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二十年

陆林 王育琨频道 2023-01-21


中科院陆林院士:疫情三年新增7千万抑郁症患者,9千万焦虑症患者

源 | 独立视角

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抖音与中国科协联合出品的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受到广泛关注,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他给出了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陆林在《院士开讲》中提醒道,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保证睡眠“隔离在家的居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其中有超过10%的人,在疫情之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01.疫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至少持续二十年

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地许多人都遭受了“新冠抑郁”和失眠困扰。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新冠期间英国失眠人数从之前的六分之一上升到四分之一。疫情持续到第三年,长期的社交疏离、日常生活受到干扰、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让更多人遭遇失眠。
今年2月,Ziyad Al-Aly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冠对精神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使用的是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数据。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具体来看,新冠组发生焦虑症的风险增加35%、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9%、压力和适应障碍风险增加38%,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增加55%。此外,新冠组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
2020年5月,陆林院士作为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专家,在武汉指导湖北省疫情后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8月,陆林院士所在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成立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中心,帮助武汉市民走出新冠心理阴霾。当年9月,“陆林院士疫后综合征工作室”在武汉武昌医院成立。
在陆林看来,疫情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直观。疫情期间,作为医生,陆林在自己的医疗门诊接诊了大量青少年。他们因为疫情隔离在家,因为沉迷游戏,生物节律颠倒,等到疫情结束,他们变得情绪低落、害怕见人、不愿意出门,因此无法正常地回到学校上课。
02.抑郁焦虑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
世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而是始终强调人的精神完好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精神健康的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压力,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并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有所贡献。更具体地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能自我接纳,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好地适应环境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事实上,已知的心理疾病超过400种,最常见的是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和各类睡眠障碍。如果心理疾病是一场发生在个人生活里的风暴,陆林的工作就是追踪风暴的影响并帮助人们做出积极的应对。
“抑郁障碍在中国的发病率是7%左右,在欧美国家超过10%。”陆林介绍,“焦虑障碍的发病率7%左右,在很多国家达到15%。”此外,成人中有20%到30%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成为疾病、需要到医院治疗的,有15%左右。”
全球至少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陆林介绍,青少年、退休老人、独居者、产后女性都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患者会遭遇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减退、自卑自责,严重的会产生自杀念头。
抑郁症还会表现为睡眠障碍,长期的诊疗经验使陆林有更细腻的观察:“睡不着觉或者睡得很多。如果一个健康的人,突然有一段时间变得对工作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觉得自己不行,有点自卑,不愿意跟人家交往,经常觉得身上不舒服,甚至感觉到脑子不好用,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有季节性变化,表现出昼重夜轻的规律。许多人都因各种困难和压力而有过类似的情绪体验,但并不是所有的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陆林的建议是:“如果持续两周以上,一定要找医生。”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无法摆脱与现实不相称的过分紧张担心。“担心今天天气不好,担心路上有什么事,担心自己什么事做不好,或者担心家人、自己会生病,这都是焦虑症的表现。”陆林说。焦虑会有很多生理表现,比如失眠、出汗、胸闷、心慌、过度敏感等等。
作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和焦虑目前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其中,有70%到80%的患者可以有效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可以痊愈。然而,仅有2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这是疾病,或回避问题。

03.提升大众心理健康水平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只有20%,离30%的目标还有差距,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仍在快速上升。其中,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尤其需要警惕。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中,有五分之一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是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素质的教育,而不能仅仅是考试成绩。”陆林强调,要保证青少年的休息和睡眠。“只有在睡眠中,身体才能正常分泌生长激素,保持良好的身体发育,青少年的情绪才能变得稳定,才能拥有心理健康。
研究显示,一宿不睡,早上6点抽血化验,有超20项身体指标失常。就睡眠时间而言,陆林表示,小学生每天要睡够10个小时,中学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此外,陆林还强调青少年每天应该有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保持均衡的营养,以及积极参与家庭各种各样的事务中,这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如今,成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日益增长,陆林建议,情绪变差时,可以通过休假、休息,与朋友沟通交流等方式调整情绪。“12点之前睡觉,不要熬夜。”陆林强调,每个成年人每天至少要睡6.5小时,最好可以睡7-8个小时。经常口腔溃疡、心慌心悸、胸闷憋气、胃胀胃痛、食欲下降,都是身体出现异常的信号。陆林建议每天保持适度社交,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达到中度出汗的效果。此外,陆林院士还强调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科普的重要性

04.打造新一代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新冠疫情后,全球抑郁和焦虑患者人数显著增加,给民众带来了显著的心理冲击,现有的心理健康检测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被测试者无法准确理解问卷、有意曲解回答、测试者主观解读错误、不能频繁测试等问题,无法及时监测、准确识别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疏导和干预仍是少数人享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2019年,国务院先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在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务院副总理任主任,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部长、体育总局局长任副主任,负责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
面对这种态势,上海宣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能够识别心理意识状态的脑波解析系统,高效、快速、精准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简单、实时、在线呈现心理健康状态,提供从检测到干预的整套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该平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采集人体生理参数数据的客观测评方式,替代传统量表问卷的主观测评方法,在心理亚健康和精神健康的识别监测领域实现了技术的升级创新。经临床对比实验,针对焦虑数据的调查,脑机接口技术比传统的自评量表准确度提升29.8%,比他评量表准确度提升8.1%,具有方便、快速、客观、准确和高频使用等特点。
该平台利用脑机接口、AI、数字疗法等前沿技术,高准确度、高精度和高敏感度,能够在线监测、及时识别心理健康状态;监测用时短、使用简便,实施测评只需用户闭眼三分钟即可;报告内容丰富,涵盖心理健康多个指数,精准、可视化的数据呈现;能够日常监测,客观、可重复,实现重点人群潜在心理危机及时预警,避免心理危机;有效的数字疗法,赋能领导者、业务部门、高KPI员工等高压岗位、重点人群,提供全方位、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该平台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分标配版和高配版;软件旨在提供心理健康的精准数据与变化趋势,通过内置心理自助服务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测试者向积极方向改变,帮助组织更好的了解与决策。检测流程分为脑波监测、自动化报告、现场人工解读、后台报告打印存档四个步骤。干预方案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和锻炼方案,解决心理亚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精选阅读:
萧功秦|困居上海疫情的思考
上海疫情“后遗症”之杀伤力
上海疫情6种认知撕裂人心
“灵魂两问”:疫情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疫情之后|马斯克绝尘 马云彷徨
20位商界大佬:疫情当头,企业应如何渡过难关?
疫情的盲人群体摸象
5位心理学大神的故事
压力面前除了逃避和死扛,你还有第三种选择 | 斯坦福心理教授演讲
顶级心理学家如何看待人生
92岁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我的灵魂追随着《道德经》

2022年跨年演讲: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