经理人更加迫切,决策专业化比执行专业化更重要。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嘉诚邀请麦理思进入长实的董事会。二人共同打造的“董事大脑”成为“长江帝国”屹立40年不倒的法门。

也正因为如此,李嘉诚选择成熟沉稳、职业理性的李泽钜守业,而不是叛逆张扬、个人色彩浓厚的李泽楷来接班。

直到2005年,麦理思才从长实董事局副主席、港灯集团董事局主席位置上退休。他不断地为李嘉诚搜寻职业化董事人才,同时也是李泽钜的“太傅”。

“谦虚好学,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是麦理思对李泽钜的评价。

而李泽钜的履历、名誉与声望皆源于父亲的精心培养和规划,“我从他小时候起便以身作则,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领袖。

SPIRE 

THE BEST

02


李嘉诚的家乡潮汕,对于传宗接代有着近乎于宗教信仰般的执着。长子作为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就注定将来要担当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1964年,李泽钜出生的时候,李嘉诚已是香港“塑胶花大王”,并开始进军地产。他给儿子起的名字:“泽”是家族排序,“钜”同巨。这个名字有李嘉诚的抱负,也包含了对儿子寄予的厚望。

天命在吾,吾承之。

尽管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西方式教育,但李泽钜从来没有像弟弟那样反抗过,而是愿意接受“李嘉诚儿子”的身份,对父亲严苛的教导也甘之如饴,按部就班地成长。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后,李嘉诚就特意在长实的会议室配备“专席”,让只有8岁和6岁的两个儿子出席董事会议,正襟危坐接受商业熏陶。
李泽钜在中三时,便被李嘉诚安排前往美国读书。父亲给的钱只能满足日常开销,于是他选择假期在麦当劳打工。

麦当劳要求员工细致、忠诚、主动,通过这份工作,他体会到父亲过去在茶楼做跑堂的艰辛。每天他骑着自行车回到宿舍时,已经是深夜了。

李泽钜考入斯坦福大学后,遵照父亲的意愿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又读了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与家族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与他同在斯坦福读书的李泽楷则按照自己喜好,读了当时还不热门的电脑工程。

毕业后,李泽钜加入长江实业,再次按父亲的安排入了加拿大籍。他的这一身份,是李嘉诚后来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因为按照加拿大的法律规定,外国人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公司。

此次收购被称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但他把这笔生意的成功记在了初出茅庐的儿子的功劳簿上。麦理思等人为李泽钜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李泽钜由此被商界名流所认识。

SPIRE 

THE BEST

03


李泽钜刚毕业时,曾有董事提议让他直接进入董事局,但李嘉诚坚决反对。不过他很快就挖掘到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证明了虎父无犬子。

这块试金石是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开发项目——万博豪园,它相当于香港整个湾仔区外加铜锣湾,是加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建设计划。
李泽钜一眼就看出了这块靠海的狭长地皮的商机,因此极力向父亲推荐。因为投资额巨大,长实无力独自承担,相信儿子的李嘉诚拉来李兆基、郑裕彤加盟,并与加拿大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公司共同开发,李泽钜负责实施操作。

资金问题解决了,但还有更大的难题:当地居民的排外情绪。卑诗省督林思齐为平民怨,要求兴建的物业必须优先向当地人发售。这意味着它将不能在香港卖好价钱。

这次,李泽钜没有向父亲求救。他了解父亲,有困难一定要自己解决。他问林思齐:“如果世博会项目发展搁浅,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以李嘉诚在香港的号召力,足以使流入加拿大的地产投资缩减三分之二,这会使原本在香港移民潮中受益的卑诗省反而会落在后面。林思齐最终同意说服省议会,许可万博豪园在香港和温哥华两地同时发售。

李泽钜也在媒体面前争取民心,强调自己的加拿大国籍。两年间,他出席了大大小小的公听会200多次,与各界人士逾两万人见面。他在港温两地穿梭,坐飞机如同坐巴士一样。

努力终得回报,万博豪园1990年终于推向市场,两小时内一栋大楼销售一空。

锋芒既露,年仅25岁的李泽钜带着眼界、能力和毅力进入董事局,从此进入了长江帝国的核心圈。

李泽钜之后的大手笔也不断。1996年,负责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的功绩,使家族资产增加千亿港元。李嘉诚赞赏儿子的表现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我会给他100分。”

此后,长江基建在李泽钜的带领下不断地向海外公共基础设施业务拓展,从2000年起至今,斥资数千亿港元收购了11个基建项目,尤其是利用欧债危机抄底欧洲。这些特许经营或资源使得集团能够稳定保持利润增长。
李泽钜创造的另一个奇迹是2000年,仅用两个半月时间便将Tom从无到有运作上市,获得高达200倍的超额认购,刷新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招股成绩。

2003年,李泽钜以私人名义投资38亿港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的股权,带领李家涉足航空业。这一年,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之一。

虽然李泽钜给人印象是文静内敛、温和恭顺,但是一旦确定目标,就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对于他来说,一切的艰难险阻都是天将降大任的磨砺。

“我的宗旨是时刻脚踏实地。我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自认自己已经成功,我们每天都要审视自己已取得的成果,并检讨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李泽钜在少有的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说。

SPIRE 

THE BEST

04


块好玉,父亲花费大量心血打磨,更要全力护得周全。

1996年5月23日,下班途中的李泽钜被数名手持AK、微冲和铁锤的蒙面人,麻溜地绑好,塞进面包车后备箱,然后剥光衣服丢到了一处养鸡场。

爱子心切的李嘉诚没有报警,而是非常利落地支付了10.38亿港元赎金。
而在被释的第二天,惊魂未定的李泽钜就跟没事儿人一样,镇定自若地走进了办公室。曾有同事回忆,“没看出他有什么反常”。

1998年,70岁的李嘉诚宣布淡出长实集团,将集团管理权逐步交至李泽钜手中。但这一交棒过程持续了20年。为了顺利交接,李家父子每一步都给了市场足够反应时间,观察情况后再伺机而动。

2012年,李嘉诚分家,把李泽楷持有的1/3家族信托权益全部转让给李泽钜,后者一跃成为香港新首富。不过他依然表示最忌讳“接班”一词:“父亲正年富力强,精力智力旺盛,他不会这么快退休。这也是对我们兄弟的锻炼,现在谈接班问题,为时过早。”

2015年,长和系“世纪大重组”,是为李泽钜接班铺路的重要一环。长实与和黄两大集团业务重新归类,新建长和与长地,使得股权架构由原来的三层缩减为两层,又降低了元老霍建宁退休后出现权力真空的风险。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从资产西移,到将长和、长地的注册地址转到开曼群岛,被外界解读为与李泽钜的主战场一向是欧美市场有关,也与李嘉诚担心儿子不能像自己那样在香港和内地的政商圈游刃有余有关。
1978年,李嘉诚应邀参加国庆典礼。来之前,他给自己定了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但此后40年,他却成为中国政商圈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不过这些无形资产,李泽钜很难全盘接过。而且时代也变,李嘉诚在香港年轻人心中已经不是“香港梦”的代表,香港也不是过去那个蓬勃向前的香港。

一向对危机敏感、求稳妥的李嘉诚选择了成熟透明、又有洼地价值的欧洲市场。他知道,这一抉择势必会引起争议,因此在自己交班前完成了资产重置,把骂名留给自己,把一个稳固的基业留给儿子。
李泽钜与王富信成婚后,与父亲同住在香港深水湾道79号。在连生三个女儿后,王富信想了不少法子,还将名字改成“王俪桥”,2006年终于为李家生下长房长孙。无论是李泽钜还是李嘉诚,都因为这个孩子的降生而非常开心。

看到下一代的名字:长根、长治、燕宁,李泽钜知道,父亲对家族的期望已经从做大做强转变成要根深叶茂,长久地传承下去。
就接班5年来的表现看,李泽钜显然是不辱使命的。
今年3月16日,长和系公布了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到2022年底,集团在50多个国家与地区发展,业务遍及港口、零售、基建、电讯、石油、地产、酒吧、医药等十余个行业,雇员超过35万人。
当年,长实与长和两大核心企业累计实现营收约5135亿港币,税后纯利润高达583.63亿港币。而其负债则继续低得令人叹为观止。期间,以地产为核心的长江实业,债务为零,手头持有126亿净现金。包括了多元化业务的长和集团则净债务率也只有16.7%。
李泽钜接班的2018年,长实与长和累计营收约5177亿港元,盈利超过790亿港币。虽然5年后营收和利润都下降了,但在全球的钱都越来越难赚,以及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他能领导如此巨无霸企业安然度过并且依然有10%以上利润率的赚钱能力,已经可算是完美了。
针对这些年一直没间断的投资区域选择论,李泽钜再次强调了集团的全球化属性,说不存在所谓香港或者海外,中国或者国外的选择,只是不同周期有不同选择。
这一次在英国电信市场的动作,同样是基于时势的进退选择。
与之对应的一个小插曲是,今年3月,李泽钜“失去”了他已经担任20年的全国政协常委。外界对此有些关注,他也是镇定自若,强调自己服务国家20年,已经创造了香港人在这方面的一个记录,并且讲将继续担任委员,继续在不同的岗位为国家做出贡献。

精选阅读:

李嘉诚心法:建立自我 追求无我(2002-2018)

李嘉诚精神山脉——2002-2017年汕大演讲精粹

李嘉诚的家宴

李嘉诚:我只是个商人

李嘉诚证悟“盔甲骑士

任正非的“美国梦”醒了?

乔布斯:创造伟大的产品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地头力21| 承传人曹晖站起来了!
地头力20| 马斯克任正非等的绝对信仰
地头力19| 祥儿撞醒了我“一刻者”的意识
地头力18| 沈南鹏:做强做多中国
地头力17:我是问题的终结者
地头力16:任正非一棒敲出一个绝对信仰
地头力15:ChatGPT:答案永远在现场!
地头力14:稻盛和夫如何读懂“敬天爱人”
地头力13:经营巨子们的恻隐之心
地头力12:李强——答案永远在现场
地头力11:一刻者稻盛和夫:“一技通,万技通”
地头力10:稻盛和夫——跳出成功者炼狱
地头力9:稻盛
如何“击穿一个点”,塑造公司的集体潜意识?
地头力8:头拱地击穿一个点接通万有
地头力7:直觉力:当下原力觉醒
地头力6: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地头力5:孙宏斌:从来就没有死局!
地头力4:如何拨拉“变化之轮”
地头力3:如何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地头力2:庖丁解牛说尽了庄子哲学
地头力1:充盈组织末梢的创造力
吴敬琏:育人育才的逻辑
乔布斯:创造伟大的产品
2022 打磨深度思考力
2022:向正在发生的未来学习
稻盛和夫:答案永远在现场
传达心灵|声音比文字更好
王育琨: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林可济:人的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


—— End ——

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如何让我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真正存在的时候,真正的富足和丰盛才会出现。深入把握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的痛点开始。拿出解决这些痛点的大美绝活,给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接近美,接近神”。“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与众不同的绝活或好产品,造福消费者的宽度、广度、深度和敏感度,决定了“与众不同的绝活”之“大美”的程度,也决定了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笔购买,是对企业的投票,决定了企业的前程。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